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两个标志性生活

作者:高真牧师     来源:北京福音教会微信平台 时间:2014-09-06 06:18:50

标志.jpg

  当你成为了一个基督徒时,最明显的两个标志性的生活就是守主日和十一奉献,有的人会问,那读经、祷告、参加侍奉、做公益、爱心帮助别人,这些不都很重要吗?为什么只是守主日和十一奉献呢?我所讲的是两个标志性的生活,重点在于“标志”这个词,生命改变固然重要,但外显的基督徒生活跟你以前的生活方式和具体表现不一样的地方是:主日不是去做别的事情,而是去教会;在金钱管理上也不是靠自己,而是存感恩的心,松开抓紧的手,让神来掌管。有的人会反对,理由是去教会敬拜是形式,不重要!我心里信或我自己在家也能敬拜。还有的会说,这样会不会太律法,我有三个理由告诉你我所讲的是合乎圣经的:

  一、这是代表性原理

  圣经极其重视代表性原理,先看亚当在伊甸园里的生活,园中各样的果子都可以吃,唯独分别善恶树的果子不可以吃,这是代表性的原理。神藉此彰显他的主权和能力,告诉亚当这个世界不是亚当所拥有,而是属于神。而亚当不可以侵犯越界,这就是规范。再看亚伯拿头生的羊和羊的脂油奉献给神,这就是代表性的原理,而该隐完全不懂,他只是拿地里的出产献给神。还有,亚伯拉罕打了胜仗,将所得的十分之一献给麦基洗德,这也同样是代表性原理,这些都不胜枚举。而神在历世历代选召人也是选一个人,作为代表性的原理,使用那个人在那个时代对以色列百姓说话。以色列出了埃及后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守安息日,并在神面前献祭,这是圣经明确记载的,神将他们分别为圣,归给神自己,以此见证他们是神的子民。但外邦人的生活却非常随意,随自己所愿的去行,就是敬拜他们的假神,也是按他们的想法和自己所喜好的去行。

  神对以色列百姓的要求是“当守安息日为圣日”(出20:10 ,利23:36,民29:1,申4:13 、5:14,书22:3),“当纳十分之一”(玛3:8 、10),“当行的”(太23:23,路11:42),这些都是代表性的,代表着我的生活由神掌管,标志着基督徒的生活与外邦人不再一样。守主日,是七日的第一日,这是代表性的,代表生活从敬拜神开始;十分之一也是代表性的,代表我的一切属于神。

  二、这个标志是显出来的见证

  基督徒可以做很多服侍的工作,但神的要求是行在暗中。马太福音6:4记载:“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基督徒不像其他宗教徒,他们用行善来记录自己的功德,所以他们要行在人前,“吹号”叫更多的人知道,但如果基督徒这样做就是在得人的荣耀,而不是荣耀神了。我们在地上所做的一切都不是赚取功劳,但基督徒最明显的荣耀神的方式,就是将神当得的归给他,即守主日和十一奉献,这是显出来的见证。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必须要做的。我在三个堂做了一个统计:第一个堂调查了31人,其中25人坚持参加主日,但能做到十一奉献的只有11人;第二个堂90%的人坚持参加主日,能做到十一奉献的不到45%;第三个堂30人左右坚持参加主日,能做到十一奉献的17人,占50%多一点。如果平均的话,能坚持主日的占全教会人数的85%,这是出勤率,能坚持十一奉献的则不到40%。这说明我们对圣经的真理教导的不够,信徒不明确,还是在这两件事情认识上有误区,认为可做可不做。自己忙了就先忙,钱有了就多奉献点,没有就少奉献甚至不奉献,还是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没有站在足够的高度去理解圣经真理。

  三、这是跟随主的起点

  这两个标志性的生活,也仅仅只是基督徒跟随主的生活的起点,而非终点和全部。如果把它当作全部,就与法利赛人的生活无样,被称为假冒伪善。如果说这两个我做到了就以此为满足,这就是把它当作了终点。分清楚这个是极为重要的,偏激的人是过着偏激的基督徒生活,带着很多的傲气和自恃。其实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当过分别为圣的敬拜和奉献的生活,这是向世界宣告我们是神的儿女,更当操练自己过圣洁的生活,用奉献给神的生命向神说我们是属他的。

  总而言之,外邦人生活随意,无标准,无秩序,基督徒生活则是有圣经给我们的规范,我们不可抛弃圣经的真理,过自己认为正确的生活。按着圣经的真理生活我们就有福了!圣经告诉我们,我们是神的儿女,我们按圣经去行则见证圣经是无误地宣告出来的神的话语。

 

  TAG:标志 生活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从圣经看中秋节  上一篇:保罗的三看 打印文章   录入:默想   责任编辑:默想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