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兰取妾这一行为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复杂的缘由,背后是信仰与现实的激烈碰撞,是人意与神旨的较量。是肉体与属灵的选择。
从当时的社会风俗来看,取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在亚伯兰所处的时代,生育子嗣对家族的延续和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妻子不能生育,丈夫通过纳妾来繁衍后代,被视为一种合理的解决方式。
撒莱多年未育,在周围人都遵循类似习俗的大环境下,亚伯兰自然也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觉得纳妾或许是实现家族传承的可行途径。
撒莱的提议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亚伯兰的这一决定。撒莱深知自己久未生育,内心焦急,便主动将使女夏甲送给亚伯兰为妾,希望通过她为亚伯兰生子。
在夫妻关系中,撒莱的这个想法得到了亚伯兰的认同,他尊重妻子的提议,两人共同做出了这个决定。这种基于夫妻之间的互动与协商,尽管在现代观念看来可能存在问题,但在当时的情境下,却是他们试图解决生育难题的一种尝试。
当然,亚伯兰取妾也反映出他对神应许的信心出现了动摇。神曾应许亚伯兰,他的后裔会如同天上的繁星一样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撒莱却始终没有怀孕的迹象。面对漫长的等待和未知的未来,亚伯兰心中难免产生怀疑。
他或许在想,依靠至高者的应许太过渺茫,不如通过自己的努力,借助纳妾生子来实现至高者的旨意。这种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加速神的计划的行为,恰恰体现出他在信仰道路上的挣扎与软弱。
可见,信仰的路上,如果伸出自己的手来帮神的忙,这是特错大错。就如乌撒伸手扶约柜,神把他击杀一样。
到现在,中东地区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冲突与矛盾接连不断,这岂不是亚伯兰没有顺服给他的后裔惹下的祸患吗!
你是选择顺服,还是选择人意?亚伯兰的失败给你我敲响了警钟!
信心等候,耐心等候,仰望等候,顺服等候···
TAG:顺服 等候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