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曼阴谋除灭犹大人

作者:耶米玛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22-03-16 03:29:35

微信图片_20220313152826.jpg

          斯3:1-15

 
  《以斯帖记》2章记载亡国奴犹大女子以斯帖被立为波斯帝国的王后,末底改救王性命的故事。3章只有15节经文,却在记载一个惊天的大阴谋:哈曼阴谋除灭犹大人。我们来看《哈曼阴谋除灭犹大人》。
 
  1.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以斯帖记3:1-2)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抬举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使他高升,叫他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因为王如此吩咐;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
 
  一方面,神在做拯救的工作;另一方面,与神为敌的魔鬼在做着破坏拯救的工作,这两个灵一直在较量,直到世界的末了。“这事以后”是指前面两章所说的事:就是亚哈随鲁王王后瓦实提被废,以及亡国奴犹大女子以斯帖被立为王后,当然还有末底改救王性命。此时大约是以斯帖被立为王后四年多。然而,我们发现:应该得到抬举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并未得到王的抬举,而犹大人的仇敌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反而无功受赏,得了高官厚禄,人世间没有绝对的公平公义。王不仅使哈曼高升,且叫他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王吩咐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为了信仰,末底改敢于与众不同,一方面表明他明白神要灭绝亚玛力人的旨意;另一方面可见他为了持守、见证自己的信仰,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正如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在外邦所做的:但以理的三个朋友不拜王所立的金像(但3:);但以理不管王的禁令,依然一天三次祷告(但6:),你敢于为信仰与众不同吗?要知道,你若与众不同,就必须付上沉重的代价:但以理的三个朋友被扔在烈火窑中,但以理被扔到狮子坑里。而基督徒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受逼 -/迫,就是因为我们是“小群(路12:32),”“我们的律例与万民的律例不同,”世人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却要“爱人如己,爱人舍己。”“三观”不同自然带来冲突。
 
  哈曼这个波斯名字的意思可能是“辉煌、杰出,”他的为人和他的名字一样张扬,他和王一样是感情用事的人,难怪臭味相投。犹太传统认为“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就是亚玛力王亚甲(撒上15:8)的后裔。亚玛力人是以扫的后裔,后来成为体贴肉体的代名词,“亚玛力原为诸国之首(民24:20),”是以色列人进迦南的路上最强悍的国家。他们不敬畏神(申25:18),在列国中带头攻击神的百姓、抵挡神的旨意,成为一切抵挡神和神百姓势力的代表。因此,神早在摩西时期就已经宣告“必世世代代和亚玛力人争战(申25:17-19),”并允许亚玛力人屡次与以色列人争战(民14:45;士3:13;6:3;撒上14:48;30:1),作为管教祂百姓的工具。昔日,便雅悯人“基士的儿子扫罗(代上12:1)没有遵照神的命令除灭亚玛力人的王亚甲(撒上15:2-3);此时,神使用另一位“便雅悯人基士的曾孙(2:5)”末底改,与亚甲王的后裔继续争战。
 
  以色列人可以向君王和尊贵之人行跪拜之礼(创23:7;撒上24:8),并不是偶像崇拜。但末底改却拒绝向哈曼跪拜,甚至不惜公开自己的犹大人身分,可能是因为知道神的旨意“要将亚玛力的名号从天下全然涂抹了(出17:14)。”然而,虽然他在自己的生死上是刚强的,但在以斯帖的生死上却是软弱的(2:10、20),一再告诫她不要将自己的籍贯宗族告诉人。人靠着肉体再刚强,在亲情面前也可能软弱。难怪耶稣说“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太10:36)。”所以神还要继续把末底改逼到一个地步,让他不得不放下亲情,与以斯帖一同交出自己(4:13-14)。
 
  2.哈曼阴谋除灭犹大人:(以斯帖记3:3-6)在朝门的臣仆问末底改说:“你为何违背王的命令呢?”他们天天劝他,他还是不听,他们就告诉哈曼,要看末底改的事站得住站不住,因他已经告诉他们自己是犹大人。哈曼见末底改不跪不拜,他就怒气填胸。他们已将末底改的本族告诉哈曼;他以为下手害末底改一人是小事,就要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就是末底改的本族。
 
  (箴言16:18)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末底改的与众不同,立即引起了他同僚们的注意,他们问末底改为何违背王的命令呢?那可是死罪啊!他们天天劝他,他却不听他们,不向恶势力低头。有人就把末底改不跪不拜的事告诉了哈曼,好坐山观虎斗:看末底改的事站得住站不住。此时末底改已经告诉他们自己是犹大人。情绪化的哈曼见末底改不跪不拜,立即怒气填胸,他不以众臣仆都跪拜他为满足,容不下一个微小的末底改不拜他,可见人欲壑难填,他不以自己得到位高权重、财物重多、儿女满堂等这些人人追求的东西为满足,反而因一个小小的末底改而耿耿于怀,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但哈曼却是小鸡肚肠,德薄而位尊。“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当哈曼得知末底改是犹大人时,他以为利用自己地位与手中的权利,单杀末底改一人是小事,因此就要除灭通国所有的犹大人,就是末底改的本族,以权谋私,看看以后谁还敢不跪拜我哈曼,正应验了那句老话“无功受赏,贪心必起。”可见哈曼的心狠手辣及其张狂,他以为犹大人的命运掌握在他手里,却不想他的命运都在神的手里。(撒母耳记上2:6)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当哈曼起此阴谋时,也是在把自己送上不归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末日已经近在眼前了。应验了那句俗话“上帝要叫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哈曼就怒气填胸,“哈曼”与“怒气”谐音。哈曼因为恨恶末底改一人,就要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这样匪夷所思的怒气,并不是一般人所有的。因此,表面上是哈曼在发“怒气,”可见其极其骄傲,实际是撒但的激动,为要破坏神救赎的计划,不让大卫的后裔弥赛亚按照神的应许在犹大支派中降生。3.哈曼的吉日:(以斯帖记3:7)亚哈随鲁王十二年正月,就是尼散月,人在哈曼面前,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就是掣签,要定何月何日为吉,择定了十
 
  哈曼要阴谋除灭犹大人,但他杀人也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亚哈随鲁王十二年正月,大约是主前474年三、四月间,以斯帖被立为王后(斯2:16-17)已经四年多了,正月就是尼散月,圣殿重建大约已经42年,以斯拉和尼希米还没有回到耶路撒冷。这个月有纪念出埃及的逾越节(出12:1-11)。哈曼的智慧人在他面前,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就是掣签的方式,择定了十二月中旬十三日。哈曼从岁首掣普珥,但掣签的日期却是十二月,期间的这十一个月正是神作工的时间。哈曼和许多人一样,并不敬畏神,却相信盲目的命运,相信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冥冥中主宰一切,所以一心想选个吉日。但“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箴16:33)。”七十天后,整个事情都被翻转了。哈曼以为这日就是他阴谋除灭犹大人的吉日了,不想神却使它成为犹大人杀灭仇敌的普珥日,他的全家与同党就死在他的“吉日”里(斯9:1-15)。
 
  4.亚哈随鲁王允准哈曼的请求:(以斯帖记3:8-11)哈曼对亚哈随鲁王说:“有一种民散居在王国各省的民中;他们的律例与万民的律例不同,也不守王的律例,所以容留他们与王无益。王若以为美,请下旨意灭绝他们;我就捐一万他连得银子交给掌管国帑的人,纳入王的府库。”于是王从自己手上摘下戒指给犹大人的仇敌-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王对哈曼说:“这银子仍赐给你,这民也交给你,你可以随意待他们。”
 
  哈曼是先择定了十二月,而后才向亚哈随鲁王发出请求的,为了能得到亚哈随鲁王的同意,哈曼  费苦心,想好了如何给王说。哈曼若直接说只因末底改一人不跪拜他,违背了王的命令,他就想除灭末底改的本族,我想王也不会同意他。显然,哈曼不敢把自己的阴谋明明地告诉王,就用欺骗的手段对王说有一种散居王国各省的民,他们的律例与万民不同,这是真的;也不遵守王的律例,其实没有,这是诬告,他这样说只是故意激起王的愤怒,让王同意哈曼关于“容留他们与王无益”的说法,制造他在为王利益考虑的假象,好骗取王的信任。且以捐一万他连得银子纳入王的府库的利巨额财富来引诱王下旨灭绝他们。听,哈曼之所以请求这样做,可完全是为了王的益处啊!王受到哈曼的蒙骗,不知道哈曼只是想利用王的权柄泄一己私愤,还以为是忠于他,因此就不做调查研究,不问青红皂白,立即答应了他,也可见王平时习惯了草菅人命,杀人如麻。王从自己手上摘下象征王权的戒指给犹大人的仇敌哈曼,把这民交给哈曼,准许他随意待他们。犹大人第二次面临着灭绝种族的危险,可见魔鬼总是伺机来搅乱,妄想除灭神的百姓,使救赎的计划无法进行。哈曼只是想利用王的权柄泄一己私愤,却说成了是为王的益处,其实杀害犹大人对王有益处吗?一点儿没有。主一再教导我们要“小心怎样听(路8:18),”不是以为向你说好听话的人都是朋友,都是在为你考虑,许多人不过是想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有一种民散居在王国各省的民中指犹大人。当时可能有七十万犹大人散居在波斯帝国各省,只有不到十万人回到犹大省。越是生活安逸的百姓,越是不愿离开他们居住了一百多年的被掳之地。哈曼的控告半真半假:他们的律例与万民的律例不同是事实,但不守王的律例却是诬告。因为波斯帝国允许各民族保留自己的宗教,而且百姓被掳到那里,就“为那城求平安,为那城祷告耶和华(耶29:7)。”一万他连得银子是巴比伦他连得,大约有303吨,相当于波斯帝国年税收的九成。哈曼固然富甲天下,但绝不会做亏本生意,他可能准备从犹大人那里掳掠财物作为补偿(13节)。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仇敌为了达到杀害神的百姓、败坏神家工作的目的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王把自己的印章戒指交给哈曼,意味着把权利交给哈曼,他可以替波斯王签发公文。
 
  “这银子仍赐给你,”只是亚哈随鲁冠冕堂皇的门面话,意思是交给哈曼自己处置,其实是让他主动捐入王库(4:7)。希罗多德记载,吕底亚富豪皮锡乌斯愿意捐出两千他连得银子、四百万差七千达利克金子,总共一万六千四百多他连得银子的家产,以资助亚哈随鲁远征希腊;但亚哈随鲁王反而大方地回送他七千达利克,以凑齐四百万达利克的整数。此时,亚哈随鲁王远征失败、国库空虚,所以不再大方,反而被哈曼所说巨大金额提议所吸引,竟然不问灭绝哪个民族,就允许哈曼可以随意待他们。
 
  5.王旨广传:(以斯帖记3:12-15)正月十三日,就召了王的书记来,照着哈曼一切所吩咐的,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奉亚哈随鲁王的名写旨意,传与总督和各省的省长,并各族的首领;又用王的戒指盖印,交给驿卒传到王的各省,吩咐将犹大人,无论老少妇女孩子,在一日之间,十二月,就是亚达月十三日,全然剪除,杀戮灭绝,并夺他们的财为掠物。抄录这旨意,颁行各省,宣告各族,使他们预备等候那日。驿卒奉王命急忙起行,旨意也传遍书珊城。王同哈曼坐下饮酒,书珊城的民却都慌乱。
 
  哈曼成功地骗取了王的信任后,正月十三日(正是犹大人准备过逾越节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召来王的书记,奉王的命却照着哈曼所吩咐的传圣旨,用王的戒指盖印,交给驿卒传到王的各省,吩咐将犹大人,无论老少妇女孩子,在一日之间,十二月十三日,全然剪除,杀戮灭绝,并夺他们的财为掠物。驿卒一看是奉王命,不敢慢待,就急忙起行,旨意很快就传遍整个书珊城。哈曼以为大功指日可待,王同哈曼坐下饮酒,可见这两个杀人魔头根本不把人的性命当回事,书珊城的民接到旨意却都慌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王怎么突然间就会下达这样杀人灭族的旨意。
 
  正月十三日,是犹大人宰杀逾越节羊羔的前一日(出12:6)。当百姓庆贺从昔日仇敌的手下得拯救的时候,却惊悉今日仇敌的新阴谋。这是偶然的巧合吗?“总督”指波斯帝国二十个行省的行政长官,行省之下还有一百二十七省,分别由各省的省长管理。驿卒是古列王开创的邮递系统,在全国设立驿站,由驿卒骑着驿马接力送信,可以在幅员广大的波斯帝国快速传送z /-府公文,七天就可以跑2900公里。
 
  “王同哈曼坐下饮酒,书珊城的民却都慌乱,”既让我们看到君王的草菅人命,也让我们看到仇敌在背后的洋洋得意。波斯帝国的幅员广大,波斯王的法令无远弗届,百姓也没有机会逃出波斯帝国。在人看来,一切都已成了定局,一切都已无法挽回,犹大人只能接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王旨一出,百姓忧伤痛哭,仇敌窃喜,书珊城大乱。
 
  然而,无论人如何猖狂,千打算,万打算,不如神的一打算,让我们来看神如何粉碎哈曼的阴谋,为犹大人施行拯救。
 

  TAG:哈曼 阴谋 

【作者简介】 耶米玛,雅博网作者,河北邯郸人,1999年8月20日受洗归主,2000年开始侍奉到今。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乱世之中,神在哪里?  上一篇:改变命运的等候 打印文章   录入:王庆荣   责任编辑:王庆荣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