蒙主选召,同被建造

作者:骆颂恩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4-05-16 07:18:07

 

微信图片_20240412092312.jpg

蒙主选召,同被建造

  经文:弗1:22-23,2:19-22,4:1-6。

  什么是教会?按社会学而论,他是一班信奉基督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也是有组织架构的宗教团体,所以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义务。

  保罗在以弗所书中指出:“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弗1:4)又在罗马书中提到:“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罗8:30) 这一批蒙上帝选召的人就是教会,他是一个蒙拣选的群体。

  按救赎论说,教会是一批蒙基督宝血的救赎并在圣灵的感动和带领下组成的一个属灵团契。我们一般都以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作为教会的诞生时间。我们从圣经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教会的本质意义,以及他的特性和功用。我们既然因信基督,透过洗礼,已经成为教会的一员,那就应当明白神在教会中的旨意,并活在其中彰显神的荣耀。

  一、教会属性,彰显神工

  1、上帝的家园

  保罗曾写信给年轻的提摩太说:“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 他也曾对以弗所教会的信徒说:“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弗2:19)

  既然教会是神的家,那么我们信徒都是神家里的人了。我们在教会中的侍奉,也就是在作家里的事了。这一点也要我们明白信徒对教会应当有归属感和责任感,不是做完一堂礼拜就完事了,而是需要关心教会本身的需要。教会需要一班热心爱主的基督徒彼此配搭侍奉神,需要有时间上的付出和金钱上的奉献,来扩展各项圣工的正常运作。

  另一方面,教会也是我们灵性生命中的港湾和青草地,使我们的身心得到调养和滋润,能让我们获得真正的平安和生命的供应,因为这里有万有之主的同在。当我们全心依靠神的时候,他必会对我们的成长负完全的责任。

  2、基督的身体

  保罗在以弗所书中提到教会的属性时说:“将万有服在他的脚下,使他为教会作万有之首。教会是他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弗1:22-23)

  我们每一位基督徒在教会中一定要理顺这样一层关系: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两者全然是生命上的联属关系,也是上下的关系(即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我们在教会的侍奉中必须完全彻底地让基督居首位,掌王权,这样才能体现教会的本质意义。我们不要在人为的宗教里侍奉神,我们要在基督复活的新生命中侍奉神。

  基督的身体(教会)也是代表基督活在世上,是永活真神在地上的显现,有见证基督的功用,过彼此相爱的生活。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5)

  信徒与信徒之间,这所地方教会与那所地方教会之间都是属于肢体的关系,都需要连于元首基督,彰显基督,荣耀基督。追求在基督里合一的生命见证,“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弗4:3)

  保罗借圣餐礼,表明教会合一的见证,他说:“我们所祝福的杯,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吗?我们所擘开的饼,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吗?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因为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林前10:16-17)

  今天我们都应当在基督的身体里侍奉上帝,建立信徒之间的友情和彼此的委身,强调内在生命的联属和爱心的联动关系,使主的圣名大得荣耀。

  3、圣灵的宫殿

  保罗论教会的真理时指出:“各房(各地教会)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你们也靠他同被建造,成为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弗2:20-22) 教会必须有圣灵同在的印证(即有神启示的话语)和内住,才能体会教会的真实意义,这跟真基督徒的本质意义是一样的。

  保罗说:“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因为神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林前3:16-17) 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基督信徒的活动就有基督复活生命的见证。因此,教会的发展真的离不开圣灵的工作。基督徒的本分是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要依靠圣灵的带领,建设属灵的宫殿。

  彼得说:“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借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彼前2:5) 我们不仅让基督居首位,也要让圣灵主导我们在教会中的服侍,要有被圣灵充满的经历;但不是极端灵恩派所过分强调的行神迹,医病,说方言,灵击倒等行为;他乃是以整本圣经的启示为依据,寻求基督新生命里有效的侍奉,来成就上帝的事工,直到基督的再来,进入永恒的国度。

  4、基督的新妇

  保罗说:“我曾把你们许配一个丈夫,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林后11:2下) 教会的爱,应该是单纯为基督的,正如一个贞洁的童女把爱留给一个男人一样。“贞洁”的意思是不被假教义所影响。所以保罗接着说:“我只怕你们的心或偏于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林后11:3)

  因此,教会在地上必须依靠圣灵的帮助,在教义、信仰和品行上都圣洁无瑕,且儆醒等候基督的再来。正如使徒约翰在启示录中所表达的,说:“我们要欢喜快乐,将荣耀归给他。因为,羔羊婚娶的时候到了;新妇也自己预备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这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启19:7-8)

  人类历史的最大高潮,便是邪恶的人受审判,羔羊(基督)和他的新妇(教会)结婚了。这里的教会指的是历代以来所有忠心信徒的总和。新妇所穿的是圣徒的义行,这不是信徒藉遵守宗教礼仪换来的义,乃是回应基督的拯救而得的义(启7:9, 14)。

  最后,我们必须认识到“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林前3:11)这是我们的基本信仰;教会唯一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所谓根基。凡在基督以外,另设与其同等权威的(自称是神在末世的代言人,或基督的化身),都是异端或邪教。耶稣曾预言末世的光景时指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并且要迷惑许多人。”(太24:5) 正统的基督教会,始终以基督为中心和依归,他是神完美启示的高峰,离开他什么都不是。

  二、教会特性,见证荣美

  教会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使徒性、合一性、圣洁性和普世性。

  1、使徒性

  圣父差遣圣子耶稣拣选和带领使徒建立教会,在圣灵的保守下,使徒所传的信仰得以正确完整地传承。

  在教会中应当确立使徒的权威,使教会有序发展。保罗在加拉太书中提到自己的职分时说:“作使徒的保罗(不是由于人,也不是借着人,乃是借着耶稣基督,与叫他从死里复活的父神)”(加1:1)又说:“弟兄们,我告诉你们,我素来所传的福音不是出于人的意思。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我的,乃是从耶稣基督启示来的。”(加1:11-12) 使徒的教训就是来自基督的权威,故教会必须完全顺从并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

  《使徒信经》是大公教会信条的蓝本,保罗说:教会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弗2:20) 使徒约翰在启示录中,论天上的新耶路撒冷时说:“城墙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启21:14)

  “使徒和先知的根基,”是指使徒和先知所见证的道,以及有关基督的教训,说到底,就是基督自己;成为建造教会的根基。基督是教会的“房角石”,教会中的各族、各方都因着他联合在一起;我们凡事都要以基督为最终的依归。

  “被建造”表示我们不能自由独立,凭自己的喜好行事;不应分门别类,各自为政;而应照主的安排(启示)与别的弟兄姊妹联合起来,侍奉主。

  2、合一性

  上帝本为一;被基督救赎的人所怀的是同一个指望,教会内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体。保罗说:“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弗4:4-6)

  这里保罗告诉我们:要以七个一为信仰的根基,来建立合神心愿的教会。“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林前12:12-13)

  “圣灵只有一位”,他使原本因族群和社会阶层而不同的人合而为一。“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洗礼在这里喻指圣灵在信徒里面工作,把他与基督的身体,就是由全体信徒组成的身体,连在一起。饮于一位圣灵,不是指圣餐的杯,而是指上帝的灵浇灌在他百姓身上(参约7:37-39;罗5:5)。

  圣灵的一个重要角色是“建立合一”的教会根基。虽然有圣灵带领我们,我们也得愿意顺服他的引导,做好自己的本分,保守这分和谐的肢体生活。在教会的侍奉中我们必须定睛于神,而非自己,三一上帝才是我们侍奉的基础和动力。

  3、圣洁性

  上帝是圣洁的;教会是属于三一上帝的,她必须是圣洁的。因此,耶稣基督"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参弗5:26-27)。“成为圣洁”,是教会在地上的目标,是主藉着道所做成的工作。教会被主洁净,把自己献上侍奉主。

  旧约《以西结书》16章1-13节提到:耶和华神洗净婴孩以色列,抚养她长大,最终迎娶她,把她高举到王后的尊位。这与新约《启示录》中,在羔羊的婚筵中,基督把教会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一致(另见结36:25;启19:7-9,21:2,9-11)。没有瑕疵,因着基督在十字架上舍身、受死、流血,教会的完全圣洁和道德纯全,在基督复活的荣耀里将达到圆满的地步。

  教会本是基督宝血救赎的群体,但如今他要透过圣灵,藉着真理,使教会完全成圣,呈现完美,彰显荣美。

  4、普世性

  教会的普世意义或作大公性,在《使徒信经》中承认教会是“圣而公之教会”。上帝"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参提前2:4);普天之下、历世历代的教会,都连于救主耶稣基督,我们不应人为地分门别类。保罗曾对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说:“我现今吩咐你们的话,不是称赞你们;因为你们聚会不是受益,乃是招损。第一,我听说,你们聚会的时候彼此分门别类,我也稍微的信这话。在你们中间不免有分门结党的事,好叫那些有经验的人显明出来。”(林前11:17-19)

  全世界的基督宗教都属于基督本身,都信奉基督为教会元首。宗派只是反映它各自不同的特色而已,这是教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表现。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教会,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特色,也各有特殊的恩赐与托付。保罗说:“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指重生),成了一个身体(指教会),饮于一位圣灵。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乃是许多肢体。”(林前12:13-14)所组成,所以理当彼此尊重,保守圣灵所赐各处教会在基督里的合一见证。

  三、教会功用,使命担当

  1、敬拜三一上帝

  教会在地上的功用,就是带领信众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三一的上帝。诗人在旧约《诗篇》中呼吁并邀请神的众儿女们,存敬虔的心,敬拜神,他说:“普天下当向耶和华欢呼!你们当乐意事奉耶和华,当来向他歌唱!你们当晓得耶和华是神!我们是他造的,也是属他的;我们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场的羊。当称谢进入他的门;当赞美进入他的院。当感谢他,称颂他的名!因为耶和华本为善。他的慈爱存到永远;他的信实直到万代。”(诗100:1-5)

  这里诗人指出七种敬拜的表达方式:(1、向神欢呼;(2、乐意事奉;(3、向神歌唱;(4、称谢他;(5、赞美他;(6、感谢他;(7、称颂他。

  诗人还指出六样神与人的关系,成为人感谢神的理由:(1、我们是他造的;(2、我们是他的民;(3、我们是他草场上的羊;(4、耶和华本为善;(5、他的慈爱存到永远;(6、他的信实直到万代。

  “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4:24) 圣殿是众圣徒祷告敬拜神的地方,教会若成了基督徒的社交应酬场所,就失去了圣殿的性质和功用。藉着敬拜,使人亲近神,操练敬虔的生命和美好的品格,并且还有益于身心的健康(敬拜能激发人快乐的情绪)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总之,敬拜神能带来平安喜乐和永生的祝福。

  2、传扬基督福音

  奉主耶稣的差遣,传扬福音,施行圣礼,是教会的一大功能和使命职责。主耶稣复活后,升天前进前来,对门徒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耶稣的复活确认了他的身份,并表明天父上帝悦纳他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恩,现在耶稣永远活着,成为那些履行大使命的门徒的忠实同伴、老师和主。耶稣复活后,行使天上地下所有权柄,表明他的神性。耶稣的权柄是天父所赐的,表明他始终顺服天父。

  使万民作我的门徒这个命令,呼召人委身耶稣,以他为主。父、子、圣灵的名,"名"在希腊原文中是单数,而不是复数,意味着公开宣告耶稣的神性。这是早期教会对三位一体上帝的表述。

  使徒约翰在约翰福音中,记载了耶稣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大使命的含意:“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约20:21-23)

  这几节经文是约翰版的"大使命",是整卷福音书中表现耶稣是天父差遣来的那一位的高潮。奉差遣的(耶稣)现成了差遣者,差遣他的门徒作他的使者和代表。这个大使命涉及三位一体上帝的三个位格:像天父差遣耶稣那样,耶稣也差遣他的门徒,并以圣灵装备他们。耶稣向他们吹一口气,并说:"你们受圣灵",这是门徒预尝五旬节赐下圣灵时要发生的事(见徒2章),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之前,门徒的生命中没有圣灵的同在(参见约7:39,14:16-17)。

  “谁的罪就赦免了和谁的罪就留下了”,在希腊原文中,这两句话都是完成时态,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其状态持续至今,所以这两句话也可以译为"谁的罪就已经被赦免"和"谁的罪就已经被留下"。但这不是说,个别基督徒或教会自己拥有赦罪或不赦罪的权柄,而是教会靠着圣灵的能力,宣讲赦罪的福音信息,只是表明上帝已经成就的事而已。

  3、牧养主的群羊

  在耶稣复活后,向彼得显现,查问彼得的爱心时,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喂养我的羊。’”(约21:15-17)

  彼得曾三次不认主,现在耶稣三次查问他爱主之心,让他重申自己对耶稣的爱,耶稣又再次把使命交托给他。耶稣的问题:"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意思是"你比其他这些门徒更加爱我吗?"

  耶稣是真正的牧人,他也将牧养群羊的责任托付给彼得和其他使徒。彼得将通过对上帝百姓的爱,和用上帝的话语喂养他们,来表明自己对耶稣的爱。

  后来,彼得也感悟到牧养工作的重要性,在写给教会的书信中他说:“我这作长老、作基督受苦的见证、同享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劝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彼前5:1-4)

  保罗曾对以弗所教会也有一段语重心长的话,说:“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徒20:28) 牧养信徒,使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上帝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参弗4:13),这就是教会的功用和使命担当,透过教会各种聚会活动,来履行这样的职责。

  4、金灯台的见证

  年老的约翰在异像中看见了基督与教会同在的荣耀,他说:“我转过身来,要看是谁发声与我说话;既转过来,就看见七个金灯台。灯台中间有一位好像人子,身穿长衣,直垂到脚,胸间束着金带。”(启1:12-13)

  七个金灯台就是指亚西亚的七个教会,耶稣站在他们中间。无论教会面对怎样的环境,耶稣都以全然的爱和大能保守他们。藉着他的灵,耶稣基督今日仍在教会中间。当教会面对迫害的时候,应当牢记他慈爱的看顾。

  教会是”纯金”的灯台,金子在圣经里象征神的性情;表面看来,教会是由众圣徒所组成的(参林前14:34),但必须是你我属神的成分加在一起才算是教会,也才能为神在地上发光。纯正的教会,应当是主在地上的彰显,任何人要看见主,可以经由教会而看到。

  教会在世上需要发挥"金灯台"的功用;荣神益人,见证基督,造福社会。让真理之光藉着教会照亮整个世界,彰显公理,伸张正义,谴责邪恶,驱除幽暗。藉生命之光基督,彰显基督的荣美。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对门徒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4-16) 彼得也有类似的教训,他说:“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若有讲道的,要按着神的圣言讲;若有服事人的,要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彼前4:10-11)

  5、守正信抵异端

  异端假道,自古以来一直隐藏在有型的教会之中,迷惑信徒。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分辨,固本强身,持守纯正的信仰,并靠主的恩典,抵制异端邪说的蔓延。

  耶稣曾提醒我们:“那时,若有人对你们说:‘基督在这里’,或说:‘基督在那里’,你们不要信!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大神迹、大奇事,倘若能行,连选民也就迷惑了。看哪,我预先告诉你们了。若有人对你们说:‘看哪,基督在旷野里’,你们不要出去!或说:‘看哪,基督在内屋中’,你们不要信!”(太24:23-26)

  什么是宗教?什么是邪教?(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他说:律己是宗教,律人是邪教;也就是约束自己是宗教,约束他人是邪教。拜神是宗教,拜人是邪教,也就是宗教崇拜神,邪教崇拜教主。

  主的兄弟犹大极力敦促当时教会的信徒,要为信仰与颠覆真理的假教师竭力争辩。他说:“亲爱的弟兄啊,我想尽心写信给你们,论我们同得救恩的时候,就不得不写信劝你们,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犹1:3)

  犹大明确指出,我们当务之急要为……真道竭力地争辩。这里的"真道"指他们已经知道和领受的关于耶稣的真理,以及藉着他所成就的救恩,这真道已经一次交付圣徒。《犹大书》既然被纳入新约正典,必定已获得早期使徒的认可,信中所有内容都与使徒的教训、早期教会著作和"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完全一致。当时假教师的教训一定是违背了使徒的教训,因此,犹大书的作者如此的劝勉信徒要维护正确的信仰。

  总结:

       教会按照人的组织架构而言,有他的社会性质。我们有时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为社会的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样的,教会作为一个信仰基督的群体,也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有社会上的使命担当,也必须发挥教会的社会功能——服务社会。

  另外,我们需要从信仰的层面去认识教会的属灵意义,在教会中学习侍奉三一真神的路径,与他建立美好的生命联属和谐关系。在教会团契中操练敬虔的生活,爱主更深,且发挥肢体彼此相爱的信仰见证,直至在永恒中与主同享荣耀。

  保罗在以弗所书中论教会的功用时指出:“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11-13)愿上帝祝福他的话语,也祝福他在地上的教会。阿门!

微信图片_20240125163143.jpg

  TAG:选召 建造 教会

【作者简介】 骆颂恩:雅博网作者。上海松江人,生于一九六一年,籍贯浙江诸暨。自幼受父亲的影响,蒙恩成为基督的跟随者。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福音广播”成了我学习圣经的启蒙老师……八十年代末,参加过上海华东神学院(一年制)的培训学习,九0年八月回到本区教会作义工传道,直至二00一年三月被按立为该区教会长老,并作专职传道至今。于二00五年九月返校,再就读一年神学,获取了神学专科学历。二00八年至二0一0年,就读于上海电视大学的“行政管理”专科,并获得大专学历。不惑之年的学习生活,使我惊喜地经历到与童年时代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让我更珍惜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主所用。笔者比较倾注于“归正神学”,因它给了我更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走侍奉神的道路。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教会团契,合一见证  上一篇:我们与世界 打印文章   录入:骆颂恩   责任编辑:吴建梅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