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和在后”的思考

作者:陈煥琦     来源:原创投稿雅博网 时间:2018-09-30 07:17:01
“在前和在后”的思考.jpg
  经文(马太福音19:30-20:16)
 
  序:
 
  今天是青年主日,我选了要与大家恩想的题目是“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圣经里出现了一些很难明白的经节,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很多的讲员对这一节的经文有着不同的讲解,就会有不同的结论,而带出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青年人,因着不合适的解经与影响,导致有些信徒以就这段经文为藉口,要到老了才来事奉主。求主怜悯我们的无知,求圣灵帮助我们以真意的来了解圣经,我们祷告。
 
  引言
 
  “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这句话在圣经上出现了四次,两次连续出现在马太19:30和20:16,一次出现在马可10:31,另一次出现在路加13:30。
 
  请大家打开圣经到马太福音19:16到29节,这里说到耶稣与一个青年财主谈到永生,青年财主说律法上的一切他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呢?耶稣告诉他去変卖他所有的,分给穷人,还要来跟从耶稣。那青年财主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的走了。
 
  过后耶稣就对门徒们说了一些话,到30节,耶稣就说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接下来在马太福音二十章一到十五节,耶稣讲了这个“葡萄园工人”的比喻,到十六节时又重复了这句话,不过这次却把次序倒反了,变成了“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
 
  因此,我们要如何的去了解这这“葡萄园工人”的比喻?以及这“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的两句话呢?我们又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功课?
 
  从这“葡萄园工人”的比喻的上下文来看,这比喻似乎是帮助我们去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因此在十六节才会出现“这样”这两个字。不过我们在了解及诠释这比喻的同时,也必须先对这两句话有个正确的概念。
 
  五种的解释
 
  纵合释经书与网上的资料,经过比较与分类,我们可以把这“葡萄园工人”的比喻,与这“在前在后,在后又在前”的话,分成五种的解释。
 
  1)第一种解释-是最常见的解释,就是把「一钱银子」当作是「事奉或工作的赏赐」。以这段经文劝勉信徒说,先信主的不要太骄傲,你会变成在后的,后信主的也不要轻看,你会成为在前的。听起来还蛮有道理的,既有警诫,又有鼓励,但是却和上下经文的意思完全无关。
 
  按照人的理解,葡萄园主的作法是不合算,也不合经济逻辑。从清早六点做到傍晚六点的工人给一钱银子;而傍晚五点来的,只做了一小时,也给一钱银子。因此,我们若把「一钱银子」当作是事奉或工作的赏赐,那的确是不公平。
 
  而且非常遗憾的是,这样的解法跘倒许多人。对于原来热心爱主的信徒们,因为看来主并不太在乎信徒在地上的努力服事,认为人一生爱世界做尽恶事,但只要死前悔改宣告一下,一切罪污全消除。他们进天堂也与那些一生努力做主工的,同得一样的奖赏。所以,有些信徒,甚至有些传道人都软弱了,也去「爱世界」,容忍人轻看圣洁的主,宣称只要在死前认罪悔改接受洗礼就能得救,而且去到天家时,大家得的赏赐是一样的。这样的解法实在太遗憾了,使太多人软弱后退了。
 
  2)第二种解释-也是很常见,就是把这比喻解说为「事奉心态」。凡带着感恩并忠心事奉的,必然更蒙主的喜悦和恩待。虽然我们事奉主会得赏赐,却不应该斤斤计较,不要用一种功利主义的商业心态来事奉主。
 
  这解释是针对彼得提出的问题(将来要得甚么?)的回应(参马太十九27),是对彼得的自满与功利性的服事心态的劝告。比喻里大清早就被雇到葡萄园的工人,他们是为了讲定的工价一钱银子而来的,是为钱而做,并未对家主愿意一早就雇用他们而心存感恩,甚至后来反而心生抱怨与不平,自认应当得着比一钱银子更多的工价才对。
 
  至于那些稍晚进入葡萄园的工人,原本是在园外闲站担忧,他们被招进来作工的时候,甚至连工价多少都不知,却愿意为家主付出,他们心存感恩,他们服事的心态单纯,虽然工作时间少,但在家主(神)的眼中,他们所做的难能可贵。
 
  这种解释虽然不错,但经文里并没有讲到他们做工的心态之差别,主耶稣也没有斥责彼得,反而说他们这些跟从他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他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另外这种解释与“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这两句话及上下经文讲得不是很通,也很勉强。
 
  3)第三种解释-是把「一钱银子」视为「救恩或永生」:不论在人生的那一个阶段,只要信靠耶稣基督,就必得着救恩或永生。因此,不论是先信主的,或是后信主的,结果都将一样,站在同一条线上,没有前后之分。
 
  若单纯地从救恩的观点来看,这种解释固然不错;但主既然明说「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就必有「前」与「后」之分了。
 
  4)第四种解释-是把这比喻用在「不同的人身上」。第一批人喻表犹太人,因为葡萄园主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换句话说,这是契约,不论是口头或书面的,都同样有效;因此这批人代表犹太人,神曾与他们的列祖亚伯拉罕等立约。其他各批在上午九点、中午十二点、下午三点与五点被雇的,都没讲定银子。换句话说,他们没有契约,乃是凭信心进入葡萄园工作的;因此,这些人喻表外邦人。
 
  犹太人向来轻视外邦人,他们以亚伯拉罕的子孙、神的选民自居,认为只有他们才能享受神的救恩。在这个解释里,主耶稣提醒他们,进入神的国是单靠恩典,不是靠律法功劳;他们不可因特殊机遇所得的地位而轻视别人,并想要得着更优厚的待遇,因为「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
 
  对于现代的世界各国的信徒而言,的确比犹太人「在后」听见福音,却是「在前」跟随耶稣基督。先进园子的像是富有的青年财主,对于神家里的蒙福和律法都很清楚。后进园子的就像其他不全守律法的人。
 
  这种解释虽然有道理,但上下经文并没有提到外邦人,也是与上下经文格格不入,讲得不是很通。
 
  5)第五种解释-是把一天看为是「人的一生」,六点进入葡萄园工作的是年幼就开始服事神,九点是青年时服事神,十二点是中年时服事神,三点是成年时服事神,五点是年老时服事神。重点是鼓励成年与老年年人参与服事,只要有尽心尽意的去爱与服侍神,都同样会得到神的称赞与赏赐。
 
  这种解释虽然不错,但却有如第三种解释,没有「前」与「后」之分。
 
  我们看过了以上五种的解释,那一种是正确的解释呢?到底作者马太记录主耶稣所讲这“葡萄园工人”的比喻与这两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
 
  第六种解释
 
  请允许我提出第六种的解释,这第六种的解释是两种价值观的比较,那就是这「世界价值观」与「天国价值观」相比较。什么意思呢?如果我在这两句话里加多几个字,就会比较清楚。“有许多在这世界里在前的,在天国里将要在后,在这世界里在后的在天国里将要在前。”
 
  释经
 
  有了这概念后,让我们来查考经文,看这「第六种解释」在上下的经文,以及整段经文的思想脉络是否会讲得顺畅,讲解得通。我们从马太19章13节看起。
 
  -马太19章13到15节,提到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要耶稣给他们按手祷告,门徒就责备那些人。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然后耶稣给他们按手。
 
  在这里,门徒们成为了这些小孩子来见耶稣的拦阻,主耶稣就禁止门徒,把拦阻拿掉,让小孩子可以来到耶稣的面前领受祝福。
 
  -马太19章16到22节,是青年财主寻求永生,他问耶稣:「夫子,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稣告诉他:「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那少年人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呢?」。耶稣就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的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耶稣知道这个青年财主来跟从耶稣的拦阻是因为他的财产,耶稣要他把这拦阻拿掉,就是要他变卖他所有的,分给穷人,然后来跟从耶稣。虽然这个青年财主看到天国里的美好但是却不愿放下这世界里的财产与好处,他遵守了一切的诫命,只差那一点点,他不愿撇下他的财产来跟从耶稣而得到永生,所以他忧忧愁愁的走了。
 
  -马太19章23-29节,耶稣就对门徒们说:「财主进天国是难的,而且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门徒就希奇的问「这样谁能得救呢?」耶稣回答说:「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
 
  耶稣在这里告诉门徒们,单凭人的金钱,力量与方法,进天国似乎是不可能的,有如骆驼穿过针的眼,但在神却凡事都能。
 
  -27节,彼得对耶稣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
 
  彼得想要知道他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耶稣,将来他们在天国里将要得什么呢?在这里,耶稣并没有斥责彼得,反而承诺的告诉门徒们,那忠心跟从耶稣的,到复兴的时候,将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而且在这世界里为耶稣的名撇下那成为他们的拦阻的,无论是人,事或物,在天国里将会得着百倍,并且要承受永生。
 
  -因此在30节,耶稣说:「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也可以翻译成为“有许多在这世界里在前的,在天国里将要在后,在这世界里在后的在天国里将要在前。”
 
  我们可以接受这样的解释吗?
 
  好,讲到这里,我们要来思考一个问题。在罗马人书3:10节里说到:“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同样的在罗3:23节也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所以在律法下,那在这世界里在前的,在天国里将要在后,那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以同样的论点,在律法下,那在这世界里在后的,在天国里也将一样要在后。因为他们一样也都是世人,也都犯了罪,但为何耶稣会说:「在后的将要在前」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马太20章1-15节,耶稣就以“葡萄园工人”的比喻来告诉门徒们为何「在后的将要在前」。
 
  葡萄园工人的比喻
 
  在这比喻里,一共有五批工人在不同的时间内进入葡萄园作工,犹太人平常一天的工作时间是12小时,从早上六点(6:00 am)到旁晚六点(6:00 pm),我以这个表来比较这五批工人应得的工钱与他们所得工钱多出的倍数:
 
  工人      进入的时间    作工的时间     应得的工钱      多出所得工钱的倍数
 
  第一批   6:00 am         十二个小时     一钱银子          0倍
 
  第二批   9:00 am          九个小时        3/4钱银子        0.33倍
 
  第三批   12:00 noon     六个小时        1/2钱银子       1倍
 
  第四批   3:00 pm           三个小时        1/4钱银子       3倍
 
  第五批   5:00 pm            一个小时       1/12钱银子     11倍
 
  从这表可以看到,第一批的工人做了十二个小时,得到一钱银子,第三批的工人只做了六个小时,按比例,应得的工钱是1/2钱银子,但却得到一钱银子,是超出他们应得工钱的1倍,第五批的工人只做了一个小时,按比例,应得的工钱是1/12钱银子,但却同样得到一钱银子,是超出他们应得工钱的11倍,所以特别对第一批的工人来说,似乎不是很公平,因为他们工作了十二个小时,所得到的工钱却与只做了一个小时的工人是一样,因此他们会埋厌。
 
  这比喻并非是一个新的劳工薪金的计算法或新的劳工制度,比喻的重点不是在1到14节是而是在第15节,1到14节只是一个场景(Scenario),借此引起听众对此‘似乎不公平’对待而会有的回应与共鸣,以带出第15节的重点。如果没有1到14节,而直接提到第15节,“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吗?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了眼吗?”,它所带出意思的效果(Impact)就没有那么的强,但有了1到14节,第15节就很容易解释与明白了。
 
  这比喻的重点是讲到这个葡萄园的园主,因为他是就是这葡萄园的园主,他就有自由随他自己的意思去给他所聘请的工人超出他们所应得的工钱。前提是在这里,园主并没有少给了第一批工人他们的工钱,没有欠他们任何工钱,也没有亏待他们。他除了以公义对待他们之外,也随他自己的意思以恩典来对待其他的一些工人。
 
  同样的,神也有能力与自由随神的意思去赐恩典给不同的人,因在神却凡事都能,经上也所说:「…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出33:19),然而神所卷选要恩待要怜悯的人都是那些愿意跟从神,愿意跟从耶稣基督的人。
 
  了解这“葡萄园工人的比喻”后,因此在16节,耶稣基督讲到:「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就可以这样解释说:「因着神的恩典,那在这世界里在后,却愿意跟从耶稣基督的,在天国里将要在前。」所以整句话可以这么说:「在律法下,那在这世界里在前的,在天国里将要在后,但因着神的恩典,那在这世界里在后的,却因为愿意跟从耶稣基督,在天国里将要在前。」
 
  开始时我曾提到“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这句话在圣经上出现了四次,第一与第二两次连续出现在马太19:30和20:16,就是我们今天所探讨的经文。第三次出现在马可10:31,这与马太19:30一样是在耶稣与青年财主及与门徒的对话之后所说的,只是马可没有记录到“葡萄园工人的比喻”。第四次是出现在路加13:30。
 
  那时,你们要说:‘我们在你面前吃过喝过,你也在我们的街上教训过人。’他要说:‘我告诉你们,我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你们这一切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你们要看见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众先知,都在神的国里,你们却被赶到外面,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将有人来,在神的国里坐席。只是有在后的,将要在前;有在前的,将要在后。”(路加13:26-30)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解释说:「在律法下,有许多在这世界里在前的,就如法利赛人,文士,财主与犹太人等,在天国里将要在后。但因着神的恩典,那在这世界里在后,却愿意跟从神的,如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众先知,以及从东、从西、从南、从北来的外邦人,因他们也愿意跟从耶稣基督,在天国里将要在前。」
 
  耶稣基督说道,「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这里“有许多”并不是说全部在前的都会在后,也会有一些在前的将要在前,如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大卫等,他们在这世界里在前的,在天国里也要在前。这并非是因着他们的钱财,名誉或地位,乃是因为他们信靠神与跟从神。
 
  耶稣基督对青年财主的要求是拿掉拦阻,来跟从耶稣,门徒也说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因此在此的重点是要撇下拦阻,跟从耶稣基督。
 
  那么我们要来探讨什么是「跟从耶稣基督」?
 
  1)跟从耶稣并非只是几天,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事而已,是愿意走一条持续而长远的路,是一辈子的事,是要一生忠心的服事主。
 
  2)跟从耶稣的人也意味着在这世界里是在后的,以世界的观点,在世人的眼光中,是没有价值,没有地位的,被看不起的。但在神的国度里却是有永恒价值的,是美好无比的,在主的眼中是极珍贵的。
 
  3)跟从耶稣也是要尽早,不要说等我赚够了钱,生活有了保障,儿子女儿长大后才来跟从耶稣,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生命会有多长,可能随时就会离开世界,我们还有很多的功课还没有学会,所以要争取时间与机会来服事主。
 
  4)如果你今天决定要跟从主,你的责任是仰望主的引导,省察自己的内心,以信心,忠心与爱心的跟随主到底。
 
  其他观察
 
  1)如果耶稣基督没有降临,天国没有来到,那么那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还是在后。但是耶稣基督己经降临,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复话,升天。信徒们可以借着耶稣基督在十字架所成就的救恩,可以成为义,得儿子的名份,得着永生。而且天国己来到,因此一切都改变了,所以「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才会有可能发生。
 
  2)耶稣基督在17到19节第三次预言他的受死,而信徒成为天国的子民将会在耶稣基督受死,埋葬,复话,升天后得到落实。因此马太记录耶稣基督在此预言他的受死是非常合适。
 
  应用
 
  主内青年人与弟兄姐妹,有什么拦阻着我们来跟从耶稣呢?是青春吗?是事业吗?是钱财吗?是房屋吗?是田地吗?是你的家人吗?
 
  耶稣基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
 
  (Jim Elliot)吉姆.艾略特是一个福音派基督徒,是在参加试图向(Ecuador)‘厄瓜多尔’的‘瓦欧达尼’族传福音的(Operation Auca)‘奥卡行动’时被杀害的五位传教士之一。他留下一句名言:「为了获得永远不会失去的,而付出迟早会失去的,这种人一点也不傻。」(He is no fool who gives what he cannot keep to gain what he cannot lose)。他了解什么是会失去的,什么是永恒的,他愿意付出这短暂的今生,是因为他看见了并愿意跟从耶稣而得到那永远不会失去,没有任何文字可以表达出那美得无比的永恒生命。
 
  让我们不要像那青年财主,知道天国里的美好,却不愿立刻撇下拦阻来跟随主得永生,反而忧忧愁愁的走了,真可谓「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亲爱的弟兄姐妹,让我们珍惜机会,趁我们还有精力,还能思考,还能走动时来跟从耶稣基督,尽早的来服侍主,我们将来在天国里要得着的,并不止“葡萄园工人的比喻”里那第五批工人的11倍,而是百倍,是远远超越我们所能付出,所能想像的,并且要承受永生。
 
  的确“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让我们以此互相勉励。
 
      ——原文标题《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编辑时有变动

  TAG:葡萄园 工人 比喻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一句话救人 一句话害人  上一篇:诗篇108:抗敌求助 打印文章   录入:FrankChin   责任编辑:华美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