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到了摩押、摩押王四次更换地点,诱使先知巴兰咒诅以色列。但是神却针锋相对地约束住巴兰的口,使他只能祝福,不能咒诅。神充分地认识巴兰,又充分地保障了以色列民。
《民数记》第22-23章的内容是精彩又丰富的,神巧妙而又深刻地教育了当年的先知巴兰和摩押王巴勒。今天,神也用这段历史教育我们。
在这二章的历史记载中,虽没有用过“任凭”两个字,但是确实存在神“任凭”的旨意,这就是今天神为我们留下的有益教训。
(一)一个明白真理的人如果在世俗名利之前心偏于邪,神是不会放手不管的。至于如何管教,充满智慧的神自有权衡。我们需要充分体会、充分领悟神的旨意,免走弯路,免受苦难。先知巴兰并非一个幼稚无知的人,但在巨大的试探诱惑之前也动摇了。我们这些不如巴兰的人,该当何等的谦卑虚心,自我警惕,那就不用多说了。
(二)我们又可以看出来,神“任凭”旨意的内涵措施,也有轻重之分。问题较轻的,神暂时放手不管,等他自食其果,悔改回头,然后仍旧收回施恩。问题过于严重而又抗拒管教,以至无法感化的,神只好放弃他,“任凭”他沉沦灭亡。
旧约中的历史书和先知书,多次记载以色列民族由于屡次心偏于邪,敬拜偶像,使神极感痛心,不得不多次抛弃他们,让他们落在敌人手中,甚至交付在他们的敌人手中。但他们一旦悔改回头,神的慈心又将他们收回来,施恩惠、施怜悯。
今天,认识神的人如果也是屡教不改,硬心抗拒感动,神也一定照样责备、鞭打、直到他们悔改回头。
我们看清了,神任凭人,也有轻重之分,因此要心领神会,从中吸取必要的教训。
神任凭的旨意乃是神痛心的旨意,是神不得已的态度与办法。为此,圣经呼召人从积极方面努力,号召读者爱慕主自己、爱慕主真理,“如鹿渴慕溪水”、“如仆人仰望主人的手,如使女仰望主母的手”“如干旱之地盼雨一样”,又应许说:“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约14∶21)。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