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讲章:从死亡看人生

作者:倪宏恩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18-11-16 07:23:35

 s0.jpg

  “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忧愁强如喜笑,因为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传7:2-4)。

  《传道书》的著者是智慧的君王所罗门。所罗门王透过《传道书》给我们传讲了一个智慧、充实的人生。在这里所罗门王说:“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这句话告诉我们智慧人会愿意多参加丧礼,少参加婚礼。因为去参加婚礼会让人想入非非,以至于挥霍人生。去参加丧礼会让人沈思人生,以至于珍贵人生。

  每一位参加丧礼的人都会想到死亡问题,透过死亡问题人才会真正的想到人生问题。其实一个人的一生就包括生与死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互相交融,互为因果。对死亡的认识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会影响一个人的死亡的结局。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其一就是当一个婴儿出生时,旁边的人都看着孩子笑,惟有婴儿在痛哭,他哭的原因就是进入了痛苦的人生。其二就是当一个老人去世时,旁边的人都看着老人苦,惟有老人在安乐,他乐的原因就是进入了永远的国度。

  本段经文中有一句核心的话语就是“死是众人的结局”。圣经说:“人人都有一死”。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绝无一人逃脱。既然死亡难以逃脱,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对死亡问题并非漠视就可以解决,乃需正视才可以明白。孔夫子的学生曾经问老师:“死是怎么一回事”?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我们对待死亡问题不要消极的逃避,乃要积极的面对。所以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宝贵的主题,题目是《从死亡看人生》。围绕着这个主题,我要和大家分享三个方面:

  一、人生的短暂

  我可以非常郑重地说,每一个参加丧礼的人看到丧者时,都会付出一声叹息“人这一辈子太短暂了”。圣经中的雅各曾经形容他的人生“又苦又短”。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这六七十年可以说是转瞬即逝,犹如眨眼之间。那么这个短暂的人生又如何呢?我们来看第二个方面:人生的虚空。

  二、人生的虚空

  圣经告诉我们:“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提前6:7)。“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参伯1:21)。有一个故事讲到“有一个狐狸看到葡萄园中葡萄非常好吃,但自己肥胖的身体又无法从篱笆钻进去。为了能吃到葡萄园中的葡萄,它就尽量不吃喝,经过减肥之后,终于可以钻进葡萄园。进到葡萄园之后,它就连续几日大吃起来。身体又恢复了原来的体重。当它吃够了之后,却发现肥胖的身体又无法从篱笆钻出去。无奈只好又饿了几天,最后终于钻出去了”。亲爱的朋友,我们的人生岂不也是如此吗?我们拥有再高的地位,再多的钱财,死后不也是毫无所有吗?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么,面对如此虚空的人生我们又该如何回应呢?我们来看第三个方面:人生的意义。

  三、人生的意义

  要想明白人生的意义,每一个正视人生的人都要思想三个问题:“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存在?我要往那里去?”这三个问题可以说是每一个哲学家,思想家,都在苦苦寻求的问题,但凭着人的思维又永无答案。但这个答案创造主早已在《圣经》中清晰讲明了。人是全能的神按着他的形象所创造。神造人的目的就是让人以荣神为乐。最后神会让每一个相信他的人进入荣美的天堂、国度。

  今天____长辈已经行完了完满的人生,已经进入了想往的永生。对于长辈的离开,我们不用过于忧伤,因为我们众人与之只不过暂时离别,将来有一天当我们行完今世之路程后,必会与他在荣美天家相会。在这里我也劝勉       长辈的亲人,朋友,如果你真的想念他,就赶紧相信老长辈所信靠的耶稣基督,这样将来我们还能与之相会。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上帝的慈爱,圣灵的感动常与我们众人同在。阿们!!!

  TAG:死亡 人生

【作者简介】 倪宏恩,雅博网作者:男,汉族,1974年生于辽宁海城,1996年蒙恩,同年奉献传道。2007年授受牧师圣职。自从服事至今,渴慕圣道,喜爱文学解经,并开创《整全式研经法》。自2004年起,开始从事编著,和培训门徒事工。主要编著有《实用祈祷学》、《实用研经法》、《实用解经集》等40余部作品。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不可赦免的罪  上一篇:婚姻的智慧 打印文章   录入:一道江河   责任编辑:一道江河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