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的失望

作者:宏英     来源:新浪博客 时间:2012-08-15 05:45:10

 沉痛的失望

作者:宏英

圣经:民14:25 “明天你们要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

从基博罗哈他瓦到哈洗录,再从哈洗录到巴兰旷野的加低斯,是一段艰苦的行程,特别是后段,摩西后来形容为:我们照着耶和华我们神所吩咐的从何烈山起行,经过你们所看见那大而可怕的旷野,往亚摩利人的山地去,到了加低斯巴尼亚。”(119)。最后他们终于抵达加低斯巴尼亚,也就是应许之地的南界。在几座小山丘之外,就是那绿油油的肥沃之地。一年多来,在沙漠旷野飘流,跋涉了四百哩路的这批旅人,遥见目的地在望,心中的欣喜难以描述。特别是摩西,一定感到莫大的安慰和感激。

—、盼望

遥见迦南美地,摩西鼓舞众人说:你们已经到了耶和华我们神所赐给我们的亚摩利人之山地。看哪,耶和华你的神已将那地摆在你面前,你要照耶和华你列祖的神所说的上去得那地为业,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120-21)。从他对百姓讲话的口气来看,显然摩西认定进迦南固然要经一番苦斗,却是快捷而短暂的,不需多久的时间就能进入应许之地。殊不知他们因犯了一些错误而功亏一篑,又耽搁了四十年。最后连他自己也没能进到朝思暮想的流奶与蜜之地。

    当时登高疾呼的摩西,心里一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庆幸终于可以卸下肩头的重担。不久,神的荣耀将受到列邦的推崇,他自己也可以享受几年悠闲平静的晚景岁月。休息,休息!这可能是盘旋其脑际一个最甜美的念头。从此不必每天清早起来拾取吗哪,因为迦南地盛产麦类,衣食无虞。他们也不必在沙漠饱尝干渴之苦,因迦南地处处是葡萄树、无花果、石榴,遍地是芳泉流水。从此也不必再搭拆帐棚,设立守望的哨兵,忍受迁徙流离之苦;百姓很快就能在应许之地安家立业,享受富裕安定的生活。

二、失望

原因出在百姓犯了一些错误。第一个错误是派探子去窥探迦南地。 你们都就近我来说:我们要先打发人去,为我们窥探那地,将我们上去该走何道,必进何城,都回报我们”(122)。以色列百姓自作主张,犯了不信任神的严重错误。神不是早已应许要把那地赐给他们吗?难道他们信不过神的选择吗?神的眼目岂不从岁首到年终看顾着那地吗?他们何须再派人去窥探呢?只要上去领取神所恩赐的就可以了。第二个错误是:他们相信大多数探子所报的恶信。就某些方面而言,这些探子的看法几乎完全一致:我们到了你所打发我们去的那地,果然是流奶与蜜之地。这就是那地的果子。然而住那地的民强壮,城邑也坚固宽大,并且我们在那里看见了亚衲族的人。”“我们不能上去攻击那民,因为他们比我们强壮”(13272831 )。只有两个探子,迦勒和约书亚安抚百姓:对以色列全会众说,我们所窥探,经过之地是极美之地。耶和华若喜悦我们,就必将我们领进那地,把地赐给我们。那地原是流奶与蜜之地。 (147-8)

不同在于:十个探子透过困难去看神,因此神也显得格外遥远渺小。另两个探子则透过神去看困难,因此那些阻力就不具威胁。然而百姓只取信那十个探子的消极报导,不仰望神,只是胆怯忧虑,想像仇敌的强悍、该地城邑的险要。他们太看重拦阻,以至于对神丧失了信心。这正是他们失去迦南的根本原因。 这样看来,他们不能进入安息,是因为不信的缘故(319)第三个错误是:百姓发怨言,提议另立一位领袖。当下全会众大声喧嚷,那夜百姓都哭号。以色列众人向摩西、亚伦发怨言,全会众对他们说,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众人彼此说,我们不如立一个首领回埃及去罢(141-4)这可能是摩西毕生最沉痛的一刻。以前他们也曾作过类似的提议,不过是在摩西不在的时候。这回却当着他的面。这些他所挚爱的同胞,这些他曾迫切代求以挽回神怒气的百姓,如今却忘恩负义,提议另立领袖,推翻他的权威。摩西伤痛地俯伏在全会众面前,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在这黑暗的一刻,他的憧憬盼望袭上了一层阴影。不久他要听见更骇人的一声宣告:明天你们要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1425)

三、患难与共

神在震怒之馀,决定以WENYI击杀百姓,使他们不得承受应许之地。惟独让摩西进去。如果这样,他就可以成为第二个亚伯拉罕,定居在那里,使他的后裔成为大国。这对摩西而言,是一大试验。撒但试探我们是要显明我们里面的邪恶,但是神的试验则是要突出我们里面的良善。摩西的私心也许悄然游说他说:接受神的提议吧,你已受够了这些愚昧百姓的攻击。他们是罪有应得,而你理当得享美福。然而他那更高尚的意念却驱使他顾念神的荣耀,怜悯百姓的苦难。他回答神的这段话,显示他具有何等高贵的胸襟:如今你若把这百姓杀了,如杀一人,那些听见你名声的列邦必议论说,耶和华因为不能把这百姓领进他向他们起誓应许之地,所以在旷野把他们杀了(1415-16)接着他引用神以前对他说的话,称颂耶和华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赦免罪孽和过犯。并求他以大慈爱赦免以色列百姓的罪过。换言之,摩西放弃了单独进入迦南,独享安息美福的权利。为了神的名及所爱同胞的幸福,他愿意与百姓患难与共。让我们将这功课谨记于心,也许有些美好的事物我们垂手可得。但是,为了神的荣耀,为了别人的好处,我们还要恳求主,帮助我们不要去得这好处。我们也许必须选择崎岖的道路,也许必须在旷野过孤单的四十年生活,而且死在昆斯迦山,但我们仍当毅然决然接受。

四、忍耐顺服 

圣经没有透露太多摩西的反应。他始终沉默不语。因为是出于神,他就甘心不顾自身的好处。反观百姓的态度,则与摩西的成了强烈的对比。当百姓听说不能进入应许之地,而要折回旷野,飘流四十年,直到他们的尸骨在旷野消灭,就惊惧恐惶。清早起来对摩西说:我们在这里,我们有罪了,情愿上耶和华所应许的地方去(1540)。凭着一股冲动,他们仓促成军,奋不顾身地想要扭转神的决定。然而耶和华的约柜和摩西没有出营 (1544)百姓的意气用事,想凭己力扭转神的决定。这与摩西的默然接受管教,形成何等强烈的对比。多少时候,我们也有类似的经验。眼见机会之门已半开,奖赏垂手可得,却因着我们的不配,神把它收回,并指示我们再受更多的磨练。我们却无法忍受这样的结局,冲动地想凭自己的本事闯关,结果只有一败涂地。摩西以忍耐和信心顺服神的安排,却是我们更大的借鉴。

【来源】新浪博客

  TAG:失望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自立门户  上一篇:什么是看见神 打印文章   录入:大漠   责任编辑:大漠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