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诗·新编》400首为什么被冷落?

作者:敬华     来源:原创投稿本网站 时间:2014-08-17 06:36:50

 

圣经交叉-18700417.jpg

  《赞美诗·新编》400首(以下简称《赞美诗》)越来越被教会冷落了!到如今,笔者所走过的县级教会和地级教会基本不唱《赞美诗》了。有的教会纯粹不唱了。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为何《赞美诗》备受冷落?愚以为有俩个基本原因。

  第一,《赞美诗》和其它行行色色的赞美诗歌比较起来,究竟高着一筹,可以称得上是“阳春白雪”。上品、真品、精品的东西,为人接受者少;下品、伪品、次品的东西,被人领受者多。这,并不奇怪!尤其当今社会,假冒伪劣产品充塞每一个角落,人们的鉴别能力有限,往往随风跑,甚至上当受骗。不识货者多得很,“图贱拾老牛”,买了次品,也就罢了。教会和教会的信徒,生存在这个社会,难免不受社会影响。对于假冒伪善的东西,缺乏辨别能力,撇弃好的,收留赖的,情有可原。举一个例子,交响音乐来到边远县城奏响,太多的众生并不在意;但锣鼓唢呐班子轰起来,围观者水泄不通。须知,交响乐是“阳春白雪”,锣鼓唢呐队是“下里巴人”。

  《赞美诗》是千百年来经淘汰而留下来的精品。歌词富有形象性、音乐性,真正有诗的味道,有较强的文学性。歌词都是有基督生命的弟兄姊妹的有感而发,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心灵;不是大话、套话、空话甚至是假话的无病呻吟。曲作者也是饱经灵程风雨的古今中外的信徒谱写的。曲作者根据不同歌词的内容赋予不同的曲调,喜怒哀乐,激昂悲壮,压抑廻沉······各具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苦苦哀调。

  实实在在地讲,我们的弟兄姊妹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弟兄姊妹,相对地文化素质、思想水平、鉴赏能力都有很大局限,真正领略不到诗歌所释放的情感、意境和内涵。比如,有一年有教会去包头贺堂,当大家的包车行进在广阔的原野上,有的信徒提议唱《赞美诗》307首:“向主我要欢乐歌唱,田野美丽朵朵花香,鱼跃水中百鸟飞翔,苍天碧海显主恩光。赞美我天父!感谢我天父!赏赐世人宏福无量!我心中欢乐,要不停歌唱,向主献上赞美颂扬······”面对如此自然风光,更体会上帝创造的大能,唱307首赞美诗,本在圣灵的感动之中。但有的姊妹非要领唱“走千山,走万岭,不忘神的大使命”这样的赞美诗歌。其实,传福音不同于收羊皮、收羊毛。与其千里迢迢,跨越千山万水,从南方来到晋西北挨门逐户传福音(其效果很差),那如不离开家乡,不离开亲人,发出光,给最熟悉的人传。这种赞美其实没有被圣灵充满,是一种概念化、空话式赞美。类似307首这样贴近生活、感动心灵的歌,不被大家引起注意的是太可惜了!比如14首《太阳颂》,这是很有生命的意大利弟兄圣方济在1223年写成的。表现了作者泛爱万物的愉快精神。我们天天离不开温暖明媚的阳光,她是上帝创造万物的主体,但在笔者所走过的教会,从未听到唱《太阳颂》,这是很遗憾的。如是而已,精品《赞美诗》就被教会(地、县以下的基层教会)边缘化,弃而远之,甚至纯粹不唱了。

  第二,《赞美诗》有很强的基督生命。有的通过大自然的雄奇壮美来来认识上帝创造的存在和奇妙;有的通过作者痛切的悔改来体现主的爱;有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骄傲和自私而在神的面前虚怀若谷;有的看见了自己的丑陋与苦弱愿意跟随主走历练与皈依的旅程;有的活出基督藉我宣扬耶稣为万王之王;有的蒙救主引导向着标杆直跑见证主的荣美安息主怀······我们认真领会歌词,激情咏唱,觉得有很多赞美诗是一场精彩的讲道,对我们有很强的造就力量。真正体会到鲁迅所说的“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的真理。如果词和曲的作者没有生命是绝对谱写不出这样的赞美诗!一个有点生命的基督徒,一个有生命的教会,绝对不会把《赞美诗》抛在一边。

  在末世教会,“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私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提后4:3-4)对待圣经是这样,唱赞美诗也是这样。爱猎奇,喜欢新鲜,这是很多信徒的心态。一开始,唱《新编·赞美诗》400首;后来觉得赞美诗歌800首好,就唱800首;1200首印出来了,好新鲜,就唱1200首;不长时间,1300首流行开了,欢喜唱1300首;之后,迦南诗歌时髦了,又唱迦南诗选;不久,灵歌流行开了,咱信耶稣,为得属灵,统兴唱灵歌;再以后,姊妹们你刻印一张,她翻印一页;现在呢,从电脑网上索取更方便,教会又有复印机,每人散发一页歌,满教堂飞落······

  原来,领诗的人并没有被有生命力的赞美诗所打动、所感染。多数时候,是为领诗而领诗,为唱诗而唱诗。有的领诗者,是以表现自己歌喉最佳效果为目的,常对无病呻吟的歌抱以青睐。对很有生命的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是拒绝的态度。很难理解,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或讲道、或交通、或见证、或劝勉,我们常常提到亚伯拉罕。可是,《赞美诗》第五首《亚伯拉罕的主歌》从未唱过一次。洋洋400首,从未唱过的歌以保守的数也有三分之一。于是,《赞美诗》越来越被冷落,甚至出现了纯粹不唱的地步。

  对于唱赞美诗乱局的问题,信徒也有意见,屡屡提出质疑:为甚么《赞美诗》不唱了?这么多书,该唱哪一本?东一页,西一张,该唱谁印的?苦于教会决策者智慧不多,以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总是说,一样,反正是赞美。其实不一样,连精品和次品也搞不清,不用说睁开属灵的眼睛,连属世的聪明和智慧都没有。

  有一次,一个第一次来教堂的国家干部,他手里拿着一本《赞美诗》。一个姊妹告诫他:不要唱这本了。他反问:“为甚么?”姊妹回答:“这本唱过了。”这个干部表示惊讶,他说:“难道唱过了的就不唱了?唱过了的不被淘汰能流传下来的,就是精品。比如说,《打金枝》是演过的戏,千百年来一直在上演,说明它是精品。”客人的劝说,并不能说服姊妹,她反倒私下嘀咕:不信的人,和他说不清。

  必须搞清楚:《赞美诗》所选的,是古今中外有生命的基督徒谱写出来的诗歌,是千百年来经得起检验和淘汰幸存下来的精品赞美诗歌!中国基督教圣诗委员会、《赞美诗·新编》编辑委员会和《赞美诗·新编》编辑部的圣工,从圣职的角度看,他们都是牧师;从世俗的角度看,他们大都是博士。我们倒不是唯牧师、唯博士论,但理性地去思考,他们在基督生命、文化层次、学识修养等方面总比只有小学文化的基督徒有真知灼见。他们横视世界,纵观古今,尊重各方,兼收并蓄,为了神的工作所付出的辛劳绝非徒然。我们要向中国各个神学院和大都市的光明正大的教会学习,理性地选择:教会还得有点规章制度。比如唱诗,不能凭着领诗人的私意,想唱啥就唱啥。笔者很认同一些省级教会的做法:主日敬拜,领诗的信徒须以本次讲道内容为导向,《赞美诗》亦选择和正道内容一致的歌。这些歌预先在教堂门口列示公布,这些“规规矩矩按着次序行”的做法值得下面的教会学习。对待世俗,我们也得有理性、有聪明地去认识。如全国中小学教材,必须经过教育部统一编写。如果只有教孩子学文化的简单朴素需求,你搞一本我搞一本,能不乱套吗?愚以为:基督教会没有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教会各唱各的调,一盘散沙有弊端。当然,很属灵的人会据理力争:耶稣是头,只听神的,不听人的!愚在教会集20多年之经验,发现:口口声声“只听神的,不听人的”的人,其实是最不听神的话的人!

 

  TAG:赞美诗 新编 冷落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智慧的心  上一篇:基督徒洁净房屋“十个步骤” 打印文章   录入:敬华   责任编辑:离箭红尘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