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如此翻转(一)

作者:莫非     来源:莫非新浪博客 时间:2012-10-18 08:35:10

     
                                    
    常觉这世上到处充满望向窗外的人。

63282801g7b7ac7c1cd85&690.jpg

    他们脸上都有一共同神情,空洞而失望。像一疲倦的面具。望出窗外的眼神,似乎对什麽都视若无睹,对所见也无动於衷。任何街景皆似轻浮之云,飘进又飘出,引不起他们丁点注意。

    在他们的呆视里,看到的是空洞,看不见的是抖颤──在我们每个人内里,一个被我们强压抑下去的抖颤。

    有一期时代杂誌,刊出它著名的封面故事「上帝之死」,提到上帝说实在并不是问题,也未濒临危险。祷告才是阵亡的中心,问题应在於祷告之死亡。

    好像也是,现代人虽忙著追求属灵之事,求神、拜佛、烧香、许愿,但很多只为神圣魅影给吸引。也有人是为内心巨大渴望,给摧逼地伸手求告,但更多的是玩世不恭的无神论者。我们已不再单纯的为想与神圣接触而伸手祷告了。

    所以上帝没有死亡,是人们已不再寻求上帝了。

    然而,抖颤仍在,且永远都在。所以世间悲苦无奈如此多。

    但若循著抖颤认真寻求起来,却并非求告无门。马丁、布伯(MartinBuber)就曾说:「所有人都可以来到神面前,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进口。我们最大的机会,就在於我们的不同。上帝的全面,就彰显在无限可能走向祂的方式中。每一个方式,都向某一个人开放。」

    多年来,我怀著渴望寻求,并不知那是神在经由我不同的需要──身分、家庭、或归属感──来带领我归向祂。也正是透过这些乡愁与在爱里的渴望,我终於了悟:在我里面有个渴望,是渴望一比我更大的东西或力量来满足我。是那样一个家人、朋友、自己都无法满足的饥饿与深层需要。也是在那样一种无力感下,我才开始举目望神。

    所以我体验到相信上帝,很难只停留在知识层面。所有的生命答案,都带有某种激情来触动我们的深层内里。

    但矛盾的是,虽然我们全身每一根骨头都渴求祂,但渴望,有时也是走近神的最大障碍。我们很怕是因著自己的渴望,而创造出一个神,像伏尔泰所说的:「若上帝不存在,我们便必须创造祂。」

    然而许多事实證明,当虚假出现,暂时满足後我们便得抛弃。然後,又要面临下一个追求的苦恼。迟早,我们会发现我们所渴求的,不是一个我们可在现有时空中拥有的主观经验。所以路易师(C. S. Lewis)说:「渴望本身,就是神存在的證明。」

    也因此对知识份子来说,用辩證来追寻神是痛苦的。渴望既然存在心里,如何能用头脑来解决?

    那是一种心头叩问。一个提示,一个唤醒,时紧时松。但却是一真实力量,决不模糊,也非似乎,而是一种坚持的真实,坚持著你去面对,去倾听。然後寻求。

    然而认识主,是那样一个谦卑的经验。似走过一黑暗幽道,没有浪漫与美丽,只望见自己的灵魂痛苦又腐烂。在那一刻,我初次会想脱逃出自己灵魂的痛苦,尖锐、迫切的想做些什麽,那是一种扎心的痛。同时混合著喜悦,像初恋,心中充满无限地喜悦。也是初恸,深深感觉什麽是哀伤痛悔的灵。

    原本对罪的认识,我总停留於外在。觉得一切争战,是在外界的宇宙中进行。是人负人,是人负我。认识神後,方使我了解世上最大的善恶之争,仍在人的内里,在我心灵深处。

    但这一发现,却使我天地骤然间倾斜。一下子把我由过去熟悉的海岸给推下了海。而我在海中的所有挣扎,绝非靠智识与理智可以扫到一边。那是一种生命的翻转,一个内在危机,在我内里必须作从未曾面对过的深层思考。也与自己的深渊初次赤裸裸地相遇,一无遮掩,也无可逃逸。

    这样的与自我挣扎,可说是我生命中的初次,但却绝非信仰路上的最後一次。当然会有不安,因必须与过去所有熟悉情绪一刀切断。毅然,解缆放舟,进入未知的大海,且不知何时能再登岸。

    但面对自己的罪,是一种诚实。面对自己而不逃避,也须一种光照。重要的是,挣扎到了某一刻,会忽然跨过一个临界点,瞬间,所有抵禦与疑问,会转为祥和与顺服。

    一悠忽,轻舟已过万重山。(待續)
 

莫非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gcwmi

  TAG:生命 翻转

【作者简介】 莫非,海外著名基督徒作家。会计学士、电脑硕士、神学硕士。现居洛杉矶,从事写作、教学与广播工作。2008年创办“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创文”)www.gcwmi.org。近年多次受邀在中国及海外举办讲座。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生命是如此翻转(二)  上一篇:信心创造财富 打印文章   录入:蝴蝶   责任编辑: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