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美国福音派神学的反思与走向

作者:陆国祥     来源:基督新报 时间:2007-06-17 05:55:22

21世纪美国福音派神学的反思与走向

 
萧保罗博士:福音派的神学家不能再躲在美国
陆国祥 / 基督新报记者 

 
 
 
 
 
1947年以来的福音派运动,至今刚好是六十年,而在福音派神学浓罩日深的美国神学界、教会,在面对全球一体化的政经进程、九一一后涌现的新政zh i格局,以及挟带多元文化思潮的后现代冲击下,对于现今「持守纯正」的福音派神学带来怎样的觉悟?带有福音派背景、目前任教于美国纽约奈役大学宣道神学院的萧保罗博士表示,「福音派的神学家不能再躲在美国。」

建构全球化下的神学省思

正如2005年全城热卖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才刚满一年就已经有修订本,足见这股全球化的力量是多么「变动不居」,而全球、本地两者之间的互动,亦衍生出另一种社会现象──“Global-Localization”,一种既是全球、又是本地的两股趋势结合在一起。而福音派的神学,乃至「基督信仰」本身在这股思潮中的省思又是如何?

从二十世纪初到如今,基督徒的人口分布呈现逆转的趋势,欧美基督徒人口的大幅下降,基督教的重心偏移至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一股「第三世界」的神学思潮正慢慢崛起,萧保罗教授认为眼前的问题,就是(美国)福音派神学家能否谦卑与「第三世界」的神学家对话,好叫西方神学更适用于全球。

福音派神学的新视野

对于福音派神学的省思和走向,萧教授坦言福音派神学理应注重神学的「智慧」,而非徒于理性、知识层面。他坦言,「西方教会的神学就是智慧神学」,从四世纪奥古斯丁、中世纪安瑟伦主教,到马丁路德的唯独思想,均认为最高的智慧就是「(十字架)得救的智慧」,正如偏离「救赎」的神学更是错误的神学。

而改教先锋加尔文在《基督教教义》中,直认「神的知识本是神的智能」,透过《圣经》可以看清埋藏在我们心中神的知识,除掉所有困惑、使自己更能认识上帝。

因此,福音派神学着重知识,而忽略了神学家、信徒的灵命养成,正如后现代主义对「知识至上」(Knowledge is Power)的反扑,唯福音派神学六十年以来浸淫在知识的汪洋中,萧教授认为神学研究,除了高举神学的智慧外,首要是牧养和宣教的弁遄A任何的神学教义,简单来说都是叫人敬畏上帝,并在生活、课堂上经历衪的同在。

他坦言「基督教的上帝是宣教的神」,因此从事神学研究的终究的目是把上帝的福音、救赎的信息向世人分享、传扬,相反福音派神学却忽略这种与人群间的互动、需要。

其次,萧教授对福音派神学的思考,必须脱离简单的线性归纳、演绎法,换句话说,就是把《圣经》从历史、客观的事实(Facts)中释放出来。

从五、六十年代起,福音派就是建构在这些「事实」上,但他坦言「没有一个事实,可以自己帮自己来讲话」,必定会经过诠释、解释的过程,所以在神学之先,就有诠释的问题,而钗h神学的问题就是诠释的问题。因此,正确的诠释是十分重要的,他再次重申「没有事实可以替自己讲话的」。

最后,就是超越命题性的真理(启示),他表示上一代的神学家,他们把《圣经》整理成命题、逻辑的方式来思考,但是并非如此单纯、简单,当中会涉及《圣经》文体的问题,因此不能只以单一文体的方式来诠释,可是,福音派的缺点就是把全部成为逻辑的命题。 
 
 

  TAG:21世纪美国福音派神学的反思与走向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基督要对美国的行为负责吗?  上一篇:宣教日引:韩国 打印文章   录入:天涯   责任编辑: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 赞助商链接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