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约翰福音6:15-25

作者:小弓     来源:旷野论坛 时间:2012-06-13 10:01:08

 约6:15耶稣既知道众人要来强逼他作王,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

   犹太人意识到耶稣可能就是弥赛亚的时候,他们马上就有一个决定,要耶稣作他们的王。他们想耶稣能像当初摩西带以色列人出埃及打败迦南各族一样带他们脱离罗马的辖制,在地上再次建立永远的以色列王国。他们一直以为神的国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他们对神的认识,对神旨意的明白一直是非常模糊和迟钝的。神的作为和神真实的旨意远超过他们所认为的,同样,我们对神的认识也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是神启示了圣经,我们也还是无法完全的明白,我们已经了解的也不一定是符合神原本启示要我们知道的,除了最基要的真理:耶稣的道成肉身,在十字架上担负了我们的罪,三天后复活升到天上,以后还要再来。这是最基要的,关乎十字架救恩的,这个我们一定不能有疑问的,这也是保罗说的,他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而其他的方面,我们需要存谦卑的心,这个谦卑不是说别人一提出反对意见我就接受他们的意见,这个谦卑是承认自己在真理方面还有不足,不应该固执己见,好像觉得自己肯定没错,面对真理我们都可能有错,因为我们是不完全的。如果我们都有这样对待真理的心,基督徒中间就不会那么容易分宗分派了,也不会为了一些观点在那里争吵不休了。
      这里有一个词很特别,甚至是很可怕,“强逼”,犹太人想强逼耶稣作王,他们已经猜测耶稣就是弥赛亚了,他们竟然还敢强逼耶稣,弥赛亚是要受他们敬拜的,怎么可以被他们强逼呢?他们把自己当成谁了呢?强逼神这是一个极其冒失的行动,甚至可以说是亵渎神,儿子强逼父亲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更何况是人强逼神呢?犹太人敢这么做只能说明他们心中根本是把神当做了他们的工具,虽然他们是要耶稣作他们的王,表面看来是很荣耀的事情,但他们却是用人的意思代替神的意思。耶稣当然要做王,但不是他们想的那种王,也不是他们想的那个时刻。这也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提醒,我们有没有强逼神作什么?哪怕作的事情看起来是很好的,比如复兴教会,比如救某个人的灵魂等等,我们到底是求神的旨意成全还是强逼神作成什么事情?这里差别的最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清楚确定是神的旨意了?神的心意当然是最好人人都得救,最好教会都复兴,但神的心意不等于就是神要成就的旨意,保罗说要我们查验何为神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要做到这一步,就是保罗前面所提到的将身体献上当做活祭,这个献上绝对不是我们现今嘴上说说就行了,是真的完全的献上,我的人格,我的抱负,我的愿望,我的财产,我的现在和将来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彻底的献上,这之后,神任何要加在我身上的事情都毫无怨言的接受,如果神毫无理由的要终止我正在做的事,我能够立即终止,如果神突然改变我的环境,我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就像亚伯拉罕那样,神叫他走就走,神叫他献以撒就献,这样完全的信赖交托,完全的降服,那就可以很清楚神的旨意了,这是完全的舍己,在达到这样舍己的心之前我们要有这样的渴慕,也要有逐渐的操练,尽量少一些强逼神或者说服神做事的祷告,我们的祷告最重要的是愿神的旨意成全,而不是愿我的意思成全。哪怕我的意思是为了教会为了神。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这一节还提到耶稣独自退到山上去了,从其他福音书我们知道,耶稣先打发门徒过海去,自己却没有与门徒同行,而是独自上山祷告,如果门徒在一起,目标就太大,不容易躲避人群,而更重要的是,那些门徒其实和那些想强逼耶稣作王的犹太人是有一样的心思的,那些犹太人一起哄,说不定门徒也就加入了强逼耶稣作王的队伍了,所以耶稣就让他们先走了。而他自己也退到山上去祷告了。可以说耶稣在那个时候是很孤单的,没有人能够明白祂的心意,人们以为弥赛亚要在地上作王,但耶稣知道他要在地上被钉十字架。在世人看来这个时刻是大家都兴奋,并且想要拥戴耶稣作王,似乎是很尊荣的时刻,实际却是主耶稣最孤单的时刻,主单独一人退到山上去向父神祷告,父神的心意和主耶稣的心意是一样的,我们是否能与主同心?作为主的门徒,我们里面的心要尽量与主联合,我们要多多亲近祂以至于明白祂的心意,我们要学会不随从大流,我们要在大家都高呼怎么怎么样的时候仍然保持清醒的心,我们的标准应该只有一个,就是圣经告诉我们的真理,只是了解这个真理不是一次就完整了,所以一方面有清醒的心,坚守圣经的真理,一方面要有谦卑的心,能更多的明白真理。这个真理是和神的心意有关的,这个真理不是复杂的神学理论,圣经要告诉我们的真理就是耶稣基督自己,因为耶稣说祂就是真理。
      认识耶稣越多我们就越能明白祂的心意。门徒因为还不够认识耶稣,还容易受群众的影响而头脑发热,所以主不得不单独去祷告,福音书中有很多的地方都是提到耶稣单独去祷告,耶稣真的是很孤单的,如今我们不应该再让耶稣孤单,连主的生命都放在我们里面了,我们却还是自己的意思很多,那就比当时的门徒都不如了。与主同心不是我们口头上说的,我们需要行动,行动就是多亲近祂,就如主当初孤单的时候,他做的一个动作就是去祷告,去与父神亲近,这样才能更加明白父神的心意,才能更加得力。我们也当如此行。多亲近祂我们才能多明白祂的心意,我们也能多有力量来遵行祂的旨意。这是一个操练的过程,并不容易,尤其是我们还有很多世务缠累的情况下。这里我们就要再操练一个主耶稣的动作,就是“退”,退到神的面前去,放下世务,放下担子,到神的面前清心。这是给基督徒加油打气很好的方法。另外这里还让我们看到耶稣的“退”有点特别,我们平时在遇到困难,遇到一些被人误解被人排挤的时候,往往会比较多退到主的面前祷告,但我们在春风得意,工作很顺利,在被人肯定和高抬的时候,往往是不大容易离开人群退到主面前的。这里主耶稣的举动要让我们学会一件事情,当我们工作有成效,甚至被很多人赞赏的时候,一样要退到主的里面,这其实是保护我们,让我们可以始终有一颗与神相近的心。做一个真正与神同心的人。

约6:16到了晚上,他的门徒下海边去

    门徒是耶稣打发走的,原因我们上面也提到了。在马太福音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耶稣当时是催门徒快点上船离开,这一点约翰这里没有体现出来。耶稣这么做其实也是想保护门徒,免得他们受了犹太人的影响而变成单单追求吃饼得饱的人。耶稣这个动作给我一个提醒,这就是耶稣教导的主祷文中的“不要叫我们遇见试探”。耶稣作王,那十二个门徒肯定也是最重要的大臣,和之前渔夫税吏的身份相比是差太大了。这肯定是不小的试探。而面对试探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正面迎击,圣经从来没有让我们去迎击试探,圣经有告诉我们要忍受试探(林前10:13),而且在我们忍受的时候神会为我们开一条路让我们离开的。还有保罗在教导提摩太的时候说要逃避少年人的私欲,而不是胜过少年人的私欲。试探和私欲都是与人本性里面最本像的东西有关的,圣经中正面迎击试探的只有主耶稣自己,正因为租受过试探,所以他体恤我们的软弱,主没有要求我们也一样胜过,祂是让我们尽量不遇见,真的遇见了就赶紧逃避,实在逃避不了就暂时忍受,主会开出路。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自己很厉害就去正面迎击试探,我们反而要尽早逃。我们活在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遇见试探是免不了的,那我们就像保罗说的赶紧逃避吧,如果看到有人把脏东西扔过来,我们第一个反应是要躲避,如果我们不躲,想要硬抗,那我们99.9%要受伤。这些我们肯定都经历过,于宏洁弟兄有一次讲道提到对付电脑网络色琴诱惑的问题,他说符合圣经的做法是根本不要上网,甚至电脑都不要上,如果你要上,那你已经给试探留了空子了。所以那些容易出现试探的环境我们要逃避,那些容易出现试探的书或者电视我们也要逃避。我们的主既然教导我们求不要遇见试探,也在这里让门徒免受试探,那么如今神也一定会帮助我们避开试探的。而我们需要做的是不要给试探留地步。

约6:17上了船,要过海往迦百农去。天已经黑了,耶稣还没有来到他们那里。
约6:18忽然狂风大作,海就翻腾起来


    从地图上看,伯赛大和迦百农正好隔一条河,而耶稣他们当时所处的地方可能正好在河的出海口,要到对岸去就沿海路走,类似于从乍浦的沿海到宁波。门徒出发的时候,耶稣没有跟着,他要让门徒赶紧走。但门徒渡海途中却又遭遇了狂风,是耶稣打发他们去的,应该路途平安吧,竟然却遭遇风浪。这个让我想到了使徒行传里保罗的经历,当时圣灵阻止保罗去其他地方,而带领他去了马其顿,结果在马其顿的第一站腓立比竟然受到群众的攻击,被棍子打,最后关到了监狱,圣灵带领的结果竟然是这样的,很难想象,我们总以为是耶稣打发的,是圣灵带领的话,前面一定是一帆风顺,工作也一定大有果效了。但圣经给我们看到了完全相反的情况。我们是不是要埋怨圣灵为什么不先帮我们把难处除掉一些呢?其实我们跟随主就应该明白一件事情,保罗说的: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6:12)这是一场灵魂争夺战,撒旦肯定会百般阻扰。圣灵带领或者做主所吩咐的事,并不是就保证一帆风顺,主从来没有这样允许过的,所以基督徒遇到狂风大作,大海翻腾是非常正常的事,这也是保罗在书信中常常提到的基督徒要遭遇的患难。这些患难会给基督徒带来很多的伤害和痛苦,但是神也了给我们允许,主耶稣已经胜了世界,所以无论是这里的门徒,还是马其顿的保罗,后面事情的发展都让我们明显的看到主的得胜。17节说耶稣还没有来到他们那里,似乎看上去是门徒独自面对患难,其实主完全是知道的,祂有自己的时间表,祂不会每次我们一遇到难处都马上来伸手帮助,当然,祂也不会让我们在患难中长久不得脱离,患难最重要的还是要让我们看到主的得胜,所以我们常常听到说患难就是恩典,这样的说法其实不是很恰当,至少圣经里面没有表达出这样的意思,因为基督徒遭遇的患难,还有试探都不是从神来的,而患难中主的同在、主的安慰和主的得胜才真是恩典,另外一句常听到的神把祝福藏在患难里,这是比较恰当的。所以传统的话不一定都是圣经的话,一切的话我们都需要用圣经来检视的。

约6:19门徒摇橹约行了十里多路,看见耶稣在海面上走,渐渐近了船,他们就害怕

    在狂风大浪的海上航行十里多路,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而且门徒们是小船,要人工摇的。在他们又累又怕的时候,这个怕是怕翻船,这个时候又遇见一件更加恐惧的事情,在他们船的不远处竟然有一个人影在海面上走,这是完全超出人的理性的,在其他福音书中记载,门徒看到这个人影的第一个反应是:有鬼。这是一个很世界化的反应,可以说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遇到这时的情况都差不多有这样的反应。鬼的传说在每个民族中都有提到,很多人以为人死后会变成鬼,这是假的,圣经没有这样说过。真正的鬼就是撒旦的差役,是跟随撒旦堕落的天使,就是圣经中提到的魔鬼。他们已经被复活的耶稣得胜了,所以我们在基督里的人就根本不用怕他们,除非我们自己犯罪给牠留空子。这里的害怕不是门徒小信,而是人的正常反应,所以主在这里没有责备门徒,不过在马太福音里还穿插了彼得下海的事情,彼得经历了大有信心到失去信心的一个过程,主却责备了一句,当然那个责备不是严厉的,而是感觉像父亲责备孩子为什么不小心。不清楚是主而害怕,那是人的软弱,知道了是主再害怕,那是小信。没有信耶稣的时候怕鬼,那是人的正常反应,认识了耶稣还怕鬼,那就是小信了。
      同样的,不知道耶稣的作为,遇到事情束手无策,那是人正常的光景,但知道了耶稣的作为,面对难处也常常愁眉苦脸,那就是小信了。在神没有难成的事,但我们很多的基督徒,包括我自己有时也一样,我们的神似乎比较难做成什么事情,我们信了主和没信主差不多,我们只是多了一道祷告的工作,其他还是一切照旧,或许还有一些行为上的改变,人变好了,再或许有一些参与教会的工作,传一些的福音,但是,我们所信的神却仍然似乎是高高在上,与我们没有直接的关系,也没有进入到我们中间。因为我们很少看到我们中间或者周围有神多少的作为,和圣经中让我们常常看到的神的作为有很大的出入,我这里不是说神迹奇事,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如真正的生命更新,整个环境的焕然一新,神的名被大大的称颂,这个大大不是单单指在礼拜堂里一群人的赞美,而是指主祷文说的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在圣经旧约里面,神在以色列人中间彰显祂的作为的时候,连以色列邻国不信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位神的伟大,甚至还恐惧战兢;新约使徒行传中让我们也看到类似这样的例子,虽然那些人因着不信的恶心仍然抵挡神,但他们不得不承认耶和华的圣名。还有如很多大复兴时期,整个当时的社会环境都是改变了,很多的罪恶被根除,即使不信的人也不好意思犯罪了,这些都是神的作为彰显出来的结果。看看我们现今周围的教会是什么光景呢?对照圣经只能说我们是太亏欠神的,根源就圣经来看还是小信,这个信不只是相信神作什么,而是完全的信靠,没有人自己的意思。就我自己来说,我放不下的东西还是不少的,这样就没办法来真正合乎主所用,要用也只能先凑合用用。如今有了这样的领受,那就要往这方面追求,先从亲近神开始,渐渐弃绝自己的老我,这是一个背十字架的过程,需要得着能力走下去。如果大家也有这样的看见,那么一起来追求。盼望神的作为越来越在我们中间彰显。

约6:20耶稣对他们说,是我。不要怕。
约6:21门徒就喜欢接他上船,船立时到了他们所要去的地方


    当门徒面临极大难处的时候,耶稣就到了他们那里,看上去好像耶稣来的比较迟,其实耶稣一直是没有离开的,主的眼目一直是伴随的,所以难处当中并不只是我们单独面对,而且神也会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这是我们的盼望和安慰。这里耶稣的话也很安慰,耶稣的话能给人信心和安慰,当耶稣这么说的时候,甚至让彼得大有信心勇气也能在海面上走,只是彼得没有一直专注在耶稣的话上,而是留意起了周围的环境,结果就不行了。对我们也是一样,神的话往往是我们在难处当中最大的安慰,而且我们的信心也是基于神的话,若没有神的话为基础,我们也无法做什么的。只有神的话才能带来信心和能力。当门徒听到是耶稣的声音,他们就欢喜了。我们也要效法耶稣的话,我们有时候学会的是耶稣责备法利赛人的话,但实际上圣经中耶稣责备法利赛人的话相对于其他安慰人的话是很少的。如果我们要说一句责备的话,我们起码要先说十句安慰的话,否则那句责备的话根本起不到让人接受的作用。就如做父母的要让孩子明白责备他是为了他好,那平时就要让他感受到父母为他做的都是为了他好。就如我们的神在管教我们之前已经把更多的爱给了我们,所以神的管教只会让我们感到神真的爱我们,如果神的管教让我们感不到神的爱那我们肯定是有问题的,或者这个管教根本不是来自神的。爱是管教的基础。这里当门徒接耶稣上船后,船马上就到了要去的地方,这个描述很特别,或许这里又是一个神迹,当神介入到我们的难处当中的时候,我们立刻就脱离了难处。这也是一个极大的安慰。在神真的没有难成的事,这才是我们所信靠的神,如果基督徒遭遇患难,却从来没有看到神介入并解决,这肯定是有问题的。

约6:22第二日,站在海那边的众人,知道那里没有别的船,只有一只小船,又知道耶稣没有同他的门徒上船,乃是门徒自己去的。
约6:23然而有几只小船从提比哩亚来,靠近主祝谢后(.分饼给人.)吃的地方。
约6:24众人见耶稣和门徒,都不在那里,就上了船,往迦百农去找耶稣


   第二天,那些人还是来找耶稣,因为他们知道耶稣没有跟门徒上船,所以他们肯定是找遍了那块地方的,最后他们还是搭了几条船往迦百农去找,他们是下定决心要找到耶稣,他们为找耶稣可以说是费尽心机,这边找不到,那就干脆去对岸找找看,非找到不可。这个心志很不错,只可惜他们的动机很不好。我们都知道我们信耶稣是耶稣主动来找我们,这里这些犹太人是他们主动来找耶稣,就如太8:19有人主动要来跟随耶稣,耶稣却没有很开心,也没有马上接受,而是用他居无定所的艰苦生活考验那个人的动机。神看人真的是看内心,人的外面做的很好,里面却可以还是一塌糊涂,这个里面只有神知道,我们**多是看不到的。主耶稣曾经吩咐门徒:凡法利赛人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这里我们也可以参照,那些犹太人的寻找耶稣的心志是值得我们效法,但他们所存的动机是我们需要防备的。我们跟随我们的主要有不跟上他就不罢休的心,一定要追耶稣追的紧紧的,只是我们紧紧追随不能只是为了自己的需要,我们更要紧的是要盼望更深的认识主,效法主所行的一切。

约6:25既在海那边找着了,就对他说,拉比,是几时到这里来的

   这些门徒关心的一直是很表面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是人的本性,他们对耶稣出现在对岸是很有疑惑的,有疑惑就问了。还好他们不知道耶稣怎么到对岸的,否则一定会更加狂热的强逼耶稣作王了。我们要注意我们关注的是什么,犹太人这里关注的是主耶稣,但只是想解决他们的疑惑,我们也常常喜欢关注别人怎么样,主耶稣有一句话:他的事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这是对彼得说的。我们首先要关注我们与主有什么关系,其次要注意我们该如何讨祂的喜悦,再后才会考虑到那么一点主会给我们什么。因为我们关注的对象是神,就不能用人的标准来衡量了,我们在神的面前该有什么样的心思,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TAG:跟随的 人生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 长久留在主的恩慈里(罗马书11:19-25)  上一篇:教会圣礼的颜色及节期 打印文章   录入:天雨   责任编辑: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