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记上2

作者:康来昌     来源:认识基督教的神 时间:2015-04-30 07:35:45
       [s]副本_副本.jpg
       亚多尼雅闻信惊惧
 
       王上1:49-53,「49亚多尼雅的众客听见这话就都惊惧,起来四散。50亚多尼雅惧怕所罗门,就起来,去抓住祭坛的角。51有人告诉所罗门说:亚多尼雅惧怕所罗门王,现在抓住祭坛的角,说:愿所罗门王今日向我起誓,必不用刀杀僕人。52所罗门说:他若作忠义的人,连一根头髮也不致落在地上;他若行恶,必要死亡。53于是所罗门王差遣人,使亚多尼雅从坛上下来,他就来,向所罗门王下拜;所罗门对他说:你回家去吧!」
 
       不知道要怎麽样来形容这一场宫廷政变的弭平,因为的确很精彩。重点还是祭司亚比亚他的儿子约拿单,他实在会讲话,主要就是这段话让整个的局势改变过来。我们求圣灵给我们这样的智慧、力量:一席话,不流一滴血,让可能是全国的暴乱、许多人的死亡,能化解,是相当棒的事。
他讲的重点包括所罗门的得人心,也得大卫的心,以及大卫仍然在掌权,所罗门也接班接得很顺利,并神在这事上如何的祝福,当然也加上音效:众民欢呼震地的声音,就让亚多尼雅的客人「都惊惧,起来四散」。
 
       在以色列一直有这样的传统,(虽然圣经没有讲得那麽清楚,但我们看到这时候亚多尼雅用过,后来约押也用过。约押是难逃一死,亚多尼雅这一次是逃掉了。)就是当有危险时逃到圣殿的祭坛那裡抓住坛角,就可能可以得到赦免。这可能类似于以色列人「逃城」的观念。
 
       这其实有些悲哀,但也让我们感恩。悲哀的就是,在人类堕落以后,全世界(包括神的选民在流奶与蜜之地)还是可能有些不幸的死亡,基本上在神设立「逃城」时就是让这些无心杀人的人可以有地方去。这都表示出以色列人那时也相当野蛮,或说士师、司法的制度没有建立得非常好(「不可报私仇」应该是扫罗、大卫王以后开始才比较有的),有「逃城」的制度就表示没有一个中央集权。有一点像美国在西部开拓时,谁的枪快就杀别人。他们有巡迴的法官,United States Marshall(这名称到今天都还有)到各城乡巡迴执法。「逃城」的成立就是让误杀、无心杀人的可以逃去。
 
       另外一个可以逃去的地方就是抓住祭坛的角。这时候还没有圣殿,是会幕,会幕也有祭坛,在那裡抓住坛角,可以得到拯救。(出27:2,也略有提及)。
 
       这群人说起来势力很大,但就是没有一个像领袖的人物,以致于这叛乱居然在一席话之下就冰消瓦解,连主角都逃亡。亚多尼雅真是没出息,没有作皇帝的本事,手不狠、心不辣。一逃,就像个亡命之徒。所罗门也立刻建立了他的情报系统,这不是开玩笑,是说真的,所罗门到晚年,当国要分裂时他知道,就要杀,所以耶罗波安就要逃命。
 
       我们在社会上工作,也要知道「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在罪恶的世界裡是需要的。若真的不能「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是更好。但看圣经裡,都需要有「灵巧像蛇」的时候,甚至包括耶稣和保罗都需要,有些危险的时候要逃亡,或拿出杀手鐗叫人不能继续伤害你和教会。那不是纯粹的读经、祷告、圣灵怎麽感动、或突然一个神蹟奇事,而是神在平常所预备的,包括保罗用罗马人的公民权、罗马的法律叫那些要伤害他的人不敢动。这我们需要学会。
 
       亚多尼雅现在非常惨,也看到所罗门马上就有作王的架势。亚多尼雅去抓住祭坛的角,杀不杀?后来约押这样做还是被杀了,但亚多尼雅先不杀。有很多理由,包括考虑他现在的势力还够不够大。亚多尼雅有支持者,就像押沙龙有支持者一样。
 
       这种情况想想也很困难,在押沙龙造反时你支持哪一个?他和大卫是父子,所以你支持哪个都错。押沙龙被吊在树上时,支持大卫的军队没有一个人敢杀押沙龙,是约押去杀的(约押杀得也对,但会不会可能就叫大卫更恨约押?),因为虽然押沙龙是造反,是该杀的对象,但到底他是王的儿子,人人都知道王爱他的儿子,所以即便他造反,要杀王的儿子还是很难。事实上押沙龙非杀不可,留他的话,他会再造反,因为大卫已经软弱。但又没有人敢杀,因为大卫会恨死你。这种在政zh i局面上投靠哪一边都不对,表什麽态都不对的时候,真是好难。
 
       这时候所罗门也难,他可以杀他的哥哥吗?我想有两方面原因他不敢杀,一方面他哥哥有人脉,有一群百姓支持他。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记得前面读的经文?「他父亲素来没有使他忧闷」,大卫也很爱亚多尼雅。
 
       再想想以前大卫也不敢制裁暗嫩,暗嫩是他儿子,强姦了他女儿,圣经上讲,大卫非常忿怒,但他也没有杀他。所以所罗门恐怕是要等到大卫死了,并且自己的群众基础够多时才杀他。所罗门对亚多尼雅不假颜色,亚多尼雅去拜他时,所罗门说:「你走吧」。
 
       列王纪上第二章
 
       下面继续是政zh i的黑暗面,圣经既记载,我们就得学习。不是要学得坏,是要知道罪恶世界裡,法律(甚至某些权术)是需要的。
 
       大卫遗命所罗门
 
       王上2:1-2a,「1大卫的死期临近了,就嘱咐他儿子所罗门说:2我现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
 
       这「我现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当然是指他会死,但不表示他没有复活的盼望(即便复活没有那麽清楚)。
 
       大卫现在头脑很清楚,但这段交代我们能学多少,我也有些疑问,因为这段交代裡有很强烈的报复,是对或不对,我不太敢说。圣经记载的事我们都要思想,而圣经记载,但没有说神怎麽看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就不要多作太多的推测。
 
       譬如「耶弗他献女儿」这件事,我们的确没有看到耶和华禁止或反对这事。有人说耶弗他并没有献女儿为祭,她只是终生不嫁人,这裡不去讨论,而我觉得他是献为祭了。但神为什麽在这件事上沉默,既没有拦阻,也没有称讚?又譬如扫罗曾经在很急躁时起誓说,「今天敌人没有杀完前不准吃东西」。这是个错误的命令和起誓,但约拿单犯了以后,耶和华的确没讲话。约拿单差一点死,耶和华也没有救他,是百姓救了他。
 
       圣经裡这样的地方很多,我们就不可以贸然说神是同意或反对这些事情。我觉得这真是像我们生活中常常碰到的,很难以说神一定要我们怎麽作,我们就求主让我们存谦卑,且刚强壮胆,神给我的感动是这个,如果错了,求主赦免;如果对了,因为这件事不是那麽清楚,我们也只能说荣耀归给主。现在大卫说的这段话也是一样,我们很难说一定要怎麽作。
 
       王上2:2b,「2所以,你当刚强,作大丈夫」
 
       我想这是应该的,但这应该裡也有些我们觉得遗憾的,就是包括了「你要勇敢的杀一些人」。这种政zh i、战争上的事(还有死刑),都是在台湾慢慢会碰到的,传统的基督徒都不会说战争应该废止,但越来越多人认为应该废止,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以打仗,这甚至也是许多西方基督徒走的一个倾向:反战、反对死刑。我基本上是支持国家执行的死刑和战争的,当然这产生很多流血的悲剧也是真的。
 
       当大卫要所罗门执行一些杀人的过程时,恐怕有比较多人倾向认为这是我们可以参考的价值,尤其接下来讲的是:
 
       王上2:3-4,「3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照着摩西律法上所写的行主的道,谨守他的律例、诫命、典章、法度。这样,你无论做什麽事,不拘往何处去,尽都亨通。 4耶和华必成就向我所应许的话说:你的子孙若谨慎自己的行为,尽心尽意诚诚实实地行在我面前,就不断人坐以色列的国位。」
不知道这段话裡有多少是大卫素常的敬虔(这是可取的),有多少是形式上的敬虔(这不大可取),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素常的敬虔,也就是不是把这些话当成口头禅,而向来就是这样。就像我们都会背的主祷文,若当成口头禅就不好,若每次这样祷告时,是心裡尽量让圣灵使我们阿们这样的祷告,那就好。谢饭也是,真有个感恩的心,知道自己不配就很好。
 
       大卫跟所罗门说,「你当刚强」,可以理解成:你要很勇敢的杀掉这些政敌。也可以正面的来解,「你当刚强」就是一方面,你要刚强的遵守神的话,因为有很多压力叫你不遵守;一方面你越遵守,就越能刚强壮胆;「刚强壮胆」和「遵守神的话」常常是互为因果,越勇敢,越能遵守;越遵守,就越能勇敢。相信大卫这话是肺腑之言,也是切肤之痛:「我曾经没有遵守神的律法,就不能壮胆,就常常被魔鬼控告」。我们每个人也都是这样,愿主的宝血涂抹,让我们还是刚强壮胆。
 
       这裡不是什麽成功神学,但我们也不是什麽失败神学。所谓「成功神学」就是说信主就一定飞黄腾达、功名利禄,这我们不能接受,因为知道在这世上有十字架,遵行主的话会有各种的逼 -/迫、艰难,甚至一生都是。但我们也不是失败神学,就是固然我们是讲十字架神学、我们在世上会为主受苦,但也都知道这些受苦也好,享福也好,从神的眼光来讲,一定都是神喜悦的,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所以,不要认为「你无论做什麽事,不拘往何处去,尽都亨通」就是在世上飞黄腾达,而是说一定有神的祝福,而这祝福也的确可能跟我们的肉体所瞭解的相反,处处有拦阻,但我们还是相信。
 
       这裡也讲到「上帝的约的绝对」和「上帝的约的相对」。「上帝的约的绝对」是指上帝永不改变的旨意不会改变,「上帝的约的相对」是指从人来看,我们(包括自己和子孙)若没有好好的遵行的话,这宝座会断掉的。
 
       在撒母耳记下第7章很有名的(诗篇裡也不断出现)神跟大卫所立的约是永远的,「你的家和你的国必在我面前永远坚立。你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撒下7:16)。神的话不能改变,但好像又改变了,因为大卫的子孙早就没有人坐这宝座,后来国就亡了,到今天都没有,也没有大卫的子孙在作王,是选举选出来的。但若从属灵、神不改变的旨意来讲,大卫的子孙永远有人坐宝座,就是耶稣基督坐在上面,那就应验了神的话。
 
       下面就讲到很残酷的报复:
 
       王上2:5-6,「5你知道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向我所行的,就是杀了以色列的两个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和益帖的儿子亚玛撒。他在太平之时流这二人的血,如在争战之时一样,将这血染了腰间束的带和脚上穿的鞋。6所以你要照你的智慧行,不容他白头安然下阴间。」
 
       「约押杀了以色列的两个元帅」这件事情可以有很多分析,不过我没有把握分析得十分透彻,因为经文没有那麽清楚。
 
       「洗鲁雅」是大卫的姊妹,所以「约押」他的外甥。前面讲过这种军政大臣常常是找最亲的人作,约押是大卫的外甥,其实也就是所罗门的表哥,年龄可能差得比较多一点。
 
       约押行了很多保护和拯救大卫的事,他是大卫身边次一级的三个最重要的勇士之一。约押跟大卫的关係,就血源和战功来讲,都无人可取代。但约押有个严重缺点,就是不太被大卫控制。就政zh i来讲这是危险的,我们中国汉、唐等最棒的时代尚且是杀功臣、老臣,有时是为了儿子继位,有时就是为了嫉妒或担心。像汉高祖对功劳一等的萧何,更不用说还有周勃和他儿子周亚夫(几乎可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汉朝,对汉高祖有再造之恩的这些人),都死得好惨。约押对大卫不是那麽顺服,包括他杀掉押沙龙,大卫这时叫所罗门杀他是合情合理,因为他跟亚多尼雅结合成一股势力。
 
       这裡说到的是更早时约押不服大卫的事,恐怕我们会很同情约押。约押一直是大卫的元帅,跟他很亲。但在扫罗死后,局面有所改变。那时扫罗的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带着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另起炉灶,登基作以色列王两年(撒下2:10)。而大卫在希伯崙作犹大王七年零六个月。扫罗是便雅悯支派的,大卫是犹大支派的。
 
       若看士师记就知道,以色列12个支派中有四个最重要,第一个是利未支派,这支派出大祭司,就权来讲是胜过犹大,因为大祭司代表上帝。基本上国家分裂后,利未这支派是归向大卫家。第二个是以法莲支派,其实就是约瑟支派,人非常多,但大支派常常难以驾驭,所以他们也曾被耶弗他杀过不少人(当时基甸是饶过他们,但耶弗他没有)。第三个是犹大支派,一直到亡国后,尼希米建城牆时都看到这个支派也是不太服指挥。提这些的意思是说,常常有了权、势、人之后,若不求主让我们更谦卑、圣洁,就真是很危险,因为这些被神使用的东西,也可以被魔鬼使用。第四个就是现在要讲的便雅悯支派。
 
       便雅悯支派很厉害,其他支派常常不是他们的对手,而且他们很不服。扫罗就是便雅悯支派的,所以当扫罗死后,大卫没有办法统一全国,至少伊施波设还在作王。但伊施波设是个儿皇帝,国家大权完全在元帅(国防部长)手裡。这位元帅押尼珥是扫罗的堂兄。
 
       大卫跟扫罗作战时,也骂过押尼珥:有一次大卫跑到扫罗的营中,拿了扫罗的枪,就说:「押尼珥,你不是个勇士?是怎麽保护你的君王的?」押尼珥的权势很大,虽然元帅是要用亲人,但亲人很跋扈时也相当麻烦,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有这情形,甚至到现在,军长、师长都要轮调的,因为怕时间久了,跟弟兄关係很好,来个兵变就麻烦了。也因此宋、明朝的兵很弱,就是皇帝怕将军跋扈,而不用有能力的人作将军,国防相对的就弱。
 
       扫罗死了,扫罗的王位是伊施波设,但强权在押尼珥手中。南国与北国的关係也很微妙,是敌对,又不是全面的战争(不知道是不是和这十几年来台湾跟大陆的关係很像)。在撒母耳记下第2章看到这件事情的一些端倪:
 
       大卫的元帅约押,跟扫罗的元帅押尼珥在一个水池旁边见面。会一起到水池边见面,应该不是太敌对,然后「押尼珥对约押说:让少年人起来,在我们面前戏耍吧!约押说:可以。」好像就是各派代表来玩玩,本来是各派12个人出来,没想到后来有人死了,两边就打起来,发展成了战争。约押的兄弟亚撒黑在追押尼珥时,被押尼珥刺死了。
 
       这件事看起来是押尼珥不对,因为他先说挑衅的话,然后因为杀了别人的弟弟,别人来报仇,也应该没有什麽不可以。这件事情大卫应该也不太喜欢,要知道大卫是希望减少流血的儘快达成统一,可能当时他也对约押不满,觉得不应该有这个争战发生,使双方有些仇恨。
 
       特别是约押,就很恨押尼珥,要报仇。但是大卫这时候要想尽办法争取押尼珥,因为知道押尼珥才真正掌有实权。就在这时候,押尼珥和他的国王伊施波设也产生冲突。这冲突记在撒母耳记下3:6-11,就是因为押尼珥跟扫罗的妃子同睡。这表示押尼珥有野心,有自比国王、想作国王之嫌,实在胆大。大卫不想打仗,打仗会死很多人,以后要统一就更难,所以大卫想尽办法不要多杀扫罗家、便雅悯族的人。其实也看到有些跟随扫罗的人、基遍人,一直对大卫家有些不满。这也像台湾和中国大陆的情形,若统一过程用武力杀了很多人,以后也不好统治,台独、藏独、江独都会不断的发生,。就是因为过去有些血仇,导致难治理。
 
       大卫很有智慧,一直不希望动武,而希望买通或沟通扫罗的人。当押尼珥跟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有冲突时,押尼珥大怒,就转去开始跟大卫谈判,就讲定了。押尼珥说:「好,我支持你作王」。大卫说,「好,我支持你作元帅」。讲得不好听,这叫做分赃,押尼珥是出卖了他们国家的权益要换取一个高官的位置。
 
       也像当年中共军队打到北京时,预料会有一场大战,古都会浴血,后来张东孙还有一些文人就出城跟北京z /-府首将傅作义谈判,谈到最后就不打,投降了×××。对我们来讲,傅作义是奸臣,出卖国家、对z /-府不忠,得到个人利益―中国新政权的一个位置,对×××来讲,他就是起义有功。
 
       押尼珥来跟大卫谈判,谈判的结果是两国统一,结果押尼珥被暗杀了。就好比现在我们若派代表到中国大陆谈判,统一的条件都非常好,让我们高度自治等等,那谈判的人如果在北京被×××暗杀了,你想这谈判会成吗?不会的,会马上破裂。押尼珥在跟大卫谈判成功回去时,被约押亲手暗杀了。约押暗杀他,最基本的原因是为弟弟报仇,第二个原因,是押尼珥抢走了他的元帅位置。第三个可能也是真实的原因,他觉得押尼珥不可靠。
 
       押尼珥这人,我也觉得不可靠,他只是在抓权,衡量现实状况:「伊施波设不成气候,挡不住大卫,我何不阵前起义,让自己一生很风光?」我不觉得押尼珥是个好人,但可以同意约押如果杀了押尼珥,对大卫是非常头痛的事。所以大卫必须在众人面前痛哭流涕。我真觉得那是在演戏,拼命的哭,他演给谁看?给扫罗的臣民看:「我没有要杀你们的人,这是约押的意思。」从这事以后,大卫真是恨死约押,但又不能不用他,因为约押实在很会打仗,对他也有某种程度的忠心。押尼珥是约押杀的第一个元帅,我不能觉得这杀得全然不对。
 
       约押杀的第二个元帅是亚玛撒,这事记在撒母耳记下20章,是一次我们比较不知道的叛变。就是有个叫做示巴的便雅悯人叛变,他起来说:「我们与大卫无分,与耶西的儿子无涉」,于是「以色列人都离开大卫,跟随比基利的儿子示巴」(撒下20:1-2)这裡也看到大卫一直不喜欢约押,有机会就想把他换掉。撒母耳记下20:4,王就对亚玛撒说,「王对亚玛撒说:你要在三日之内将犹大人招聚了来,你也回到这裡来。」你要在三天之内把军队聚齐。为什麽大卫会找亚玛撒去聚集军队?这又跟押沙龙的叛变有关係。押沙龙叛变时没有元帅,当时的元帅是跟随大卫的约押,所以他需要有个人来统领军队,这人就是亚玛撒,「押沙龙立亚玛撒作元帅,代替约押」(撒下17:25)
 
       亚玛撒是以实玛利人,但也是大卫的外甥。简单说来还是一样,军权要抓在皇帝的手中。显然亚玛撒也有些军权,所以押沙龙就请他作元帅。后来即使押沙龙的叛变失败,大卫还是要亚玛撒作元帅,因为他要抓住押沙龙的部下。而约押当然就很火大,又一次有人要抢他元帅的工作,原因又是大卫的政zh i考量。
 
       大约50年前,跟着老总统来台湾的人裡,有个非常心狠手辣、杀人如麻的四川军阀,叫做杨森。当时有人说过要杀他,但老总统没有杀他(还有很多当年的军阀,都没有杀),理由就是因为他在四川还有些势力,将来反共大陆时杨森出来一号召,还可以有些作用。这都是政zh i考量。
 
       押沙龙用亚玛撒,亚玛撒底下有些人,大卫需要亚玛撒来让这些人不造反,所以约押就要杀亚玛撒。在示巴叛变时,大卫王叫亚玛撒三天之内去召聚军队,亚玛撒却「耽延过了王所限的日期」,约押就把亚玛撒杀掉,大卫当然也很忿怒,心裡耿耿于怀,一方面觉得约押不听他的话,另一方面约押当时这样做是妨碍了统一大业。
 
       所以在这裡大卫跟所罗门说的话,是要报约押不听话的仇,但是否还是可以解释说,也要顾全大局?把约押杀了,可以平息当年跟随押尼珥和亚玛撒(以及他们的后代)那些人的忿怒,对所罗门以后的统治比较方便。因此这考虑也不能说完全不对。「所以你要照你的智慧行,不容他白头安然下阴间。」所以你要杀约押,我没有理由杀他,他实在是功劳很大。
 
       王上2:7,「你当恩待基列人巴西莱的众子,使他们常与你同席吃饭;因为我躲避你哥哥押沙龙的时候,他们拿食物来迎接我。」
 
       我们也不知道巴西莱为什麽会对大卫这麽好,撒母耳记下17:27,19:31,都讲到大卫在逃难时,巴西莱对他雪中送炭,而且后来乱平回去时,大卫对巴西莱说,你跟我一起回去,因为你对我这麽好,我要养你。巴西莱说,不用了,我已经很老,没有什麽要吃要玩的,如果要的话,我这裡有后代某某,你带去吧。
 
       顺便一题,巴西莱非常聪明。你跟皇帝一起生活不会快乐的,翻脸跟翻书一样。
 
       现在大卫交代所罗门,要好好对待这忠诚可靠的巴西莱。该杀的要杀,该好的要好,这其实也是个笼络民心的办法。然后就责备示每:
 
       王上2:8-9,「8在你这裡有巴户琳的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示每;我往玛哈念去的那日,他用狠毒的言语咒骂我,后来却下约但河迎接我,我就指着耶和华向他起誓说:我必不用刀杀你。9现在你不要以他为无罪。你是聪明人,必知道怎样待他,使他白头见杀,流血下到阴间。」
 
       「我往玛哈念去的那日」就是在大卫逃亡的时候。
 
       大卫这样说,就算有对的地方,也实在不太好。对的地方就是为了国家的安定,这种不可靠的人要消灭,我们愿意同意;但这裡也有公报私仇,政zh i运作,以及不守诺言的地方。
 
       为什麽大卫当时自己不杀示每?从最好的观点来讲,大卫希望少杀一点人。示每也是便雅悯人,看来便雅悯人一直有点不服大卫,多杀一个就要多杀十个,所以这种人能不杀,让他感恩图报,安抚其他的便雅悯人,就不要杀。但这人留下来是个祸患,所以你要找个藉口把他消灭掉。而大卫也没有办法解决这烫手的洋山芋,所以为了国家也好,是私仇也好,这人都需要消灭。
 
       大卫寿终
 
       王上2:10-12,「10大卫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11大卫作以色列王四十年:在希伯崙作王七年,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三年。12所罗门坐他父亲大卫的位,他的国甚是坚固。」
 
       「他的国甚是坚固」这句话应该也用在大卫身上过,但国坚不坚固,实在是在耶和华的手裡。就像×××的国,从一个角度来讲实在是够坚固了,他们的T w、党的组织,真是叫人叹为观止。 
 
       还有像明朝的朱元璋,国位太坚固了。曾经有个事情证明:有天臣子上朝时,朱元璋对他说:「昨天你跟你老婆谈的事情如何如何」。那时还没有窃听器,人家在卧房谈的事,朱元璋都知道,把他那臣子吓得不得了。
 
       国位坚不坚固?很坚固,什麽事都知道。但国位坚不坚固?完全不坚固,因为这是一种恐怖政zh i,用的T w常常是心狠手辣。明朝用的就是太监,太监的心理也变态的,什麽时候会翻脸都不知道,所以这些独裁者的警卫系统都複杂得不得了,他不能让一个警卫系统控制一切,要互相有牵制。
各位,不要学这些,但圣经有讲时,我也说明一下。其实跟大家也不太遥远,你今天到公司上班,也知道有派系。我们交在神的手裡,希望在神面前我们是非常单纯。
 
       「他的国甚是坚固」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他讨神的喜悦,神保守他;另一个,他也很会用权诈、权术,以致于发生很多难以想像的事。而马上,国位就不稳固了。
 
       亚多尼雅求亚比煞为妻
 
       王上2:13,「哈及的儿子亚多尼雅去见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拔示巴问他说:你来是为平安吗﹖回答说:是为平安;」
 
       拔示巴也真的不笨:「你来找我作什麽?」他现在是来找太后,找太后有时是很聪明的。请问谁是宫廷裡最有权力的人?若熟悉近代史,皇帝不一定最有权力,光绪皇帝毫无权力,都在太后慈禧手裡。列王纪中也有很多,权力在太后、王后、皇太后手裡。
 
       亚多尼雅也许想着:这所罗门少不更事,他妈妈很厉害。他不一定知道有多少是拿单的主义,但最少是他妈妈主动去,也许拔示巴可以为他在所罗门面前美言几句。拔示巴经过那麽多宫廷斗争也知道一些:你这傢伙当年要杀我和我儿子,若不是拿单提醒,老娘还不知道,还煳里煳涂,胆怯得不知道要做什麽事呢。这次又来找我:「你是为平安吗?」。其实这也是一语双关:你是为我的平安、国家的平安,还是为你自己的平安?
 
       亚多尼雅回答说:「是为平安,我不是恶意」,其实他是带着恶意,自找死路,以为是为了平安,其实是为了死亡而来。
 
       王上2:14-15,「14又说:我有话对你说。拔示巴说:你说吧。15亚多尼雅说:你知道国原是归我的,以色列众人也都仰望我作王,不料,国反归了我兄弟,因他得国是出乎耶和华。」
 
       「又说:我有话对你说。拔示巴说:你说吧」重複这话不是囉唆,表示这很慎重。
 
       「亚多尼雅说:你知道国原是归我的,」胡说!哪是「你知道」?是你自己以为;你以为国是归你;你以为在王的众子中没有人能跟你对抗;你以为元帅约押都被你掌握了;你以为你老爸都已经昏睡,什麽都不知道。你不知道所罗门是神喜悦的,而这一点就够了。
 
       亚多尼雅至死不悟,他还觉得好可惜,不知道自己是死裡逃生。其实安分守己就好,但权力常常诱惑人。他说,「以色列众人也都仰望我作王」这话有一半是对的,相信他有一点民众基础,但不知道也有很多人仰望所罗门。
 
       「不料,国反归了我兄弟」你真是煳涂,神的旨意早就是如此,你爸爸也是这样想的。
 
       「因他得国是出乎耶和华」这把亚多尼雅所有毛病都说出来了。如果你知道「他得国是出乎耶和华」就该二话不说,对他忠实,这是神的旨意,不要再讲任何理由。全世界人、大卫、所罗门、每一个人都赞成你作王,耶和华不同意就不要再谈。神的旨意胜过一切民调,胜过你自己的意思。让我们有这样的认识。你知道这,还敢再来?眼中没有神,你该死。
 
       就人来看,亚多尼雅有点可惜,他实在是太愚蠢,死有馀辜。他自己讲了这句话,「他得国是出乎耶和华」,你再想有任何反抗,就是反抗耶和华,自己找死。然后下面就说出找死的话:
 
       王上2:16-19,「16现在我有一件事求你,望你不要推辞。拔示巴说:你说吧。17他说:求你请所罗门王将书念的女子亚比煞赐我为妻,因他必不推辞你。18拔示巴说:好,我必为你对王提说。19于是,拔示巴去见所罗门王,要为亚多尼雅提说;王起来迎接,向他下拜,就坐在位上,吩咐人为王母设一座位,他便坐在王的右边。」
 
       这跟前面她去见大卫的情形很不一样,上一次是她下拜,这次是王下拜,因为毕竟是妈妈,所以亚多尼雅的推测也没有太错。
 
       现在来看他为什麽要求这个。第一个,乍看之下就是好色,王的妃嫔一定是年轻美貌,王一旦死了,她们只有三种下场:殉葬、尼姑庵、或像武则天一样。所以美女真的悲惨,八千、一万妃嫔,能亲近王的有几个?很少,都是白头宫女,最后下场又是殉葬或尼姑庵。当然还有第三个可能,就是「父子同朝」,新皇帝也要你作王妃。其实这也很悲哀,就算是很年轻,新皇帝玩一段时间也就丢掉了。亚比煞后来怎麽样,我们通通不知道,只是在提醒圣经是很真实的在描述人类的历史,而我们基督徒跟其他人没有什麽不一样,都是罪人,神不怜悯我们,宫廷一样下流。
 
       第二个他想要要求的,就是他还想作王。古今中外都是这样,圣经也是这样,谁能跟王宠爱的女人睡觉,谁就是王。押尼珥也是这样,想篡位,也是先跟皇帝的妃嫔睡觉。现在亚多尼雅也是这样。他有没有政权的野心?即使没有,也相当煳涂,怎麽可以想去碰亚比煞。
拔示巴进去,不知道是聪明还是笨。笨的意思就是人家提,你就听话;聪明的就是她也想激发她儿子杀亚多尼雅之心,那妇人心也够毒了。
 
       她坐在王的右边,王又向她下拜,看起来她说的话王一定听,没有想到是这麽恐怖。

  TAG:列王记上

【作者简介】 康来昌是中华基督教长老会信友堂牧师,1948年父母来台,1949年出生在台湾,在台北和平基督长老教会过了快乐的童年。毕业于师大附中与文化大学,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美国范德堡(Vanderbilt)大学基督教伦理学博士。1990-1996年在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当任教务主任。从1996年起就在台北信友堂牧会。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重生得救  上一篇:神所使用的工人——尼希米 打印文章   录入:嘟嘟接力   责任编辑:嘟嘟接力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