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心中的眼睛260
一、忘恩负义的女孩
2011年11月19日下午4点20分,厦门市。
安静的松柏公园里突然传来一声尖叫,大伙儿都围了上去,看到一个年轻女子正在公园的湖里乱扑腾,岸上,另两名女子正焦急地哭喊。
人群中,最先有人把路边固定树枝的棍子拿下来,试图够着落水女子,但水面离护栏有几米高,棍子显然不够长,这时,又有人想到拿梯子……
“扑通”,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一名中年男子连衣服都没脱就跳入湖中,矫健地游向落水女子,拉到女子后,一手揽着她,一手游向岸边。刚好,众人也架好了梯子,水中两人顺着梯子先后上岸,大伙儿才松了口气,也为男子的勇敢举动欢呼。
“大家都不知道那个女孩从哪来,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掉进水里的,她上岸后,低着头咳嗽了两声就走了,连句谢谢都没说,后来救人男子也默默走了,倒是女孩的两个女伴有谢谢大家。”说到这个细节,姑娘们都略显纳闷。
据目击者继续描述,落水女孩20多岁,长得挺漂亮的,穿着短袖短裤和拖鞋,男子救她时没有挣扎,看起来不像是自杀。救人男子也是围观群众之一,女子离开后,男子才走,两人应该互不认识。(东南网-海峡导报11月19日讯,记者余健平沈威)
在这个故事里,陌生男子拯救女孩于生死边缘,完全是免费的,无偿,人们也并没有从道德上指责这个女孩应该给多少钱,愤慨的是连“谢谢”都没有!
二、忘恩负义的病人
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玛利亚和加利利,进入一个村子,有十个长大麻风的迎面而来,远远的站着,高声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
耶稣看见,就对他们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人是撒玛利亚人。
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神吗?”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路加福音17:11-19)
在这个故事里,耶稣医治十个大麻风病人,女孩于生死边缘,完全是免费的,无偿的,耶稣也并没有从道德上指责病人应该给多少钱,但是90%以上的人连谢谢都没有!
三、基督徒为何麻木?
圣经里还有一个故事:
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要看见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
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衣服放光,极其洁白,地上漂布的,没有一个能漂得那样白。忽然,有以利亚同摩西向他们显现,并且和耶稣说话。
彼得对耶稣说:“拉比(“拉比”就是“夫子”),我们在这里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彼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因为他们甚是惧怕。
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也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门徒忽然周围一看,不再见一人,只见耶稣同他们在那里。(马可福音9:1-8)
今天这个世界很多所谓基督徒的生命还是停留在登山变相时期里,他们一方面看见了神的荣光,看到耶稣的荣美,非常享受神给予的恩典,但是内心充满了惧怕,于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单纯地享受神的恩典,只想在山上为自己搭帐篷,不想下山,忘记山下那些同样需要救恩的灵魂。而神对选民的心意是:
我们要听从耶稣的吩咐!
四、救恩是白白的,但有目的!
《以弗所书》里有一段话,一般基督徒只喜欢读一般,好满足他们懒散生活的需要: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以弗所书》2:8-10)
一个人成为基督徒,成为上帝的选民是上帝白白的恩典,这种身份不是建立在行为上,也不是靠自己的功劳所得,乃是上帝白白的恩典,这是因(借着)信称义的结果。
但上帝的救恩不是没有目的,乃是用恩典托起人去行善,行什么样的善呢?不是我们自我定义的善,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认为的善,而是圣经公义的律法,祂给每一个子民的使命!
这就是彼得为何要殉道的原因,这是保罗舍命传福音的原因,这是穆勒即便身无分文也要领养孤儿的原因,这是许多基督徒不愿意贿赂撒谎经商的原因,这是许多属神子民日夜劳苦的原因!
因为他们明白,上帝的救恩是免费的,但是救恩是有目的,如此救恩,让人不得不敬畏!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