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呼唤

作者:佳音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18-10-22 08:05:33

00f58PICAck_1024.jpg 

  (箴1:20-33)“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宽阔处发声。在热闹街头喊叫,在城门口,在城中发出言语。说你们愚昧人喜爱愚昧,亵慢人喜欢亵慢,愚顽人恨恶知识,要到几时呢?你们当因我的责备回转。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们,将我的话指示你们。我呼唤你们不肯听从。我伸手,无人理会。反轻弃我一切的劝戒,不肯受我的责备。你们遭灾难,我就发笑。惊恐临到你们,我必嗤笑。惊恐临到你们,好像狂风,灾难来到,如同暴风。急难痛苦临到你们身上。那时,你们必呼求我,我却不答应,恳切的寻找我,却寻不见。因为你们恨恶知识,不喜爱敬畏耶和华,不听我的劝戒,藐视我一切的责备,所以必吃自结的果子,充满自设的计谋。愚昧人背道,必杀己身,愚顽人安逸,必害己命。惟有听从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静,不怕灾祸。”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把智慧形容成为一个在街上呼喊的智者。作者用拟人法写智慧。这声音已不只是父母在家中的训诲,而是响在人声鼎沸的街市上和在熙来攘往的城门口“宽阔处”的呼唤。智慧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人人可得、人人都需要的美德。因为这是生命之道和生活的法则,继20-24节的紧急呼吁之后,是一片惋惜,因为她呼唤,她伸手邀请,无人理会,更无人听从。她“发笑”、“嗤笑”,并非幸灾乐祸,而是讽刺的笑其愚蠢,竟选择灭亡之途。善言相劝既遭拒绝,只有自食其果。但是智慧仍不放弃努力,再把两条路陈明,呼吁请求人能够弃恶从善。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箴言的智慧”之三《智慧的呼唤》。

 
  一、智慧的呼吁----不听从要到几时呢(箴1:20-22)

  1、愚昧人喜爱愚昧

  2、亵慢人喜爱亵慢

  3、愚顽人恨恶知识
 
  “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宽阔处发声。在热闹街头喊叫,在城门口,在城中发出言语。说你们愚昧人喜爱愚昧,亵慢人喜欢亵慢,愚顽人恨恶知识,要到几时呢?”“城门口”是城中的首领断案的地方,也是商人做买卖的地方。先知宣布预言的地方。因此,这里描述的是古代近东城邦的中心。箴言中所称的“愚昧人”或“愚顽人”,并不是指智力上有缺陷的人,而是性格上有缺陷。例如悖逆、懒惰、易怒等的人。这种愚昧人并不笨,只是不能分辨是非与善恶。智慧向愚昧人、亵慢人和愚顽人呼喊。愚昧人是无知的、易受感的人,他们来者不拒地受着各种影响,无论是好还是坏;他们不稳步履,似乎正走向错误的方向。亵慢人是那些藐视智慧之劝告的人;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事物是神圣或严肃的。愚顽人是那些无意识地拒绝指引的人;他们因自负和固执己见而变得愚顽,就是像拿八那样的人。这些人拒绝智慧的指引,一意孤行的走向灭亡。不论上帝借着智慧如何向他们显明,他们都不理会。
 
  二、智慧的指示----当因我的责备回转(箴1:23-25)

  1、你们不肯听从(箴1:24)

  2、你们不肯受教(箴1:25)
 
  (箴1:23-25)“你们当因我的责备回转。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们,将我的话指示你们。我呼唤你们不肯听从。我伸手,无人理会。反轻弃我一切的劝戒,不肯受我的责备。”本节可从两方面去理解。第一,意思可以是:你们既不接受我的邀请,现在就回转过来听我的责备吧。我要用审判的话将我的灵浇灌你们,并且把你们的前景告诉你们。依着这解释,第24至27节就是描述他们将来的结局。第二个意思是:我责备你们的时候,你们要回转和悔改。你们若能这样做,我就要以祝福将我的灵浇灌你们,并且把我智慧的话指示你们。这里的“灵”大概指“思想”或“心意”。基督确实把圣灵浇灌那些回答祂呼召的人,但这真理在旧约并不如在新约那样清楚地表明。人生中一个极大的悲剧,是愚蠢地拒绝智慧所发出的仁慈恳求。这就是主在橄榄山上的呼唤,为人类丧失机会而感叹的哀歌:“我多次愿意”,“只是你们不愿意。”对于那些轻弃一切的劝诫,不理会智慧所提出、建设性批评的人,智慧感到悲哀。这种固执的拒绝是极不合理的,因为神的命令和警告是为了人的好处,而不是为了神的好处。神非常乐意向我们倾吐心意,使我们明白祂的心思。我们必须愿意聆听祂的劝戒,不要让骄傲阻碍了我们。骄傲就是高估我们自己的智慧,看一己的欲望比神还重要。假使我们以为自己比神明白得多,或觉得不需要神指引的话,我们就陷入愚昧、无可救药的骄傲之中。
 
  三、智慧的警诫----倘若不听我的劝告(箴1:26-33)

  1、警诫的原因(箴1:26-30)
 
  (箴1:26-30)“你们遭灾难,我就发笑。惊恐临到你们,我必嗤笑。惊恐临到你们,好像狂风,灾难来到,如同暴风。急难痛苦临到你们身上。那时,你们必呼求我,我却不答应,恳切的寻找我,却寻不见。因为你们恨恶知识,不喜爱敬畏耶和华,不听我的劝戒,藐视我一切的责备。”人若坚持拒绝听从,就无可避免地要面对灾难与毁灭。这不是上帝残忍,而是因为人的无知狂妄。主的发笑和耻笑,是讽刺人的骄傲自大,不肯受训诲。
 
  2、警诫的内容(箴1:31-32)
 
  (箴1:31-33)“所以必吃自结的果子,充满自设的计谋。愚昧人背道,必杀己身,愚顽人安逸,必害己命。惟有听从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静,不怕灾祸。”箴言在多处指出“自结的果子”就是人在今世要面对的后果。在面对是要神的智慧或是反叛独立时,许多人往往选择我行我素。然而他们必被自己所制造的困扰毁灭。不要忽视神的劝戒,即使这会使我们现在很痛苦,却会保守我们将来免受更大的痛苦。“惊恐好像狂风……灾难如同暴风”狂风与暴风转眼之间就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本节强烈地暗示了,神大而可畏的审判定要临到那些愚顽亵慢之辈。亚当之后的所有人,生来就要面对死亡。尤其是那些抵挡神,过于相信自己的力量,留恋自己业绩的人,必有灭亡在其人生的终点等待他们。圣经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虚无。就如(传1:2)“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我们要将思考的焦点集中在罪得赦免与灵魂得救的问题上,因为这是人的首要问题。生命与死亡的终极解决方案,只能来自生命的主宰——神。凡藉着神的恩典,在生命和死亡问题上得到解决的,就当谦卑地将自己的余生献给神。(罗6:12-13)“所以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恳切的寻找我”描绘了遭遇灾难的人,从清晨开始就急于寻找藏身之处的情形。平时他们故意蔑视神,但是当患难临到的时候,他们就怀着最后一线希望来投靠神。“充满”意指“吃腻”。若有人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私自怀着过多的欲望,不惜手段地想要得到满足,就必会对自己感到挫折与幻灭。“安逸”此词在诗122:7节用来表示宁静,安全等积极的含意。在本节则意味着因物质上的财富或一时的成功而陷入懒惰。这种懒惰易腐蚀人的灵魂,使人沦为宴乐的奴隶。(路12:16-21)“就用比喻对他们说,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乐吧。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凡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
 
  3、警诫的劝勉(箴1:33)
 
  (箴1:33)“惟有听从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静,不怕灾祸。”从正面看,一个留意智慧之言的人,必安然居住,不怕灾祸。人若作智慧的门徒,必能享受美好的生活,远避痛苦、哀伤和羞耻;但这一切却尾随着任性和邪恶之人的脚步。凡留意上帝智慧的劝勉,顺从智慧训诫的人,在这苦难的世界里会有平安。他们同情受苦的人,但他们不必为自己担心。他们凭着信心仰望所应许的拯救。阿们!
 

  TAG:智慧 呼唤

【作者简介】 高佳音,女,汉族,雅博网作者。1978年出生于辽宁海城,2005年蒙恩,渴慕真理,蒙神恩典预备,圣灵呼召,牧长提携,2008年参与传道服事,2013年授受教师圣职,同年全职奉献,担任教牧工作,2017年1月建立“佳音工作坊”至今,现在本会参与牧会圣工。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最可怕的堕落是效法世界  上一篇:箴言的忠告 打印文章   录入:心安草   责任编辑:心安草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佳音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