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成肉身,彰显荣光!

作者:骆颂恩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2-01-03 11:55:08
464370678736093294.jpg
  经文:约1:10-18。
 
  约翰福音的作者,从耶稣神性的角度,来讲述耶稣的事故。他指出:耶稣是永恒、先存的道,在神创立世界之前就已存在。现在这道成了肉身;耶稣也是圣父独特的儿子,而且他本身就是神。神在耶稣里面并藉着耶稣所显明的真道和救赎,是救恩历史的高潮。这救恩历史包括先前神藉着摩西所颁赐的律法,神在会幕和圣殿中与他的百姓同住,以及他差遣施洗约翰作先锋,预备人心,接受耶稣基督的救恩,一脉相承。
 
  耶稣降生之后,这个世界对他有两种基本态度:一是相信与接受;二是拒绝与抵挡;并带来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世界拒绝基督
 
  “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约1:10-11)
 
  这里的“世界”一词,指的是敌对神的,与神的旨意背道而驰的邪恶势力,漠视基督及其福音的敌对者。虽然基督创造了世界,但他所造的人却不认识他;纵观整部旧约都已预言他会来到世上,但连被拣选预备接受弥赛亚的犹太人也不接纳他是弥赛亚。所以说:“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主耶稣降生时被放在马槽里,乃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参路2:7);今天在我们信徒的心房里,是否有“接待”他的地方呢?“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8:20);世人弃绝主,叫他无处安身。
 
  使徒约翰说“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约1:4-5)
 
  光,在圣经中代表良善、生命、喜乐、平安和拯救;黑暗,代表邪恶、死亡、忧愁、困苦和沉沦。罪来到这个世界,将黑暗带进人类的心灵之中。整个世界都陷于黑暗之中,主耶稣到来,就像光照在黑暗里。邪恶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喜欢黑暗,即在罪和败坏中找到乐趣,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接受基督。
 
  因此,圣经说:“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约3:19-21)
 
  光总是对黑暗构成威胁,所以光往往会受黑暗的排斥。一个人对主耶稣的态度,显出他是属于光明或属于黑暗。
 
  世人被定罪的基本原因,是“不爱光,倒爱黑暗”。真基督徒必然有三种表现:(1、必来就光;(2、必行真理;(3、必靠神行事。人必须是爱真理、求真理,才能行真理(即在光明中行)。
 
  我们必须认识到不是所有的神迹、奇事都能征服人心的。当年耶稣在加利利一带传道,行异能,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令耶稣感到伤心,于是他就讲了这样一个比喻。
 
  “‘我可用什么比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说: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捶胸。约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说他是被鬼附着的;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又说他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耶稣在诸城中行了许多异能,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太11:15-20)
 
  拒绝基督,是这个充满罪恶世界的特征;基督徒是从这个世界中被分别出来的一群人,是独居者(即分别为圣者),不列在万民中;是天国的子民,神家的儿女。
 
  二、信徒接受基督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约1:12-13)
 
  接受基督,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智慧和最佳的选择。“信”意味着个人的信靠。信基督就是全人接受他,而不只是信他。“他名”是代表耶稣整个人;指所有关乎耶稣真实的事情,包括他的身份;他所传讲的天国福音,证明其弥赛亚身份的神迹,以及他为我们的罪所受的羞辱和痛苦,尤其是在十字架上的受死,埋葬和复活等,整个福音的核心点。
 
  得救的信心既是个人瞬间的行动,也是持续一生对基督的态度。一个人想成为神的儿女,他必须“接受”基督。这里用过去时态表示一个确定的信心之举;随后必须有一个持续相信的过程。“相信”是一个持续的动作,表示在相信上需要坚持不懈。真正的信心必须在最初接受基督后持之以恒,这样才能使人最终经历神完全的救恩。
 
  人能够成为神的儿女,不是凭着出生(即父母的生产),种族血统或人为的努力,而只能依靠神的超自然作为,即圣灵的工作。人不仅需要在理性上认同有关耶稣的一些事实,还要真心接受和完全的顺服,与耶稣建立个人的关系。凡接受耶稣基督为生命之主的人,便在灵里获得了圣灵的重生,从神领受新生命。因着信靠耶稣而重生,使我们的态度、愿望、动机与以前不同。
 
  出生使我们有肉体的生命,成为父母家中的成员;重生使我们有灵性的生命,得着神儿女的名分,成为神家里的一分子。重生了的基督徒,往往会有爱神、爱教会、爱弟兄姊妹、爱众人的表现。他一定拥有神的性情;喜爱公义和良善,恨恶罪恶,追求圣洁的生活。使徒约翰指出:“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即不会活在罪中),因神的道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神生的。”(约壹3:9)
 
  约翰福音第三章开头,记载了耶稣与尼哥底母谈重生。他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3:3-5)进入天国是个人性的,谁信?谁得着。明白与经历属灵的事物,必须重生后才体验到,否则便是信仰路程中的“门外汉”。
 
  使徒彼得说:“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藉着神活泼常存的道。”(彼前1:23) 可见,接受生命之道,跟从基督,是我们获取新生的惟一途径。“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并且得着你们信心的果效,就是灵魂的救恩。”(彼前1:8-9) 这就是接受基督之后,得圣灵重生的生命情景,但愿你我的生命都在基督耶稣里获得全新的创造,并且得的更丰盛,可以见证神的荣美。
 
  三、约翰见证基督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4-18)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这是使徒约翰的信仰告白,他点出了基督信仰的精髓。让我们知道信基督,究竟信了什么……
 
  “道成了肉身”就是神在肉身显现。“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意思就是从来没有人亲眼目睹过充满圣洁荣耀的神之本体。摩西虽然有与神面对面说话过,但他也并非得见了神的本体。但如今,正是那位神藉着基督彰显了神完美的形像。
 
  神的荣光,响应着旧约时代神在会幕或圣殿中的显现,彰显他的同在和荣耀。耶稣是神的儿子,是指他的所有属性都与天父上帝完全相同,并与父上帝有着父子般的关系。
 
  “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约1:6-8)
 
  本节中的“约翰”是指施洗约翰。施洗约翰不是光的源头,只是反映神的光,我们基督徒也是这样。耶稣是真光,指示我们生命的方向,帮助我们到达神的面前。他拣选了跟随他的人向不信的世界反映这光。“为光作见证”指出我们的职责是把基督的光反映出来,为别人指出通往光的路向,而不是自称为光。施洗约翰的见证,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耶稣身上的事情,是我们基督信仰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所要持守的真理。
 
  使徒约翰告诉我们耶稣基督作为“道”有三个主要特性:
 
  1、道与天父的关系。(1、基督在这个世界被造以先就已经“与神同在”。他是从亘古就存在,与天父有别但又与其有着永恒的相交;(2、基督有神性(“道就是神”),有和天父一样的属性和特质。
 
  2、道与世界的关系。天父借着基督创造了世界,如今也借着基督维系着这个世界。
 
  3、道与人类的关系。在耶稣里,神成了一个人,与人有同样的性情但没有罪。道成肉身的基本解释是:基督离开天上,通过出生这个途径进入了人类生存的环境。
 
  “道”原来是抽象、难以捉摸、看不见、触不着的,如今在肉身里成为具体、实在、可见、可摸的。这就是“神在肉身显现”(提前3:16)的意思。基督成为肉身,仅有罪身的形状(参罗8:3),而没有罪的性情(参林后5:21)。
 
  “住在我们中间,”“住”字原文作“支搭帐幕”;基督作为神的帐幕,是神在地上人间的居所,他无论到那里,神也就到那里。这一位道成肉身的基督,乃是带着神住在人中间,所以他的名为“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的意思(参太1:23)。
 
  “恩典与真理”相对应的是“慈爱与诚实”;“恩典”特指神在基督里本着他的爱,作我们生命中的享受;“真理”是指神在基督里成为我们的实际体验和经历,反映出神本性的意义。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西2:9),所以我们得着了基督,就得着了神的一切所是和所有。
 
  在《约翰福音》书中,“恩典”是以“爱”的方式出现,特别表现在主耶稣的行动里;“真理”则于主耶稣的话语里特别明显。人在基督里所能享受和经历的神,乃是丰丰满满、绰绰有余的,也就是“恩上加恩”的祝福。
 
  但愿当年约翰所见证的“道”,成为我们今天信仰生活中所见证的基督和他的荣美。在基督全新的生命里让你我都活出神的形像,荣耀归与至圣的上帝。阿门!
 

  TAG: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彰显荣光

【作者简介】 骆颂恩:雅博网作者。上海松江人,生于一九六一年,籍贯浙江诸暨。自幼受父亲的影响,蒙恩成为基督的跟随者。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福音广播”成了我学习圣经的启蒙老师……八十年代末,参加过上海华东神学院(一年制)的培训学习,九0年八月回到本区教会作义工传道,直至二00一年三月被按立为该区教会长老,并作专职传道至今。于二00五年九月返校,再就读一年神学,获取了神学专科学历。二00八年至二0一0年,就读于上海电视大学的“行政管理”专科,并获得大专学历。不惑之年的学习生活,使我惊喜地经历到与童年时代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让我更珍惜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主所用。笔者比较倾注于“归正神学”,因它给了我更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走侍奉神的道路。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撒玛利亚妇人的信——信心需要敞开心门  上一篇: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 打印文章   录入:骆颂恩   责任编辑:心安草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骆颂恩
  • 赞助商链接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