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师读经札记系列连载(15-20)

作者:李世峥牧师     来源:新浪博客 时间:2014-01-22 08:01:33

   读经札记(15):“亚伯兰信耶和华”

  时间:2014年1月15日(星期三)

  读经:《创世记》第15章

  默想:“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算他为义。”(创15:6)

  出吾珥时,上帝就应许亚伯兰:“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创12:7)可是,时隔10年,85岁的亚伯兰依然膝下无子。因此,上帝应许他“必得丰富的赏赐”时,他忍不住问:“主耶和华啊,我还没有儿子,你能赐我什么呢?”“看哪,你没有给我后嗣。”“于是耶和华带他到外面,说:‘你向天观看,去数星星,你能数得清吗?’又对他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上帝的这一番话,成为亚伯兰的“定心丸”。“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算他为义”。(参创15:1-6)

  上帝的应许仍然没有“时间表”,亚伯兰何时才能抱起儿子?上帝并未说明。然而,“亚伯兰信耶和华”,这是因为他“对所盼望之事有把握”(来11:1),所以“耶和华就以此算他为义”。“‘义’在本节的重点,并不是论述亚伯兰行事为人公平、慷慨、慈怜(弥6:8),这乃是伦理方面的重点;本节却着重法律方面的意义:因为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当他满足了可以和他建立关系的要求。”(邝炳钊语)

  信,是我们与上帝交往的前提。何谓“信”?就是“对未见之事有确据”(来11:1)。有这样的信,上帝“就以此算他为义”。

  读经札记(16):“你是看见的上帝”

  时间:2014年1月16日(星期四)

  读经:《创世记》第16章

  默想:“夏甲就称那向她说话的耶和华为‘你是看见的上帝’,因为她说:‘他看见了我之后,我还能在这里看见他吗?’”(创16:13)

  撒莱等不住上帝的应许,所以按着当时的风俗,将婢女夏甲“给了丈夫为妾”,希望自己“可以从她得孩子”。很快,“夏甲就怀了孕”。本来以为,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孰料,一场悲剧突如其来。夏甲“看见自己有孕,就轻视她的女主人”。撒莱受不了这样的委屈,所以在征得亚伯兰的同意后,开始“虐待她”。夏甲忍无可忍,“从撒莱面前逃走了”。走投无路之际,“耶和华的使者”向她显现。一番充满安慰的对话后,“夏甲就称那向她说话的耶和华为‘你是看见的上帝’”。(参创16:1-14)

  “你是看见的上帝”,原文中的意思是“一位会看的上帝”,或“一位有视觉的上帝”。夏甲之所以如此称呼上帝,是因为她知道上帝“看见”了她的苦楚。然而,这个称呼的意思不止于此。提到这个称呼时,经文说:“因为她说:‘他看见了我之后,我还能在这里看见他吗?’”可见,“你是看见的上帝”有两个方面的意思:(1)上帝是“看见”我的上帝;(2)也是我“看见”的上帝。

  上帝是“看见的上帝”,他随时“看见”你,你是否“看见”他呢?

  读经札记(17):“你的名字不再叫…

  时间:2014年1月17日(星期五)

  读经:《创世记》第17章

  默想:“看哪,这就是我与你立的约,你要成为多国的父。从今以后,你的名字不再叫亚伯兰,要叫亚伯拉罕,因为我已经立你作多国之父。”(创17:4-5)

  离哈兰24年后,亚伯兰已99岁,他和夏甲所生的孩子以实玛利也13岁了。以实玛利出生以来,亚伯兰的生活一直比较平静。“耶和华向他显现”,以一份契约打破了这种平静:“你当在我面前行走,作完全的人,我要与你立约,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上帝在契约中指出:“从今以后,你的名字不再叫亚伯兰,要叫亚伯拉罕,因为我已经立你作多国之父。”(参创17:1-8)

  希伯来人十分看重名字,常以名字表达对人生的期待。上帝要让亚伯兰开始全新的生活,所以要求他的名字“不再叫亚伯兰,要叫亚伯拉罕”。“亚伯兰”的意思是“尊贵之父”,“亚伯拉罕”的意思是“多国之父”。上帝称亚伯兰为“多国之父”,是要重申“地上的万族都必因你得福”(创12:3)。可见,“尊贵之父”强调的是“独善其身”,“多国之父”强调的是“兼济天下”。

  归主之后,我们都要开始新的征程,上帝不允许属他的人得过且过。我们不一定要像亚伯拉罕那样更改名字,但一定要像亚伯拉罕那样接受挑战——离开原有的生活,迎接全新的使命。

  读经札记(18):“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

  时间:2014年1月18日(星期六)

  读经:《创世记》第18章

  默想:“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撒拉为什么窃笑,说:我已年老,果真能生育吗?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创18:13-14)

  《创世记》17章记载,上帝应许亚伯拉罕:“至于你的妻子撒莱,不可再叫她撒莱,她的名要叫撒拉。我必赐福给她,也要从她赐一个儿子给你。”“亚伯拉罕就脸伏于地窃笑,心里想:‘一百岁的人还能有孩子吗?撒拉已经九十岁了,还能生育吗?’”《创世记》18章记载,同一年,上帝又一次应许亚伯拉罕:“明年这时候,我一定会回到你这里。看哪,你的妻子撒拉会生一个儿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撒拉的反应与前次的亚伯拉罕一样,也是“心里窃笑”,因为“亚伯拉罕和撒拉都年纪老迈,撒拉的月经已停了”。两位老人不敢相信这个应许,所以上帝反问他们:“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参创18:9-15)

  90岁生子,两位老人一定闻所未闻,所以觉得难以置信。他们之所以如此迟疑,是因为他们以人类的思维理解上帝的作为。以自然规律来看,90岁的妇人的确不可能生育,但上帝常常会有超自然的作为。“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此话让他们猛醒!

  相信上帝,当然就要相信那些理性难以接受的事情,我们要常问自己:“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

  读经札记(19):“不可回头看”

  时间:2014年1月19日(星期日)

  读经:《创世记》第19章

  默想:“领他们出来以后,就说:‘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创19:17)

  由于“所多玛和蛾摩拉罪恶极其严重”(创18:20),上帝决定将之毁灭。上帝“怜悯罗得”,给了他免遭毁灭的机会。然而,罗得却舍不得离开。天使见他“迟延不走”,“就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以及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们领出来,安置在城外;领他们出来以后,就说:‘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如此严厉的警告,并未引起他们足够的注意,“罗得的妻子在他后边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参创19:1-26)

  罗得一家在所多玛和蛾摩拉积累了大量的资产,所以一定十分留恋那里。天使清楚他们的心理,所以下达了“不可回头看”的命令,希望他们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与罪恶之城作别。罗得的妻子下不了这样的决心,所以逃命时还忍不住回眸一望,可惜这一望让她丧失了性命。

  踏上天路历程,我们就必须义无反顾,必须勇往直前,任何时候都“不可回头看”。经上说:“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来12:1-2)

  读经札记(20):“我以为……”

  时间:2014年1月20日(星期一)

  读经:《创世记》第20章

  默想:“亚伯拉罕说:‘我以为这地方的人根本不敬畏上帝,必为我妻子的缘故杀我。’”(创20:11)

  “亚伯拉罕称他的妻撒拉为妹妹。基拉耳王亚比米勒派人把撒拉带走”。“亚比米勒还未亲近撒拉”,上帝就在梦中向他道出实情。亚比米勒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召了亚伯拉罕来”,质问他为何隐瞒真相,以致险些酿成大错。亚伯拉罕道出了原委:‘我以为这地方的人根本不敬畏上帝,必为我妻子的缘故杀我。’”(参创20:1-13)

  撒拉是“美貌的女人”(创12:11),这似乎成了亚伯拉罕的一块心病,他总是担心别人因妻子的美貌而将他杀害,上演杀夫夺妻的悲剧。这样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也没必要草木皆兵,更何况上帝早已给他应许:“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给他;诅咒你的,我必诅咒他。”(创12:3)“不要惧怕!我是你的盾牌,你必得丰富的赏赐。”(创15:1)“信心之父”何竟失去信心?怎么成了可怜兮兮的“惊弓之鸟”?其根本原因,就在“我以为”这几个字上。亚伯拉罕喜欢凭自己的理性琢磨事情,琢磨自己的处境,琢磨敌人的想法,琢磨应对的方法。

  人生的很多烦恼和恐惧,是我们以“我以为”的思维模式想象出来的,事情本来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

  TAG:创世纪 读经 札记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余民的信仰  上一篇:生命得翻转的关键 打印文章   录入:悄岚   责任编辑:悄岚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