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颂赞,谦卑的祈求

作者:谢邦永     来源:原创投稿雅博网 时间:2014-02-15 18:33:44

  ——《圣经.诗篇十九篇》赏析

 
  《诗篇》第十九篇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赞美诗章,它赞美的对象是至高荣耀的神,诗人首先赞美了神的伟大创造,继而赞美了神至善至美的律法、典章,最后诗人祈求神的宽容与饶恕,求神帮助他遵守律法,战胜各种犯罪的试探,过蒙神悦纳的得胜生活。全诗意境高远,灵意深刻,说理确切,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气势恢泓,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按内容结构可分为赞美神的创造(1-6节),赞美神的律法(7-10节)以及祈求神的宽容(11-14节)等三个部分。为了与弟兄姐妹共同分享这首诗所释放的信息,笔者不揣浅陋,将个人点滴体会简述如下:

  一、赞美神的伟大创造

  这首诗的第一部分是诗人从自然界的奇妙中,感触到神的伟大,因而以真挚、炽热的情感,讴歌、颂赞神的荣耀与权能。每当笔者静心诵读“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时,因着心灵与神的亲近,便会同当年的诗人一样沉思默想神的创造大能,也会同诗人一样感受到浩瀚无垠的宇宙正在述说神的权能、荣耀和奇妙的作为。相信每一个敬畏神和相信神创造万有的人,在诵读此段金句时,都有此同感。接下来诗人告诉我们,“诸天”和“穹苍”日夜不停地向人类述说、传扬这一信息。虽然它们没有语言能力,但它们传递的这一信息却充满天宇、遍至地极。为了证明神创造的奇妙与完美,诗人举太阳为例,诗中有神在天际间为太阳安设帐幕,清晨太阳沿着神安排的运行轨道,如新郎步出洞房,又如勇士欢然奔路;从天这边环行到天那边,阳光普照大地,温暖万物,使世界充满生机。读此描述,确会令人赞叹神的创造是何等的奇妙、和谐和完美。

  在天文学知识极其有限的三千年前,诗人凭肉眼观察日月星辰,从自然界的奇妙中看到了神在其中的彰显,便写下了这样的不朽诗作,确实难能可贵。今天人类对大自然的观察与认识,同诗人那个时代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今天的天文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中有一颗恒星,九颗行星,几万颗小游星和无数的流星。地球带着月亮每秒30公里速度绕着太阳旋转,太阳带着九大行星以每年1500万里的速度在一个大轨道上绕着离太阳最近一颗恒星(昴星)旋转,每转一周需要几千年。昴星又绕着不知名的中心旋转。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的星云,总质量是太阳系的2000亿倍,直径约10万光年。但银河系只是一个小宇宙而已。大约1000亿个小宇宙构成一个中宇宙,其直径达150亿光年。至于大宇宙究竟有多大?大宇宙之外还有什么?人类目前尚无法猜想与臆测。如此恢泓、精确、美妙、和谐的宇宙向我们昭示:宇宙万物的背后必然有一位权威的造物主,是祂创造了万有,并为万有制订了运行的规律;宇宙万有是在他的主宰和监督下,井然有序的运作;只有祂才是万有的源头,只有祂才是宇宙的第一因和创始成终者。

  二、赞美神的神圣律法

  在赞美神的创造之后,诗人将笔锋转至赞美神的律法、典章。在诗人看来,律法彰显了神的圣洁、公义、慈爱、良善等属性。旧约时代神向以色列人颁布的律法有诫命、礼仪、民事、刑事、生活习俗、饮食和疾病的处理等内容。而《十诫》则是律法的核心。神赐下律法的目的,是要引导人过圣洁、正直、健康、敬虔的生活。律法会指出人的罪,也会警戒人可能要犯的罪,并教导人如何对付罪。

  三千年前的诗人生活在律法时代,对律法的重要意义有着亲身的体会。从人性的角度看,律法以一定标准规范人的语言、行为和生活方式,它对人追求享乐的行为必然会有一定的限制,可是诗中我们看到的却是相反的结果——“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在诗人的笔下,律法不但没有辖制人的自由,却会使人苏醒,使人有智慧,给人带来喜乐和光明。因此诗人要称颂“耶和华的道理洁净,存到永远;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公义。”

  在诗中,诗人以“全备”、“确定”、“正直”、“清洁”、“洁净”、“真实”、“公义”等七个方面,概括了神的律法的特性。在诗人的心目中,律法并非是枯燥无味的条文,相反律法的内涵比宝贵的黄金更令人羡慕;比蜂房下滴的新鲜蜜汁更加甘甜。所以诗人对神的律法作上述描述后,又写下耶和华的律法“都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比蜜甘甜,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只有敬畏神,不断追求生命长进,并亲尝律法甘甜滋味的人,才会对律法有如此精妙的理解和认识。

  旧约五经中记载的律法,特别是《十诫》,不仅适用于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民族,同样也适用于当代的基督徒。如《十诫》仍是当今基督徒应当遵守的诫命。至于有些特殊的律法是专门针对那个时代和那种文化习俗的以色列人。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也许未必适用,但其中蕴含的真理、原则,却不受时间的限制,精义犹存。律法能帮助我们省察自己,改正恶行,因此当代基督徒应把律法视为生命道路上的指引和亮光,只有顺服,不能废弃。

  三、祈求神的宽容和救恩

  诗人从律法的默想中,联想到自己如果能以律法为警戒,谨守律法,便可获得神的祝福和大赏。然而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因为对律法的认识不足,也许在不知不觉中,犯了“隐而未现”的过错,诗人求神宽容和赦免他“隐而未现”的过错。接着诗人祈求神拦阻他不犯“任意妄行”的罪行。“任意妄行”是指明知自己的语言、行为有背于神的律法,却任意藐视、抵挡而犯下的罪行。诗人求神不容“任意妄行”的罪辖制他,让他有完美的品德,免犯大罪。这里我们看到诗人坦承自己犯有“隐而未现”的过错和“任意妄行”的大罪,他真诚地向神敞开心扉,将内心的阴暗面毫不保留的向神剖白。《圣经》撒下11-12章记载了诗人曾在情欲的诱惑下,同效忠于他的战将乌利亚之妻拔示巴通奸,犯下奸淫之罪,为了掩盖罪行,竟利用君王的权力设下阴谋,让乌利亚死于敌人的乱箭之下。为了掩盖奸淫之罪,诗人又犯下了比奸淫更严重的谋杀之罪。这两种罪行论性质,当属“任意妄行”之罪。如此大罪,致使一代明君成为奸险小人。好在后来,当先知拿单斥责他的罪行时,他觉醒了,他悔恨地承认:“我得罪耶和华了!”从《圣经》的记载中,可以看到诗人对犯罪的痛悔以及神对他的宽容和赦免。因为我们的神既恨恶罪恶,又有怜悯之心,祂会用宽容和救恩,饶恕一切愿意痛改前非的罪人。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成为新造的人,诗人最后向神呼求,求神使他的语言、行为甚至连心里的意念,都必须讨神喜悦。

  罪是指人的思想、语言、行为无法完全达到神的道德标准,即偏离了神的标准。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人人都有罪,人人都是罪人,这是无可争辩的。使徒保罗有一句名言是“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他又说:“在罪人中我是罪魁。”大使徒保罗尚且是个罪人,作为凡人,我们岂能例外。扪心自问,同诗人一样我们既有“隐而未现”的过错,也有“任意妄行”的大罪。但愿我们能象诗人一样向神倾心吐意,痛改前非,不再继续沉缅于罪中之乐,而是转向神,回归神,开始过蒙神喜悦的新生活,并求神饶恕、赦免我们的罪过,相信神必因此宽容、恩待我们,让我们从罪的捆绑中获得释放。

  四、灵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成为赞美诗的典范之作,除了它所蕴含的灵性光辉,还与它的艺术魅力有关。作为承载福音真理的圣诗精品,必须是灵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这首诗便是一个范例。诗人在诗中运用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工整的对偶:诗人运用相同词性的词语,组成互相对应的上下句,如“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在这上下句里,“诸天”与“穹苍”相对应;“述说”与“传扬”相对应;“神的荣耀”与“祂的手段”相对应。因对偶工整,极富文字与语感的美,读起来颇有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

  2、形象的比喻:诗中的比喻句,非常形象、生动。如“太阳如新郎出洞房,又如勇士欢然奔路。”再如诗人称神的律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生动,为读者创造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3、合理的夸张:诗人在诗中写的“诸天”和“穹苍”均是“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的自然界,但写到他们向人类传递“神的荣耀”和“祂的手段”时,却是“他的量带通遍天下,他的言语传到地极”。在这里让读者看到的是“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的“诸天”和“穹苍”,竟能把它们传递的信息“通遍天下”,“传到地极”。这里除了夸张,尚含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基于这样的艺术处理,使赞美神创造大能的主题,得到了有力深化和升华。

  4、排比句的运用:在7—9节,诗人用六个并列的排比句歌颂神的律法,使读者对神的律法的属性有了较深的了解。因六个排比句的意义相互关联、不断深化,读起来颇有扣人心弦之感,加上六个排比句的音节、语感、节奏基本一致,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越读越使人难以释卷。

  5、拟人化修辞法的运用:诗中的“诸天”和“穹苍”都是没有语言能力的,然而在诗中它们都会像人一样的在“述说”和“传扬”神的荣耀。并且“述说”和“传扬”的时间是从“这日到那日”,从“这夜到那夜”;“述说”和“传扬”的空间,可以“通遍天下”,可以“传到地极”。这种拟人化的修辞法,使对神的颂赞达到了巅峰。只有创始成终的神,才配得上如此荣耀的颂赞。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两个赞美(赞美神的创造,赞美神的律法)和一个祈求(祈求神的宽容和赦免),是这首诗的三个主题。诗人用真挚的感情、生动的语言以及独具匠心的艺术技巧,阐释和揭示了这三大主题的内涵。让我们在诗人的引领下,同声赞美神的伟大!同声祈求神的宽容和赦免!并让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同罪恶彻底决裂,过蒙神喜悦的生活!做蒙神喜悦的儿女!
 

  TAG:美妙 颂赞 谦卑 祈求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天上的语言;祷告  上一篇:安稳在神里面 打印文章   录入:仁仔   责任编辑:大漠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