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勇往向前的生命

作者:陈世钦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23-03-04 08:12:49

 

102-103.jpg copy.jpg

 
        经文: 腓立比书 3:7-14
 
        引言
 
        昨晚我心中很感动。这样的培灵大会已经经过90年了,大部份参加的人已经是有一定年纪的人,这是可喜的事,我心存感恩。但昨晚令我感动的是,我们当中也有很多18岁以下的少年。感谢主,这是教会的希望!假如今天我们这裡有两三成是18岁以下的话,那就表明教会未来是很有希望、令人兴奋的。求天父恩待,让我们能帮助儿童、少年、青年,使他们生命能够扎实。每当看到少年人,我就想起自己。我出身在没有信仰背景的家庭,上帝让我11岁认识耶稣,12岁受洗,13岁奉献作传道人。我看到你们就看到希望。谁说少年人不能被上帝大大使用呢?假如教会有青少年人,我们都应鼓励他们来。
 
        信仰是生活,生活是使命。相信耶稣基督就是刻意天天走进人群,按圣经价值观跟人建立关係,来活出基督。不要让信仰留在教会裡面。我们要带着清晰的使命,在人群中藉着我们的言行、关係、态度,让人听见、看见、感受并信靠耶稣,这就是使命门徒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是荣耀上帝的人生。信仰充满兴奋,因在耶稣基督裡有盼望、喜乐、平安、能力,因此一个相信耶稣基督的人是带着兴奋的心勇往向前的。我们基督徒应给周围人能感受到阳光。阳光不是少年人独有的,上了年纪的人也是可以有阳光,因为阳光不是由外面开始的,而是由内开始的。因为有了主,我们能够带着能力活现在人前。
 
        相信耶稣基督从来不保证我们的道路一帆风顺、鸟语花香、天色常蓝。人生道路必然会有苦难、挑战、危险甚至意外,所以有时我们信耶稣的人在面对真实情况时可能会被绑住,虽信主多年仍然原地踏步,但使命门徒的人生是勇往直前的人生。
 
        一、重整合乎信仰的价值观
 
        保罗在腓立比书讲说了很多真理。今天我们进入腓立比书第3章,保罗从个人的背景和经历来强调自己不是靠自己称义,乃是靠耶稣称义。在3:7-14,他告诉我们这样的信仰带着力量。在3:7-8,保罗用了重複而强烈的对比。保罗用「有损」、「有益」、「至宝」、「粪土」表明价值观。一个在基督裡的人很关键的就是价值观改变了。保罗强调说,我因基督、我为基督、我得基督。我们用想像力来看经文:「至宝」、「粪土」!保罗说,我看耶稣基督为至宝,并把万事看为「米田共」(粪)。保罗强调,我们的价值观一定要改变,他说他过去以为有益的,但如今因为耶稣基督当作「有损」的。
 
        「有损」这个词重複出现。甚麽是「有损」的?当时腓立比是一个沿海地带,运货没有飞机或火车,因此最重要的货运交通是用船──透过海运。我们要明白当时的背景。当时没有天气预报,他们不知道甚麽时候天气恶劣;他们也没有GPS,只能凭经验出发。但天有不测之风云,海上突然起大风大浪。到一个程度时,有经验的船员就需要作选择。尤其是船长(通常也是船主),他要面对一个选择:保住人命还是保住货物?只能二选其一!这位船长可能用了一生的积蓄才买了这艘船,要让他保人弃物的决定其实是不容易的,当中有很强烈的挣扎,因此直到最后一刻,船长才会作保人命的选择。船长需要下令将船上的所有货物扔在海裡,这个动作就称作是「有损」。
 
保罗所强调的是「因为耶稣基督的缘故」,在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可以把我们人生中所拥有的货物扔向大海。价值观不是你单单相信而已,而是它如何影响你生活的决定!许多时候我们不能勇往向前,是因我们抓住人生的货物;明明人生风浪很大,我们仍然不能放下我们人生的货物。保罗说:「以前我认为与我有益的,现在因为耶稣基督的缘故,我可以将它们抛向大海。」
 
        有时,我们不得不问自己为何信耶稣这麽多年依然原地踏步。虽然我们每周参加礼拜,但我们仍然抓住人生的货物,因此我们的生命无法向前。我们没有「生命的影响力」。当我们为耶稣放下得越多,「生命的影响力」就越大。「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裡死了,就不能结出许多子粒。」你今天活在地上,真正在乎的是甚麽?在需要取捨的时候,耶稣是否是你生命的至宝?
 
        诗班刚才第一首献唱的是《耶稣是我一切》,我们不单只是唱,而要将歌词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每一天生活当中要作选择,这个选择决定了你的价值的重点放在哪裡。记得使命门徒的人生是有影响力的,这个影响力与你放下的多寡成正比。你为耶稣基督放得越多,你的能力越大;你为自己抓得更多,你的生活没有能力。
 
        我认识一对会友夫妻,丈夫是专业的律师,太太是专业的会计师。两个人生活条件很好,他们有一套大房子,住得很舒服。这一切没有甚麽错。当他们越跟随耶稣,就越深深感受上帝在他们生命中的呼召:上帝要他们学习放下。他们就作了一个决定,把大房子卖掉,换成小面积的房;这个叫降级。他们把多出来的七十多万美金设立了一个福音基金会,开始做福音的工作。这是他们的价值观。当我听见时,我很受感动,也很敬重他们。这个时代所强调的价值观都是外在的东西,但他们强调的是以基督为至宝;他们放下越多,耶稣就越多地显现在他们的生命裡。我们要重整合乎信仰的价值观。你会否故意放下,你会否刻意过简单的生活,用生命影响生命?
 
        二、跨越生命经历的成与败
 
        在3:12-14,保罗提出第二个重要的属灵功课:跨越生命经历的成与败。保罗强调一件事──忘记背后。保罗说:「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忘记背后」是一句刻意的话,这裡有很多宝贵的属灵信息。保罗也是挑战腓立比教会的信徒及今天的你和我。若我们要过勇往向前的生活,就要跨越昨天的成与败。
 
        「忘记背后」是两个词:「忘记」和「背后」。上帝创造我们人脑,有时忘记是不容易的。对于一些曾有失恋经历的人,你要把对方忘记,这容易吗?要刻意忘记是有可能的,但我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因此忘记不是容易的事。保罗所讲的「忘记」有两个意思:「以正确的态度负起今天的责任」以及「以盼望的态度面对明天的挑战」。「忘记」不是把东西忘掉和丢掉,而是我们要用甚麽态度来面对今天和明天。「背后」包括保罗「过去的成就」和「过去所拥有的条件」。3:1-6讲到很多保罗过去优越的条件。但保罗说,若要勇往向前,便一定要忘记背后,就是要跨越生命经历的成与败。很多时候,我们的生命无法勇往向前,是因为我们经常停留在过去的成功中。但更重要的是过去的失败、伤痛和挫折──这些让我们不能走出来。保罗说忘记背后,就是指「不要让昨天成为你今天的人质。不要让昨天把今天绑架了。」
 
        每个人都受过伤害,年纪越大伤害越多。你会伤害别人,你也会被伤害。当我们被伤害过后,你会记在心裡,你就有情绪──会愤怒、会恨而无法宽恕、不能接纳。这样,你就成为昨天的人质,你的情绪被过去影响。就如同你正在听道,你知道你过去被伤害的经历,那个伤害你的人就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一想到就生气,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也不好。你为自己筑起心灵的监狱,你无法向前,因为你没有跨越。
 
        保罗说「忘记背后」,当中也包含宽恕。保罗有很多不光彩的过去。使徒行传记载第一个为主殉道的使徒──司提反;他被打的时候保罗在场。犹太人用石头把人打死,就要先脱了外衣,而保罗就是那个当时在场为犹太人看守外衣的少年人。他有不光彩的过去:他曾追杀基督徒,逼 -/迫教会。我们在第三堂讲过,因为马可约翰的缘故,保罗竟与提拔自己的恩师分道扬镳。保罗有他的软弱。若他只是记住这些软弱,就无法勇往向前。所以保罗说要忘记过去,就是要跨越生命过去的成与败。
 
        在你现实的生命中,有哪一件事、哪一个人让你今天都无法放下,让你一看到、一想起你的情绪就变了?这是多麽痛苦的一件事!要跨越生命的成和败,便要学习怎样宽恕和接纳。因为耶稣基督接纳我们,我们也要彼此接纳;因为耶稣基督爱我们,我们也要彼此相爱。无论谁对谁错,我们要学习因基督的缘故而忘记背后,我们要跨越。从个人到婚姻到家庭,每一个人都有过去──有欢乐,也有很多的眼泪;可能有痛、有恨。但不要让这些把你的信仰紧紧绑住。耶稣是你的一切,也能改变你的一切。你要让祂掌权,遵行祂的话,忘记背后。求主保守你的心,让主真正在你心中作主作王,你才能可能跨越生命中伤痛的事。
 
        三、锁定人生道路的目标
 
        要活出勇往向前的生命,我们不单要重整合乎信仰的价值观、不单要跨越生命的成与败。在3:9-14,保罗提出第三个属灵功课──锁定人生道路的目标。
 
        8至11节有一个很重要的动词:「认识」(有的翻译是「晓得」)。这种「认识」不是头脑或知识上的认同,而是强调一种关係的建立,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这个关係是经历耶稣,所以整个主题是围绕耶稣基督。认识耶稣的复活大能,与祂一同受苦,这都是用认识来表达,不是理性上的认识,而是在关係裡面、在现实生活中去经历。
 
        在9-11节,我不是靠肉体称义,我是靠基督称义。基督是我们人生道路锁定的目标。我就是透过关係学习祂复活的认识,透过对耶稣基督真理的认识,我们在信仰中的「所知」也有长进。因为对耶稣基督的认识,我们知道如何在现实生活中遵行真理,并把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经历。这就是从我们的信仰由「所知」到「所行」,这会巩固我们与耶稣的关係,将我们信仰的「所是」行出来。
 
        「所知」、「所行」和「所是」,我们往往注重「所知」和「所行」,但忽略了「所是」。「所是」是在关係裡让耶稣基督掌权。我们不单知道,而且必须放下,去经历耶稣基督,让祂成为我们生命的重点,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保罗用「忘记背后,努力面前」这种运动的方式表达,是因为当时罗马非常注重运动。罗马人受希腊文化影响,希腊人注重运动。当时的跑道没有跑线、没有终点线,他们只在终点立一个高的杆子,在杆子上飘扬一块布,所有选手只冲着这个标杆直跑。「努力面前」指运动选手用尽全身的力量,向着标杆往前冲。只有一个方向,锁定人生道路的目标,这就是9-11节所强调的。耶稣基督是我们人生的唯一目标,我们要认识祂、经历祂并活出祂,「得着那从上而来的赏赐」,这是保罗刻意的描述。
 
        今年6月30日我在意大利罗马讲道。讲道的地点在一个罗马竞技场(不是指那个残留的古迹)。这个罗马竞技场最旺的时候可以坐25万人,上帝让我有机会在那裡讲道。当天只有2万人听道。我在那裡讲道时,想到保罗在1,970年前也在那裡讲道,所以当我站在那裡的时候,我有很深的心灵触动。腓立比书3:4的经文浮现在我脑海:「要得神在基督耶稣裡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我们进入当时的情境。当这个得奖的选手被带进广场领奖时,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当时十几万的人的欢呼声。但那位选手只朝着广场中央走去,心无旁骛。即使旁边两道的人拼命喊叫,但这位选手目不斜视。当他来到台上正中央,慢慢上台阶跪下,坐在上面的那人就帮他戴上草编的冠冕。坐在上面的那个人就是凯撒大帝,这人只定晴在凯撒大帝身上。
 
        专注就是不让任何东西令你分心。有甚麽东西令你无法勇往向前,有甚麽东西能拿走你的心?我们要学习专一,定睛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现实有很多东西吸引你的眼球。保罗提醒我们,耶稣基督是我们的中心,我们要认识祂、经历祂、跟随祂,为祂而活。
 
        我是个另类的牧师,喜欢听一些流行歌曲,也喜欢看电影。每年我至少看一百部电影,因为我一年在飞机上的时间很多──我一年飞25万公里。看电影是飞机上其中一件可以做的事。我比较喜欢看自然记录片。有一次,一段15分钟的记录片令我印象很深刻。这是一段拍摄非洲黒豹如何捕捉非洲羚羊的记录片:非洲羚羊是群居的动物,牠们跑得很快,但非洲黒豹跑得更快。片中非洲黒豹突然跑出来,所有的非洲羚羊马上跑开了。因为羚羊是在逃命,所以跑得飞快。非洲黒豹追了很久,但每次追捕都只差一点点。突然黑豹发现旁边有一隻跑得慢的羚羊,就转移目标。那隻羚羊开始跑得飞快,沙尘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另一隻比较肥的羚羊又吸引了非洲黒豹,牠又转移去追这隻肥羚羊,没想到这个肥羚羊也跑得更快……整个十五分钟记录就是拍这个追捕过程,镜头最后拉回来,看到这隻非洲黒豹停下喘气,一隻羚羊都没有抓到!因为牠没有专心,牠没有锁定对象!我突然心裡有一个感动:很多时候我的信仰不是如此吗?世界有太多东西向我招手。我是一位跟随耶稣的人,但很多东西令我分心。我没办法真实地认识耶稣,我没办法在现实生活中更深地经历祂,我就没办法经历祂复活的大能,我就没有力量,我没办法勇往向前。那段影片让我认罪悔改。
你真的专心吗?耶稣是你生命中的唯一吗?保罗说:「我以认识耶稣基督为至宝。」「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我们要认识祂,认识祂的复活大能,跟祂一起受苦受死,以致我们能在现实生活中,天天把基督荣耀的生命活现出来。我们都不完美,会有软弱,但这从来都不应成为藉口。只要我们再次来到耶稣面前,承认自己的软弱,放下自己,重新让耶稣基督作主作王,把我们的焦点锁定在耶稣身上,重整合乎信仰价值观,跨越生命的成与败,锁定人生道路的目标,我们就能活出勇往向前的生活,使我们天天高举基督,叫我们的生命活出祝福。要记住:不是「你能或不能」,而是你「肯或不肯」;当你肯,上帝必能。
 
 
 

  TAG:活出  勇往向前  生命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大卫自命清高?  上一篇:追求 打印文章   录入:嘟嘟接力   责任编辑:嘟嘟接力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