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如何推动教会阅读?

作者:莫非     来源:作者微信平台 时间:2017-08-16 10:21:00

 640-4.jpeg

 (此篇为「传道人的阅读生活」系列之四)
 
        牧师是一个教会的属灵领袖,言行举止对整个教会都有风向标的作用。《标竿人生》作者马鞍山教会的华理克牧师,有一次在教会中给上百人施洗,发现整个教会的人都体重倾向过重,有肥胖症,包括他自己在内。那一天施洗下来,让他感觉腰酸背痛,不可忽视。
因此他决定开始减肥。
 
        华理克牧师也有把每件事都策划成40天运动的能耐,他在整个教会里推动吃「但以理减肥餐」40天。每周日在讲台上报告「这一周我们整个教会总共减了几百磅」,来鼓励大家一起减肥的士气。
 
        不知我们有没有可能也仿照同样形式,由牧者在教会里推动阅读?按照每人一周一本书的量,乘上教会的聚会人数,也能每周日在讲台上报告:「上周我们全教会总共读了300、500本书」?这可能会是创文推动基督徒全民阅读的美好梦想了!
 
        但若要谈到推动基督徒阅读,便必须从牧者自身的阅读生活培养起。
 
        《点亮》一书的作者汤尼‧赖因克(Tony Reinke) 建议牧者推动阅读有14个步骤[1],我简化并稍微改动成为8 个步骤,加上一些个人解说,如下所列供大家参考:
 
        1. 保护你自己的阅读时间
 
        传道人因为常要教导和讲道,因此很需要在知识上时时充电。但这段时间需要被保护,要关上办公室门来读书,甚至是读文学小说,如毕德生牧师。但无论是对自我、对会友都要能说得过去,除非自己对阅读有异象,对不阅读有真正的危机感,否则很难执行出来。
 
        因此,首先要对阅读的重要性、不阅读的致命性,有个清楚的认识,才能理直气壮像毕德生,在日历上清楚写下和某位作者的定期约会,并到时准时赴会。
 
        2. 建立自己的小型图书馆
 
        牧者时间有限,很难向图书馆借书。很多时候还没有机会开始读,就已经过了借书的时间。建立小型图书馆,可以省下找书时间,也方便随读随拿。更何况现在很多书一上市没多久就绝版了,书店也不太会囤书,对自己有用又有兴趣一读的书,不妨先购买收集,方便日后阅读。
               
        司布真在这方面认为教会应当「不仅供应他们牧师的肉身生命所需的食物,还需提供思想的养分装备,用相当丰富的新著作和标准书籍加以供应,好使他的灵魂不至挨饿。」
但他却坚持用自己的薪水和稿酬来充实自己的图书室。反之,对那些工具不足的牧者,他反而建议:「让他买最好的书」;也正如他给会友的忠告:「尽你们所能唾弃轻浮的书籍,但要尽可能研习纯正的神学著作,特别是清教徒作家的著作,还有对圣经的注释」,他自己总是尽力收集优秀的著作。
 
        3.在教会中推动读书会
 
        文字是一切理念传递的基础,因此书本其实是团契小组聚会最好使用的属灵资源。许多教会推动「标竿人生」40天运动,一开始就要求会友先买《标竿人生》这本书,全教会同步进行一起来阅读、学习。如此的推动,实在是了解阅读在整体学习和实现策略中的重要性。
 
        教会里若能重视阅读,鼓励成立大小不同的读书会来帮助会友学习,在讨论中,会比听一场场的培训讲座,学习得更自发,也更深入。从牧长到长执、小组组长等属灵领袖的团契,到一般会友,都可以针对各种不同需要来组织读书会。
 
        如果说小组查经是一种深度的属灵学习,那么教会读书会则是一种换位思考我们信仰的方式。借由读书会中的讨论,可以帮助会友把一本本书吃透,并彼此扶助走属灵的天路。
 
        4. 教导网络娱乐对阅读的冲击
 
        是谁杀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者赖因克说是愤怒鸟杀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
 
        现代人读书所需要的专注和线性注意力,很容易被跳动的视觉娱乐给瓜分走了。我们需要教导会友这方面的网络诱惑,帮助会友更清楚自己需要驾驭上网的时间、欲望和反应。不被这些电子产品所控制。 
 
        在我的流行文化课「电子媒体」里,就曾问过这样一个讨论问题:
 
        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林前10:31)
 
        请问:一个基督徒可以为了荣耀神上网、看电视么?这和只为自己上网、看电视有何不同?若应用这段经文,会改变我们的上网习惯么?
 
        帮助会友思考网络在信仰生活中的角色,了解网络对现代人阅读习惯的冲击,以便能不被网络控制所读。自我节制对网络的使用,反而好保护自己的时间,作更有质量的深度阅读。
 
        5. 私下里找机会推荐书给会友
 
        传道人永远可以鼓励会友学习用读书来自修,并学习从书籍中找出自己生命或生活的答案。换句话说,就是让书籍的作者成为牧者的辅助同工。
 
        一有机会,牧者便可以向会友展示自己的书架,分享自己如何排列书?怎样阅读?透过分享邀请会友更靠近书。一有机会,也可送书或借书给会友。
 
        苏文隆牧师曾是我和先生的婚前辅导员。第一次去他办公室接受辅导,他就转身从书架中拿出两本关于婚姻的书要我们两个先读。由此省下不少口舌讲解,且让后面的辅导有中间媒介可以讨论。
 
        我现在的主任牧师王若明也是一个阅读者。每次约好开会,他若早到,总是手上有一本书边看边等。讲道时,也常会引用书中文字。教会推动小组走向时,他更会送一些组长有关小组理论的书。最近赠送同工的是司杰恩的《天国好生活》。
 
        可以想象,大部分会友一生中,可能没有一个阅读的父母形象在他们心中。他们可能对书架上如此多书会感到不安或者不知所措。他们需要一位阅读师傅,而牧者就是那个言传身教的属灵父母,可以教导他们如何透过书来自我牧养。就像孩子的阅读习惯要靠父母来栽培,会友的阅读,也要从牧者那里开始推动、引介。
 
        6. 讲道或教导中尽量引书、并推荐书
 
        这能让会友知道牧者也一直在读书,也是一个阅读者。我所知道的几个阅读者牧者,若在讲台上推荐书,会友很快去买书来读的机率相当高。
 
        当《小屋》在纽约时报畅销榜高居不下的时候,休斯敦有家华人教会的许牧师,就用这本书的英文版带领青少年团契一起读。同时在国语堂崇拜时,也提到这本书,当地基督教书房这本书一下子就售空了。
 
        我们教会的青少年团契高中毕业,要进大学时,教会也会向每人赠送一本凯勒牧师的《我为什么相信?》(The Reason for God)。对初次脱离自小成长的属灵环境,进入各类思潮冲击的大学新人,这本书形同一很好的属灵防疫针。
 
        7. 建立教会图书馆,周日摆书桌
 
        按照研究调查指示,生活中是否能够接触到书或相关材料,是成为一个好读者的重要条件。[2]  因此一个家庭要让孩子成为读者,第一条件是家中有触手可及的书。同样地,教会若要推动会友读书,也需要提供会友一个容易接触到书的图书馆。或如有些教会非常看重文字,会在主日在教会摆书桌来卖书。这些都是让书成为触手可及的先决条件。
 
        创文在北美有好几次到不同教会去摆书摊卖书。若到亚洲各地开文字营,也会就当地书房选几百本书带到营地去推介,都是想把书送到靠近会友或学生触手可及的距离。
 
        8. 送书
 
        对新受洗、新婚夫妇、新手父母或会友生活中的各种疑难杂症,牧者都可以送书辅助教导或辅导。教会最好在预算中先拨一笔经费,做为向会友送书的费用。
 
        前文提到司布真是一位认真的阅读者,因为读书可以使他的教义更精确,例证更丰富,语言更生动,思想得到磨练,心灵也得到滋养。然而这一切,乃是为了他更好地履行牧者的职分。换言之,不是因为他读书的能力促使他成为一位合格的牧师,而是首先他蒙召做牧师,然后才竭力读书以装备自己。
 
        司布真对牧者最著名的呼吁是「即使是保罗,也需要读书」。他说:
 
        「使徒保罗受了神的默示,然而他要读书!他已经一直传道至少有30年时间,然而他要读书!他见过主,然而他需要读书!他比绝大多数的人有更丰富的经历,然而他需要读书!他曾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然而他需要读书!他已经写下了新约的大部分,然而他需要读书! 」 
 
        诚然,即使是保罗,也需要读书,我们又是何许人也?不阅读,何以完成神的呼召和托付?祷告全天下的牧者都是阅读者,也是悦读者!让阅读在一个又一个教会里动起来!
 
        注释:
 
        [1] Tony Reinke, Lit!: A Christian Guide to Reading books, Crossway, Wheaton IL, 2011, p172-174.
 
        [2]  玛莉安. 沃夫, 普鲁斯特与乌贼, 台北商周,2009, p.42.
 
 

  TAG:牧者  推动  教会  阅读

【作者简介】 莫非,海外著名基督徒作家。会计学士、电脑硕士、神学硕士。现居洛杉矶,从事写作、教学与广播工作。2008年创办“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创文”)www.gcwmi.org。近年多次受邀在中国及海外举办讲座。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凭着信心向神求  上一篇:魔鬼的逻辑暨如何胜过试探 打印文章   录入:嘟嘟接力   责任编辑:嘟嘟接力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