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兼爱”,与基督教的“爱人如己”有什么区别?

作者:向辉     来源:随手传福音 时间:2019-09-10 10:05:56

 

640.jpeg
 
        1
 
        墨子,名翟,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zh i家、科学家、军事家。他大约生于公元前468年,卒于公元前376年。他生于何处无明确记载,一说是河南商丘,一说是山东滕州木石镇。
 
        墨子生于平民家庭,在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他曾穿着草鞋,在各地游学。墨子曾从师于儒者,学习许多儒家典籍。后来,墨子认为儒家过分强调精心设计的厚葬久丧和礼乐,他认为这些都浮于外表,华而不实,甚至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产能力带来负面的影响。
墨子最终抛弃了儒学,另立新说,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他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b ao-/政,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由墨子所创立的墨家是先秦时期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为“显学”。所谓“显学”,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或者在思想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主流学说。
韩非子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故此,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称。
 
        2
 
        如果说“显学”接近于现在的科学研究,那么墨子还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与儒家不同的是,墨家是实践学派,因为墨子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
 
        墨子曾经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力的概念和力矩原理,他也对杠杆原理中的力臂,有着精确的描述。墨子甚至进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针孔成像实验,在当时就知道了光的直线传播。墨子也提出“端”的论述,他指出“端”是不占有空间的,是物体不可再细分的最小单位。
 
        为了向墨子在科学领域的突出成就致敬,中国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命名为“墨子号”。
 
        2016年8月16日,在戈壁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发射了“墨子号”卫星,专门用来进行空间级别的量子实验。该卫星上搭载了一套复杂的激光系统、反射镜面系统和一种特殊的晶体,当激光反射在晶体上时,它会创造出一对处于纠缠态的光子。研究者们成功从太空中,往相距约1200公里的云南丽江和青海德令哈地面站发送了纠缠光子对。
 
        墨子的科学成就被中外众多学者称赞,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
 
        3
 
        “兼爱”是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墨子白话今译》的译者吴龙辉说:“所谓兼爱,其本质是要求人们爱人如己,彼此之间不要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观念。墨子认为,不相爱是当时社会混乱最大的原因,只有通过’兼相爱,交相利’才能达到社会安定的状态。这种理论具有反抗贵族等级观念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
 
        在《墨子∙兼爱中》一篇里,墨子假设一些人反驳自己观点说:“兼爱固然是好的,它却是天下一件难办的事情!人们不可能实践它,这好像要举起泰山越过黄河、济水一样。”
 
        墨子回答说,这是因为他们不能辨明兼爱的益处,不能辨明兼爱的原故。从前周文王治理西土,他不倚仗大国而欺侮小国,不倚仗人多而欺侮鳏寡孤独,不倚仗强暴势力而掠夺农夫的粮食牲畜。上天眷顾文王的慈爱,所以年老无子的人得以寿终,孤苦无兄弟的人可以安聚于人们中间,幼小无父母的人有所依靠而长大成人。这是文王的事迹,我们现在应当用这种精神实行兼爱。
 
        在《墨子∙天志上》中,墨子提出这样的观点:上天是有意志的,上天喜爱义而憎恶不义,如果人们顺从天意而行公义,那么上天就会赏赐他们;反过来,如果人们悖逆天意而行不义,上天就会惩罚他们。
 
        上天爱护天下的百姓,对所有的百姓能够明察,上天也供给他们食物。如果人们能够明白上天的意志,就好象制车轮的有了圆规,做木匠的有了方尺,他们拿着他们的规和尺来量度天下的方和圆,进而判断何为正确,何为错误。
 
        在墨子看来,实践“兼爱”固然艰难,并非不可能实现,这取决于人们对于上天的认识,以及对上天的旨意的实践。
 
        4
 
        有人会提出一个问题,到底墨子的“兼爱”和基督教的“爱人如己”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墨子认为社会最大的矛盾是人们不能彼此相爱,人们的彼此憎恨和伤害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因此彼此相爱是解决社会混乱的有效方法。虽然人们认为这是他的理想主义,但是墨子却认为这是可行的,他引用周文王的事迹,来证明一个和睦稳定和彼此相爱的社会曾经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过。
 
        圣经上说:“没有义人,一个也没有,没有人明白,没有人寻求上帝。人人偏离正路,变得毫无价值。没有人行善,一个也没有。”罪怎样从一个人进入世界并带来了死亡,死亡也怎样临到了全人类,因为全人类都犯了罪。
 
        从表面上看,社会最大的矛盾是人们不能彼此相爱;可是从本质上来说,人们的彼此憎恨和伤害,是因为人不认识上帝。根据圣经的教导,有罪的人与圣洁的上帝是完全隔绝的,人的罪导致他们与上帝的公义良善中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每个人都不能逃避的死亡证明了人的罪。
 
        如何使一个罪人与上帝和好,要优先于这个人与他人的和好相爱,这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
 
 
        5
 
        其次,墨子认为彼此相爱完全符合上天的意愿,因为上天爱老百姓,喜悦他们彼此相爱,和平共处,上天憎恶他们彼此伤害,发动战争。墨子举出相应的例子:从前三代圣王禹、汤、文王、武王,这些是顺从天意而得到赏赐的;从前三代的暴王桀、纣、幽王、厉王,这些是违反天意而得到惩罚的。
 
        曾经有位律法专家试探耶稣说:“老师,请问律法中哪一条诫命最重要呢?”耶稣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这是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诫命。第二条也相似,就是’要爱人如己’。律法和先知的全部教导都以这两条诫命为基础。”
 
        假如一个人爱别人爱到如此的地步,甚至愿意为他或她而死,这种爱或许令人感动和景仰,但他若却选择置上帝于不顾,也完全不爱一位看不见的上帝,那么他的爱亦不能拯救他脱离自己的罪恶和死亡。
 
        同样道理,如果有人说“我爱上帝”,他却恨自己的弟兄姊妹,这人就是说谎话,因为人若不爱看得见的弟兄姊妹,又怎能爱看不见的上帝呢?
 
        圣经清楚地告诉我们,爱上帝和爱他人是不可分割的。
 
        6
 
        再次,墨子声称“兼爱”并非是他的原创,乃是从文王、大禹,以及汤的言辞举止中提取出来的。在《墨子∙兼爱下》里,商汤的话似乎暗示罪恶和灾难存在某种联系,也似乎暗示献祭能够获得罪恶的赦免。
 
        面对大旱,汤说:“我用黑色的公牛祭告于皇天说:’现在天大旱,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缘故得罪了天地。于今有善不敢隐瞒,有罪也不敢宽饶,这一切都鉴察在上帝的心里。万方有罪,由我一人承担;我自己有罪,不要累及万方。”
 
        圣经告诉我们,按照律法,没有流血,就没有赦免。曾经,以色列人献上无瑕疵的牛羊来赎自己的罪,这些祭物流血牺牲,换来了献祭者和上帝暂时的和好。后来,耶稣基督来到世上,成为上帝派来的赎罪羔羊。正如约翰指着耶稣做的见证,他说:“看啊!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恶的!”
 
        圣经告诉我们,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以无罪之身担当了所有人的罪。
 
        7
 
        最后,墨子认为一国之君需要首先要实践“兼爱”,视老百姓的需要优先于自己的需要,然后用奖赏来勉励大众,用刑罚来威慑大众,最终使“彼此相爱,交互得利”的理想成为现实。
 
        读过圣经的人都熟悉耶稣为门徒洗脚的故事。逾越节之前,耶稣离席站起来,脱了外衣,把毛巾束在腰间,然后倒了一盆水为门徒洗脚,用束在腰间的毛巾把他们的脚擦干。
 
        耶稣给门徒洗完了脚,便穿上外衣再次坐下来,然后问道:“我为你们做的,你们明白吗?你们称呼我’老师’,也称呼我‘主’,你们称呼得对,因为我是。我是你们的老师又是你们的主,尚且给你们洗脚,你们更应当彼此洗脚。我给你们立了一个榜样,好让你们效法我。”
 
        虽然耶稣知道谁要出卖祂,就是他的十二门徒中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他仍然选择为犹大洗脚。上帝让阳光照好人也照坏人,降雨给义人也给恶人,因为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他的一切言行都是完全的。然而,耶稣却被长老、祭司长和律法教师弃绝,杀害,但祂却在第三天复活。
 
        圣经告诉我们,耶稣为门徒立了榜样,他为他们洗脚,所以他的门徒们更应当彼此洗脚,彼此相爱。
 
 
 
 
        结语
 
 
 
        墨子认为,如果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臣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爱就会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都是因为人们的仇恨而产生,这一切都会因为彼此相爱而改变,因为上天喜悦人们彼此相爱。
        圣经告诉我们,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上帝来的。凡有爱心的人都是从上帝生的,并且认识上帝。 没有爱心的人不认识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上帝差遣祂独一的儿子到世上来,是为了叫我们靠着祂得到生命。这就显明了上帝对我们的爱。
 
        什么是爱?不是我们爱上帝,而是上帝爱我们,并且差遣祂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赎罪祭,这就是爱。什么是上帝的旨意?我们要信祂儿子耶稣基督的名,遵照祂的命令彼此相爱。
 
 
        参考文献和图片来源:
 
        https://www.biblegateway.com
        http://www.dushu369.com/gudianmingzhu/zhgjbhjx/mzbhjy/
        http://www.xinmojia.com/forum/read.php?tid=2441
        http://tech.sina.com.cn/d/2017-06-19/doc-ifyhfhrt4775037.shtml
 

  TAG:墨子  基督  区别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教育极度世俗化的年代,亟需智慧的教导者  上一篇:神使你生养众多,并且强盛 打印文章   录入:嘟嘟接力   责任编辑:嘟嘟接力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