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信心
经文:创12:1-4上;约3:14-17;罗4:1-5,13-17。
从整本圣经的启示来看,人在神面前真实的信心是一生蒙福的起源。旧约神所拣选的仆人以及新约中的众圣徒们都有如此的信仰见证。《希伯来书》的作者告诉我们说:“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11:6) 这个“信”不仅承认神的存在,也指相信神必定能够成就他的应许,与寻求他的人相近,且赏赐信徒永远的福分。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基督徒生命中,可贵的信心所带给我们的祝福:
一、蒙主呼召,因信得福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亚伯兰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创12:1-4上)
这段经文讲述神如何呼召亚伯兰,并要使他成为万民蒙福的根源。神的祝福是要藉着亚伯兰临到地上的万族,这成为《创世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圣经不仅为亚伯兰的一生,还为他后裔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强调万民藉着亚伯兰得蒙神恩惠的盼望,扭转了人类深陷罪中、难以自拔的痛苦状况(创4-11章)。
神呼召亚伯兰放弃个人的身份和安全感,也就是他的本族、本乡。亚伯兰若要遵从神的呼召,就必须绝对信靠神,因为所有人的帮助基本上都已经被挪去。神所应许的结果能否成就,取决于亚伯兰是否顺服。亚伯兰还未住在哈兰时,神便已呼召他(徒7:2-3)。
如今,神定意要使亚伯兰成为大国,亚伯兰面临从神而来生命更新的挑战。虽然亚伯兰被召成为别人的祝福,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如何对待亚伯兰。尊敬亚伯兰的人将得着神的恩惠;而藐视亚伯兰的人,将面临神的不悦。这里给我们看到神赐福与众人的原则,是透过他所拣选的人,这与《新约》中,因信"在基督里"蒙恩,有着相同的表达手法。
亚伯兰若要顺从神的呼召,必须付出极重的代价。亚伯兰离开父家,意味着他已放弃了得到祖业和家产的权利,完全顺服神的呼召,将自己全都放在耶和华手中。
当亚伯兰听到神的呼召,就凭着信心离开哈兰,前往迦南。神与亚伯兰立约,告诉他将要建立一个大国。神还说不单这一族要蒙福,地上万族都要因亚伯兰的后裔得福。以色列由亚伯兰而出,耶稣基督降世拯救人类,也是从亚伯兰的直系所生,世人靠着他得以与神建立美好的关系,得到无穷福乐。
圣经中救赎的历史正如创造的历史一样,是以神说话作起点:“本地”预表与神为敌的世界;“本族”预表亚当的族类──人类败坏的肉体,“父家”与自己有情欲的牵连,预表肉体的邪情私欲。
新约圣经指出:“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世界、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都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加6章14节;5章24节)。信徒若要进到美好属灵的境界,便须脱离罪恶的世界、败坏的肉体和肉体中的邪情私欲。
真实的信心,必须是神先向我们的心说话;倘若神没有向我们说话,我们的信心纯属“自信”,不是圣经里所描绘的真实信心。信心的凭据不是表面的“看见”或“认识”,而是在于心里得着“神的话”。神若真的对我们说了话,他必定要负我们全部的责任。人如果有这种认知,便是信心的起步。
神对亚伯兰说:“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这是一个宝贵的应许。另译:“我必使你成为大国;我必给你祝福,使你的名尊大;成为祝福的口头语:”意思是说,神会亲自看顾他,为他预备最好的。”叫你成为大国“就是儿孙兴旺,专指以色列民。基督徒活在世上要有一个雄心大志,就是盼望成为别人的祝福。
”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这个福不仅指属世的福,而是指世人都要因他的“那一个子孙”──基督而得福(加3:16)。蒙神赐福的秘诀,乃在于先为别人祝福。
亚伯兰“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这就是信靠、顺服,是亚伯兰信心的最高表现。亚伯兰的蒙召是因信得福,成为我们今天基督徒跟随主信心的榜样。“所以,你们要知道:那以信为本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并且……和有信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加3:7-9)
二、仰望救主,因信得生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或作:叫一切信的人在他里面得永生)。‘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约3:14-17)
在旧约《民数记》21章4-9节中,记载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时发生的一件事:百姓起来反对摩西与神,神就让毒蛇来咬人,许多人因而丧生。那些幸存者就悔改认罪,恳求摩西替他们祷告。摩西祷告后,耶和华神对他说:“你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
那听从神的话,仰望高举的铜蛇(预表基督的救恩),相信神会医治他们,就能得医治。同样,当我们仰望耶稣,相信他会拯救我们,我们就得着拯救。这就是神为我们预备救我们脱离罪恶捆绑的方法。
摩西怎样将蛇举起来,耶稣也会照样被举起来。这里第一次提到人子“被举起来”。在约翰福音中三次提到人子将来要被"举起"(参约8:28,12:32),"举起"特指耶稣的受死,也指他的复活和升天进入荣耀。
旷野中被举起的“铜蛇”,是神为悖逆的以色列人准备的救恩,使他们的肉体免于死亡。同样道理,人子耶稣被举起(他被钉十字架),也是神用以使万国之民免于永死,得到救恩的惟一渠道,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神透过他儿子的受难,也为所有人类提供了能逃出罪的后果的救恩,使凡相信耶稣的人得到永生。
约翰福音三章16节,是整个福音内容的重点,就是神的爱。真正的爱不是自私的,也不是只讲而不行动的。神付上最大的代价,以他儿子的生命作为我们赦罪的赎价,使我们得到新生命,正显明他的爱何等伟大。我们与别人分享福音时,也要效法这样的真爱,愿意牺牲,付上代价,好使别人也一同领受神的爱。
在当时的背景下,神爱世人是个令人震惊的说法,因为《旧约》及其他犹太著作中,只讲到神爱他的百姓以色列人。因为神爱世人,所以"一切"信基督的人,不单是犹太人,都能得永生。神对世人的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还产生具体的行动:神将他的"独一的儿子"赐给他们。
神赐下独生子的目的,是“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灭亡”是指在现今与永世都错过这些福祉,因为神的震怒常在一切不肯悔改,接受基督的人身上。所有一切真正相信基督的人,都可以得到神那份伟大的礼物——永生。不至灭亡,指在永恒审判时不至灭亡;灭亡与永生是相对的。永生是永远与神同在,生命充满喜乐,恩福无限。
“永生”并不是延续这痛苦、会朽坏的肉身生命,乃是在基督里获得救恩之后的新生命。神藉耶稣把他的生命赐给我们,叫我们永远与他同在。因此“永生”就是永恒不朽的生命。
在约翰福音中“生命”与“永生”常常出现,且交换着使用,共提及三十六次。就末世论而言,“永生”是指来世的生命。我们现在相信耶稣的人,在灵性上已经拥有了永生的福乐。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5:24)。
就个人的经历而言,永生就是认识神的一个过程。这个认识不单单是知道有关神的事,而是与神建立一种生命和谐的关系,它涉及回应、顺服和与神有交通等。
在约翰福音中耶稣用了三个主要比喻来描述永生的意义:(1、出生:人必须从圣灵而生,才能经历到永生的生命(约3:3-8);(2、水:永生好比生命的水,能止渴(约4:14;7:37);(3、食物:永生好比灵粮,能解除心灵上的饥饿(约6:27、35、48、51、53-54)。
“相信”不单是理智上承认耶稣是神,乃是要信靠他,承认惟有他才可以拯救我们,并让基督掌管我们的人生。
就人而言,能经历永生的主要关键是“相信”。相信主耶稣,这不能与相信他的话分开,因为必须透过耶稣的话才能认识耶稣。
“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耶稣在今世不审判人,因为他来世上的目的是拯救人,而不是定人的罪。可是当他完成这任务后,天父就将最后审判的责任交给了他(约5:22),在世界末日时,耶稣当年在世时所说的话就要定那些拒绝接受他之人的罪(约12:48)。这些人因拒绝相信神的儿子(约3:18)就已被定罪。
神差他儿子来到人间的目的,是叫人“因他”得救。让他的儿子在十字架上被“举起”,世人就可“因他”得救。神以此法舍去他独一无二的儿子,世人的罪才能得赦免,世人才能在现今经历永生,将来在永世复活时才达到最巅峰。
让我们预备自己的心,时刻仰望耶稣十字架的救赎,信靠他作我们的救主和生命之主,一生跟随基督走属天的道路,直至进入天家永生。
三、领受福分,因信称义
“如此说来,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凭着肉体得了什么呢?倘若亚伯拉罕是因行为称义,就有可夸的;只是在神面前并无可夸。经上说什么呢?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做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惟有不做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义。”(罗4:1-5)
为什么亚伯拉罕凭肉体没有得着什么?因他的称义不是因行为,不是因行律法或行割礼。倘若亚伯拉罕是因割礼称义,就是因行为称义,他的割礼就有可夸;但亚伯拉罕是因信称义,并非因行为,所以他在神面前并无可夸。
犹太人常以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为荣,于是保罗引用亚伯拉罕为例,说明因信得救的真理之道。在强调信心的同时,保罗从来没有表示过神的律法不重要,但是单凭遵守律法是不可能使人得救的。
亚伯拉罕是以色列的祖先,也是他们信心的楷模;他又被视为新约基督徒因信称义的典范。凭信心而非行为(即遵守律法)得救的原则,不单单是新约的主张,更是贯穿于旧约的一个重要启示。保罗在此以亚伯拉罕为信心的榜样。亚伯拉罕对神有信心,他忠实地委身于神,笃信他的应许(罗4:20-21;创12:1-3,15:5-6)并且顺服他的带领。
保罗阐述因信称义的福音,是我们今天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内容。“因信称义”包含着罪的赦免和与神和好的含义,这是神恩惠怜悯的赏赐,是藉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死而成就的。
保罗向我们表明,亚伯拉罕之所以蒙神称许,不是由于他做了什么事情,而是由于他相信神,就得神的悦纳,并与神有正常的关系。他引用《创世记》十五章6节,指出了藉恩典称义的原则,说明人称义完全不是基于功德。人因工作而得的酬劳是应当的,不算是恩典;但人单凭信心称义,那就是出乎恩典了。
这种“算为义”的“义”,完全是出于神的恩典,正如法庭上将当事人宣告赦免、视为无罪一样,它跟基督在十字架上替罪人死,所成全的“律法上的义”有着直接的关系。神是恩典的施予者,是“称罪人为义的神”。
中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马丁. 路得所提出的“惟独信心”,就是根据《罗马书》和《加拉太书》的中心思想,使当时腐败的基督宗教重新回归正统与纯正的信仰。
“神应许亚伯拉罕和他后裔,必得承受世界,不是因律法,乃是因信而得的义。若是属乎律法的人才得为后嗣,信就归于虚空,应许也就废弃了。因为律法是惹动忿怒的(或作:叫人受刑的);那里没有律法,那里就没有过犯。所以人得为后嗣是本乎信,因此就属乎恩,叫应许定然归给一切后裔;不但归给那属乎律法的,也归给那效法亚伯拉罕之信的。亚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神,他在主面前作我们世人的父。如经上所记:‘我已经立你作多国的父。’”(罗4:13-17)
神应许给亚伯拉罕的不仅是迦南地,还包括全世界。亚伯拉罕和所有信徒的最终赏赐(又称产业),是那将来的世界(参来11:10-16;启21-22章)。
如果产业是因遵行律法而得,那称义就不再是因着信,而是靠行为。信心意味着信靠或仰赖神的应许和工作,完全不依靠人的表现。
人类无法遵行律法,所以他们要面对神的忿怒。保罗特地使用”过犯”这个词,以区别于罪。过犯是指违反神启示的诫命,这意味着拥有成文律法的犹太人,要对他们的罪承担更大的责任,同时他们迫切需要从神的忿怒中得救和因信称义。
信心意味着信靠另一个人,而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因此,信心与恩典完全一致,信心包含确信神赏赐人本不配得的恩典。
“使无变为有”,在神创造天地万物之前(创1:1),除了神之外,没有其他东西存在。无论如何,保罗是要肯定亚伯拉罕所信靠的神的大能:亚伯拉罕所信的神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使无变为有(如:使不能生育的撒拉怀孕)。
亚伯拉罕蒙神喜悦,只因为他的信心,我们也是因信心而得救的。救恩是神白白赐给我们的,他对我们并没有任何其他的要求;只要我们相信基督赦免我们一切的罪,我们便得救了。
神应许亚伯拉罕和他后裔可以承受地业,不是根据律法的义,乃是根据因信而得的义。保罗在此并不是说,神应许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承受迦南,乃是说必得承受“世界”。保罗似乎故意藉这机会说明世上一切照着亚伯拉罕之信心纵迹去行的人,都要在基督里一同承受“世界”,表明救恩是为万人预备的。
律法让人看见自己的罪,也可以发动罪(参罗7:5,7:7-11)。律法只能带来刑罚,带来神的忿怒,而不是拯救。但基督是超越律法的,他在十字架上的受死,已经满足了神对罪的审判,成全了神对罪人蒙救赎的义。
如果仅仅在律法下的人才可以成为神的后裔,神所给亚伯拉罕可作多国之父的应许就必落空,而亚伯拉罕的信也就归于虚空,变为无用。
换句话说,若根据律法,不但外邦人不能得救,连犹太人也不能得救。那只不过徒然显出人的过犯而已,并不能使神的应许成就。反过来说,神的应许既然成就了,可见不是根据律法,乃是根据信心和恩典的原则了。
结语:
我们需要有清楚的蒙召经历和彻底的奉献,全心全意地跟随神,走永生的道路。期盼我们在基督里的信心,加上神所施予我们的恩惠,作万民蒙福的泉源。但愿亚伯兰的信心,时刻成为我们基督徒行走天路的榜样。让我们天天仰望救主的带领,在基督里拥有全新的生命,与神同行,且在因信称义的福音真道中,领人归主。阿门!
TAG: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