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福音

作者:佳音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18-05-17 08:51:48

2015042911044018903_8202364_副本.jpg 

  (罗1:1-4)“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特派传神的福音。这福音是神从前借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保罗自述,他是耶稣基督的仆人。耶稣基督的“仆人”,原意是奴仆。当时约有六百万的奴隶,这些奴隶完全失去自主权,隶属于主人,听从主人的吩咐。保罗借用此语,表明自己完全隶属于耶稣基督,顺服祂的差使和任命,甘心服事。他以此为荣:我们对委身事奉神感到光荣吗?还有“奉召为使徒”,原意是被有权柄者所委任的使者。他领受了使徒的权柄去传福音,而且有权建立和监督教会。再就是特派的福音使者,原意是被分别出来传福音的人。他原是一位严格遵守律法的犹太热心分子,后来被神呼召,分别出来,传播一个充满自由新生的福音喜讯。这福音喜讯是带着改变人心的大效能的。保罗重申,耶稣承接着大卫皇族的身分,指明福音是贯通了旧约与新约的救赎应许。“按圣善的灵”有“按神性”之意,表示耶稣具有永恒神性的身分。祂的复活确证了这一点,因此祂实在是“主”。保罗作为使徒,最大的任务是要在外邦中传扬这福音,以致全世界的人都能信主。今天我们也借着这段经文来分享一个内容《认识福音》。
 
  一、福音的使者(罗1:1)
 
  (罗1:1)“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特派传神的福音。”保罗写这封信给罗马教会的时候,还没有任何一位教会领袖,包括雅各、彼得及保罗,都不曾到过罗马。罗马教会里的信徒可能是一些曾经在耶路撒冷过五旬节,或是在其它地方听到福音而信主的人,这些人回到罗马就建立了教会。例如百基拉和亚居拉等等。保罗写这封信时正在哥林多,即第三次布道旅程的最后阶段,在返回耶路撒冷之前。他在信中鼓励信徒,并且表达他是何等地渴望探访他们。保罗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向犹太及外邦信徒有系统地介绍基督教的信仰,可以说是罗马信徒所接触到的第一卷新约圣经。保罗以前曾经逼 -/迫基督徒,但是他信主后被神大大地使用,把福音传到各地去。他最后也抵达罗马宣教,甚至可能曾经向该撒传福音,虽然那时候他已经是身披锁链的囚徒。保罗是一个罗马公民,却谦卑地称呼自己是耶稣基督的仆人和使徒,实在是不可想象的。他宁愿完全信赖和顺服他所爱的主,甘心成为一个仆人而不计较身分地位。说明他很看重自己福音使者的身份。如果我们也愿意事奉和顺服耶稣基督,也可以成为有用和有能力的仆人,为祂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1、从前的光景(林前15:9-11徒8:1-3、9:1-2提前1:13-16)
 
  (林前15:9-11)“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因为我从前逼 -/迫神的教会。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并且他所赐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与我同在。不拘是我是众使徒,我们如此传,你们也如此信了。”我们再结合使徒行传当中的记载。(徒8:1-3)“从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 -/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有虔诚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为他捶胸大哭。扫罗却残害教会,进各人的家,拉着男女下在监里。”(徒9:1-2)“扫罗仍然向主的门徒,口吐威吓凶杀的话,去见大祭司。求文书给大马色的各会堂,若是找着信奉这道的人,无论男女,都准他捆绑带到耶路撒冷。”难怪(提前1:13-16)保罗说自己是“我从前是亵渎神的,逼 -/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还蒙了怜悯,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时候而作的。并且我主的恩是格外丰盛,使我在基督耶稣里有信心和爱心。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
 
  2、今日的使命(罗1:5-6林前9:16-18)
 
  (罗1:5-6)“我们从他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基督徒享受恩惠,也要担负责任。保罗跟其它使徒获得了赦罪的恩典,这本是他们不配得的;因此,他们有责任要和人分享神赦罪的信息,我们接受基督作主,得到祂的宽恕,我们的新生命也就开始了。保罗的新生命更包含了从神而来的呼召,向世界宣讲见证神的福音。神未必呼召你去海外宣教,但祂必然呼召你和每一个信徒去为基督作见证,叫人看见耶稣基督在你身上的作为以及祂所赐的新生命。(林前9:16-18)“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我若甘心作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既是这样,我的赏赐是什么呢?就是我传福音的时候,叫人不花钱得福音,免得用尽我传福音的权柄。”他喜欢使人感到他所付出的劳苦是一种赠予,而不是别人付钱买的,因为福音不是人可以买的,而是保罗感到亏欠他们,因而竭力去偿还给他们的。保罗向各类不同的人传福音,这些人中有奴仆和自由人、罗马人和希腊人、野蛮人和犹太人。虽然这些人的基本需要相同,但却要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保罗正在设法和他们相处,并且要明白他们个别的看法。保罗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我们未必对政zh i、运动、音乐和许多其它文化有专门的知识,但是这些东西很容易吸引现代人,所以我们便需要有广泛的兴趣,使我们可以有智慧地和人谈话。所以保罗说,在什么人中间,就做什么人,为的是要救些人,多得人。
 
  二、福音的应许(罗1:2创3:15)
 
  (罗1:2)“这福音是神从前借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在什么地方应许的呢?首先(创3:15)“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这是最原始的福音。在亚当夏娃堕落之后,上帝应许人类要因着女人的后裔得救。为什么要称为女人的后裔呢?这在今天崇尚科学,崇尚生理学的时代看来,是不合逻辑和荒谬的。然而,就像圣经说的“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
 
  1、古时借先知的应许(赛7:14)
 
  (赛7:14)“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的意思)”在耶稣基督降生七百多年之前,上帝就借着以赛亚先知,预言了人类救主的降生(弥5:2)“伯利恒,以法他阿,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这位统治者就是弥赛亚耶稣。弥迦远在几百年之前就准确地预言了基督降生的地点。但这位在大卫家谱上所应许的永远之王,先要作为一个人活在人间,然后永远活着。“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基督虽身为永世之王,却以一个人的身分──拿撒勒人耶稣介入人类历史。由于弥迦与以赛亚是同期的先知,所以他们对当时百姓所宣讲关乎弥赛亚降临的信息也十分相似;并且,这节是整部旧约对基督降生的地点预言得最清楚的经文,以致(太二5)当希律王查问新的王降生地点时,文士们毫不犹疑地回答:生在伯利恒。弥赛亚不在首都耶路撒冷降生,却在一个贫穷的村庄诞生,是代表祂深切体认人类生活的贫穷苦状,这个预言,对当时生活在不公平、贫富悬殊社会中的百姓来说,确实是极大的鼓励。
 
  2、新约神大能的成就(太1:1、22-23路1:35)
 
  (太1:1、22-23)“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耶稣,”这名表明祂就是耶和华自己来作我们的救主,使我们得着神的救恩。“基督,”这名表明祂乃是被神用圣灵所膏,分别出来归于神,作神国度的君王与祭司,来到地上实现神的计划,完成神的旨意。耶稣家谱的开头不从亚当说起,却从亚伯拉罕及大卫说起,这是说明主乃因信蒙恩者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的王“大卫的子孙”。因此我们基督徒都是亚伯拉罕属灵的子孙。马太福音中共有十数次提到旧约圣经的“应验”意思是说,这些事的发生,早已在神的命定之中,事先藉先知说出预言,记录在旧约圣经中。若没有圣灵的指点,我们就不知道经上哪些话是指着主耶稣说的;若没有圣灵的引导,我们就不能进入一切的真理(约十六13)。基督的到来,完满应验了经上的预言;基督乃是一切预言的终点。“耶稣”这名说出救恩的手续,“以马内利”这名说出救恩的目的;主把我们从罪恶里拯救出来,为要促成“神与我们同在”。我们若要进到神面前,或让神来到我们中间,便须解决神与人之间的难处──罪恶;罪恶的问题不解决,便无法达成‘神与人同在’。神与人只能在基督里相遇相安,在基督里面,才有“以马内利”;在基督之外,绝没有“以马内利”。主的使者向约瑟题说一节旧约圣经的话,帮助他消解心中的难处。当我们被疑虑的黑云遮盖的时候,也需要圣灵提醒我们一、两节圣经的话,使其发出亮光,我们的心中就会立刻苏醒过来。这是天使对约瑟的解释。(路1:34-35)是天使对马利亚的解释“马利亚对天使说,我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呢?天使回答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听到这话,马利亚顺服道“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天使就离开她去了。”此刻,人类的救主,已经由圣灵大能感孕在这个顺服爱主的童女腹中。
 
  三、福音的核心(罗1:3-4)
 
  (罗1:3-4)“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保罗宣称耶稣是神的儿子,是应许的弥赛亚和复活的主,也称耶稣为大卫的后裔,目的是要强调耶稣真实地应验了旧约圣经有关弥赛亚要由大卫后裔而生的预言。保罗这个宣告指出他的教训是跟圣经及其它使徒的教导完全一致的。保罗总结了耶稣基督的福音:祂成为人,有人的样式,祂是王族的后裔,祂死了又复活了,是神的儿子,祂开启了神恩典之门,让我们可以完全领受祂的恩惠。罗马书便是环绕着这些主题来讨论的。
 
  1、耶稣的道成肉身(太1:1-16约1:14)
 
  (太1:1-16)给我们介绍了耶稣基督的家谱。犹太人在介绍一个人的生平事迹时,很喜欢以家谱的记叙作为开始,马太福音的作者在介绍这位新生王的时候,也没有例外。这家谱有三处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作者主要把耶稣基督看为承继大卫王宝座的人,其次是亚伯拉罕──第一个接受神应许的人──的后裔,以应验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作者很有系统地把耶稣基督的谱系分成三组,每组十四代;显然,家谱中有些人的名字是被作者删去了,圣经原文的“生”字,有时不一定是指父子,也可以指祖孙的关系。作者在家谱中提及四个妇女的名字:她玛、喇合、路得和拔示巴,她们都不是犹太人,而且其中三人,她玛、喇合、拔示巴,更曾在她们的人生中有过不甚光彩的一页。可见新生王的降世,显明了神那普世性的慈爱;在祂为人类预备的救恩里,是没有性别和种族的界限存在的。耶稣本是神,却道成肉身,以人的形象降世为人。(约1: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道成肉身”的意思是指神成为人,藉此祂成为(1)完美的老师──从耶稣身上,我们明白神的想法,因此也知道该有怎样的想法。(2)完美的榜样──(彼前2:21)是我们效法的对象,教导我们怎样生活,并赐下我们所需的力量。(3)完美的祭牲──(西1:15-23)为世人作了挽回祭,祂的死满足了神赦罪的要求。“父独生子”的意思是指耶稣是神惟一和独特的儿子。这里强调了耶稣与神有一种特殊的父子关系,不是一般称为“神的儿女”的信徒与神的那种关系。(西2:9)耶稣降生,神成为了人。祂并不是半人半神,而是完全的人、完全的神。耶稣来以前,人只可局部地认识神;祂来了以后,人就可以全面地认识神,因为神藉耶稣让人看得见并触摸得到。
 
  2、耶稣的受死复活(太17:22-23、20:18-19、28:5-7)
 
  在马太福音当中,耶稣曾经多次预言自己的受死复活。最明显的是在(太17:23、20:18-19)清楚预言自己的受死复活。(太28:5-7)天使则向门徒证实耶稣的复活。圣经说“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主的地方。快去告诉他的门徒,说他从死里复活了,并且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他。看哪,我已经告诉你们了。”(林前15:1-4)“弟兄们,我如今把先前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告诉你们知道,这福音你们也领受了,又靠着站立得住。并且你们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传给你们的,就必因这福音得救。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
 
  3、耶稣的升天再来(徒1:9-11太24章)
 
  (徒1:9-11)“说了这话,他们正看的时候,他就被取上升,有一朵云彩把他接去,便看不见他了。当他往上去,他们定睛望天的时候,忽然有两个人,身穿白衣,站在旁边,说,加利利人哪,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样来。”“他们正看的时候,祂就被取上升”这话表明主的升天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是有许多人可作见证的。“忽然有两个人,身穿白衣”也就是天使。(约20:12)也记载在埋葬耶稣的坟墓当中,就有这样的两位天使。天使这话告诉我们:‘主的再来’并不是指主在圣灵里住在我们的里面,也不是指我们将来死后要与祂同住;‘主的再来’并不是寓意的来,乃是具体实质的来。同时,当主耶稣再来时,会和祂升天时有类似的情景:(1)祂怎样从橄榄山升天,再来时也要回到橄榄山;(2)祂升天时怎样是有目共睹,再来时也是肉眼可见的;(3)祂升天时怎样被云彩接去,再来时也要驾云降临。今天上帝也借着圣经对我们说话,“你们为甚么站着望天呢?”神不要我们迟疑、猜测、浪费时间,祂要我们行动、执行主交付的任务。就像福音使者保罗在(罗1:16-17)说的“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那么我们这些已经得到福音,并且信而得救的人,要怎样来传扬神的福音呢?
 

  TAG:福音

【作者简介】 高佳音,女,汉族,雅博网作者。1978年出生于辽宁海城,2005年蒙恩,渴慕真理,蒙神恩典预备,圣灵呼召,牧长提携,2008年参与传道服事,2013年授受教师圣职,同年全职奉献,担任教牧工作,2017年1月建立“佳音工作坊”至今,现在本会参与牧会圣工。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 圣灵如风,风休住!  上一篇:被兴起作今日的基甸 打印文章   录入:刘长川   责任编辑:刘长川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佳音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