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约及经外文献看耶稣与安息日主义者之争

作者:舍禾     来源:舍禾blog 时间:2014-03-17 06:38:10

  主要参考书籍:

  1、魏道思著、刘幸枝译:《犹太信仰之旅:犹太人的信仰、传统与生活》,台北:圣经资源中心,2006年5月初版1刷。

  2、黄锡木主编:《新约背景文献选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0年12月初版。

  3、陈惠荣主编:《证主圣经百科全书》,香港:福音证主协会,2001年6月初版。

  [1]魏道思著、刘幸枝译:《犹太信仰之旅:犹太人的信仰、传统与生活》,台北:圣经资源中心,2006年5月初版1刷,页32。

  [2]黄锡木主编:《新约背景文献选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0年12月初版,页342。

  此外,本文所引用的经外背景文献,均引用自《新约背景文献选辑》一书。

  [3]同上。

  [4]奥古斯丁著:《神之城》,6.11

  [5]尤维纳利斯著:《讽刺诗集》,14.105-106

  [6]???????为名词,阳性,单数。

  [7]??????为动词,Qal完成式,第三人称,单数,阳性。

  [8]斐罗著:《论特殊法律》,2.59

  [9]斐罗著:《论基路伯》,26.87

  [10]陈惠荣主编:《证主圣经百科全书》,香港:福音证主协会,2001年6月初版,页41。

  [11]魏道思著、刘幸枝译:《犹太信仰之旅:犹太人的信仰、传统与生活》,页204。

  [12]同上,页205。

  [13]出20:11与申5:15明确地指出守安息日的两个重要因素。

  [14]《禧年书》,2.30-31

  [15]同上。

  [16]《米示拿》之<<spanlang="ZH-CN"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TimesNew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NewRoman"">论安息日>,2.7

  [17]《大马士革文献》,10.14-16

  [18]魏道思著、刘幸枝译:《犹太信仰之旅:犹太人的信仰、传统与生活》,页156。

  [19]同上,页160。到西元三世纪初,人称“犹大君”的哈拿西拉比将所有的口传律法汇聚成一册,即《米示拿》。在这之后,妥拉更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革,还依序产生了《他勒目》、《米示拿妥拉》、《四册法典》、《备好的桌子》、《答问集》、《哈拉卡》。

  [20]《米示拿》之<<spanlang="ZH-CN"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TimesNew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NewRoman"">论安息日>,1.4

  [21]《禧年书》,2.30

  [22]斐罗著:《论特殊法律》,2.65

  [23]《大马士革文献》,10.18-11.17

  [24]《米示拿》之<<spanlang="ZH-CN"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TimesNew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NewRoman"">论安息日>,7.2

  [25]《马加比一书》,2.35-38

  [26]戴奥·卡修斯著:《罗马史》,37.2-3

  [27]陈惠荣主编:《证主圣经百科全书》,页44。

  [28]同上,页44。

  [29]《大马士革文献》11.17(笔者在上文已经引用)。

  [30]陈惠荣主编:《证主圣经百科全书》,页44。

  TAG:旧约 耶稣 安息日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圣经中著名的睡觉  上一篇:你当走的路甚远 打印文章   录入:沐雪冰蕊   责任编辑:沐雪冰蕊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