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直到成伤

作者:何天朵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3-03-13 09:20:04

截屏2023-03-09 下午6.17.27.png

   自从父亲去世后,我的老母亲的忧郁焦虑症越发严重了。

  她经常把自己关在屋里,不是睡觉就是坐着发呆,时不时泪流满面歇斯底里莫名地找事发脾气,丢东忘西……
 
  我带她去聚会,带她找老年人聊天,给她买礼物……却还是无法让她喜乐起来,她永远是热闹场合的陌生人。
 
  对老母亲的这种状态,我实在无法理解也很受折磨。
 
  加上年内新冠YU情袭击,她大伤元气,白天睡觉的时间多了,于是趁着她午休的时间,我去附近学校找了份钟点工的活儿干,干完两个小时就可以回家,可是没干几天,昨天中午回来晚了,她就又哭闹起来,哄得我很疲惫又胃疼,看来这钟点工的活儿也没法干了。
 
  人老了,青春不再,容颜不再,曾经拥有的一切渐行渐远,许多人面对逐渐老去的事实,内心无法接受,失落,痛苦,没有盼望,走进忧郁深渊,难以自拔。
 
  自从当了母亲,我才能体恤她这一生所受过的打击,从她的角度看她内心的挣扎与捆绑。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丈夫去世,守寡近二十年,和儿子骨肉分离,爱她的父母、丈夫、乡亲们,逐一离去,……不知不觉中,老母亲已经走入孤单落寞的晚年,她手足无措地面对这个对她来说越来越陌生的世界。
 
  我不知道她一生经历过的沧桑沉浮带给了她怎样深刻的失落,我只能从她多愁善感,喜怒无常的性格中,来估计她对骨肉分离的怨恨和无告。
 
  她这一生病了几十年,二十多岁丧夫,生了两个哥哥,收养了一个姐姐,在那个吃食堂的年代,她一个弱女子要养一大家人,是何等艰难。
 
  到了四十多岁,她终于扛不住了,便改嫁父亲,又收养了我。
 
  老母和孩子们分离后就精神分裂,这么多年我一直可怜心疼她,自从我记事起,她就没有过几天安详喜乐的生活。
 
  为了给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这十几年我也一直带她在身边,在婚姻里委屈求全。
 
  偶尔我还听见她喃喃地说:我这是在什么地方啊,我没有一个亲人了。
 
  听到老母亲说出这样的话,我就能深切体会到邻居阿姨和丈夫恩爱了一生,却在最后要面对丈夫失智不再认识她的痛苦。我常常想,亲情和爱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它无法剪断,所以它最脆弱,最容易被一场震动击溃。云去云来,缘来缘去,哪些人要出场退场都是人力无法左右的。很羡慕那些能够一生牵手的亲人和爱人,但那种情况不多见,更多的人是在你的生命中来了又去,最终成为路人甲。
 
  生命匆匆,在人看来,有儿女陪伴的老人是幸运的,我的老母亲起码还有我留守家园守护她的风烛残年,可她自己却体会不到生命的意义,她还是会被过去不安详的生活所捆绑。
 
  我已经为她的灵魂代求了十多年,虽然在现状看来她的情况还是不乐观,但流泪撒种的必会欢呼收割,我相信这种神圣的盼望,会支撑我不陷入绝望。
 
  朋友圈里有些姐妹的母亲也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她们有时候看着女儿的照片,记不起究竟她是谁?有时候会为难地笑着说:“这是哪一个亲戚?”
 
  无数类似的忧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他们早已经忘记了经历过的那些跌宕起伏的人生,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忘记了最亲密的家人。
 
  无独有偶。
 
  那天晚上,我在电视里里看见一场特别的舞会。那是一群袖珍人的演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残疾,但他们在表演中的笑声和快乐的语气,让我丝毫感觉不到他们身处病痛的折磨和生命的无望中。这让我想到世界著名的演说家尼克胡哲,他刚生下来就没有手脚,他也一度灰心绝望,但他父母的接纳和爱,让他发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使命,他也找到了自信和出口。
 
  是的,最残缺的人生不是身体上的残废,而是没有盼望的人生。
 
  每个人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时,他们一般都有美好的盼望和单纯的喜乐。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经历的增多,他们的心境便不一样了。因为人生不只有命运的摧残,还有灵界撒旦的偷窃和毁坏。聪明觉悟的人会信靠,以此来得到生命里不能夺去的福分和平安,这样的生命让人感受到盼望如锚一样稳固。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生命的盼望如果不根植于永恒,在人生遇到挫折时,将会容易枯干凋零,但如果生命的目标和永恒的盼望联结,那么我们人生中所受的短暂苦楚,和永恒里所承受的荣耀相比,就不足介意了。
 
  人活着都希望能过上美好的生活,那美好的生活的定义又是什么呢。平常人都会认为有一个温馨的家,有一群真心相待的亲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安安稳稳度过每一天。学习珍惜和享受所拥有的一切,静心欢喜,远远比苦苦追寻虚无飘渺的幸福要切实得多。
 
  正如我现在的愿望就是希望诸如母亲一样的老人们能早日脱离忧郁进入盼望,即使她们有一天要离开我,但我知道她们是去一个好的无比的地方,她们的心里得到了平静和安详,也是能让我感到宽慰的。
 
  莫扎特在写《安魂曲》的前四年,写信给自己的父亲说:“以友好的眼光来看,死亡是我们存在的真正目的。正因为如此,近几年来,我已与这位人类最好的、最忠实的朋友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以至于他的形象再也不会使我恐惧,而是实际上带来抚慰与平静……我每天上床之前都要思忖再三,也许我——尽管我如此年轻——第二天将不复存在,所有那些认识我的人中不知有哪一个人会说,我在与人交往中怏然不悦或者心情悲伤。每天我都要为这种恩赐感谢我的造物主。”
 
  坐在电脑前,想起莫扎特的话,想起那些还在黑暗里的亲人,我食之无味,辗转难眠,这却是另一种折磨了。
 
  我恍然就懂得了很多老年人凄凉晚景这个词的含义。他们大多没有盼望,亲人一个个都去了,自己的想念连个依托都没有,心里装的,大多是已不在人世的过往,无所依附,无所寄托,是何等的落寞与寂寥啊。
 
  时间,还在分分秒秒地流逝着,春天的月光很皎洁,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的树枝,仿佛是来自远方的呼唤。孩子已经睡熟了,我的眼睛里已蓄满了泪水,为这些亲人的灵魂还在捆绑辖制里忧伤哀痛。
 

  TAG:

【作者简介】 何天朵:雅博网作者。大学中文系毕业,爱好文学,在文字方面的负担和呼召,文风清新优美,富有启迪。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不攀比,做好自己享福气  上一篇:在一切苦难中,他也同受苦难 打印文章   录入:刘长川   责任编辑:刘长川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