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我们无法避开它。例如,某种不测的疾病、危难、迫害等等。对于这类苦难,我们应抱什么态度呢?回答是,紧紧倚靠主,按照主的真理、教训和引导去对待它。
任何性质的苦难都如同一座座大小不同的火炉,我们要提高信心,振奋精神,祈求灵力,鞭策自己,不在其中被烧毁。而在其中蒙炼精。
这就是神对一切信仰他的人所提出的一个总要求,总命令。只要我们的信德不使神失望,神的大爱也决不使我们失望。我们可以大胆指望,神必乐意站立在我们的一边,向我们大施恩典。
关于神命定的旨意,我们就举出以上三个方面。
二、神许可的旨意
什么叫“神许可的旨意”?
一件事,神本来是打算“这样做”的,但是由于儿女的恳切祈祷,神的慈心许可他,答应在无害于大局的条件下,改变计划,而改为“那样做”,满足儿女的愿望。这就叫做神许可的旨意。
我们看一看圣经所举的例子:列王记下第20章1-11节,说到犹大国王希西家病得要死。先知以赛亚奉耶和华的命,将“必定要死”的信息告诉他,并吩咐他留下遗命。希西家听到这个“必死”的消息,就悲伤起来,“转脸朝墙祷告耶和华”,祈求十分恳切。神听见了他的祷告,看到了他的眼泪,就答应他的请求,医治他,增加他的寿数15年。
这件事表明,神原定的旨意是要希西家离开人世到天父那里去,但是由于他恳切祷告,神就更改原来命定的旨意,实行他许可的旨意。
在无妨神永远大计划的前提下,神可以应许儿女的请求,改变原来计划,成就儿女的愿望,这是神丰盛慈悲的特殊表现。
然而千万注意,我们决不可以将私意和强求摆进祷告里去,不可勉强神改变他原定的旨意。恳求是应当的,强求是错误的。一个恳求的灵不失尊主为大的志愿,而强求的心则是只顾自己欲望,不顾神的旨意了。
我们说:多求多得,早求早得,不求不得,是同神许可的旨意联在一起的。因此,基督徒勤奋祈祷,乃是多多蒙恩的一个秘诀。这是千千万万信徒,亿亿万万事实告诉我们的。简单地想一想罢,亲近这样一位慈爱又大能的天父难道是会徒然的吗?
我个人的体会是:我们的天父最乐意在他"原定旨意"这个基础上,多多倾听儿女祈祷心声,而将"原定旨意"和"许可旨意"联接起来,合为一事,使我们多多蒙恩,多受造就,认识他慈爱之奇妙,作为之奇妙,智慧之奇妙,荣美之奇妙,奇妙之奇妙!
三、神“任凭”的旨意
神禁止人作的事,人一定要去作;神不许人走的路,人偏要去走;神所厌恶反对的事物,人硬着颈项偏要去爱好、迷恋,虽经多次责备管教,仍旧一意顽梗孤行,不肯悔改回头。最后,神就只好“任凭”人去走沉沦毁灭的道路。
象这样的人和事,严格的说,都不能列入神旨意的种类之中。换句话说,凡在神原定与许可旨意以外的,都不是神的旨意。
但是,由于神是掌管万有、统治一切的大主宰,大至宇宙穹苍,小至麻雀百合花,没有一事,没有一人能够逃出神的手掌,所以,神用“任凭”对待的人与事,也就反映了神的一种心情和态度。因此就广义说来,“任凭”也是神旨意的一个种类。
用简单的话说,一个人坚决抗拒神慈爱的呼召,硬着心肠作坏事,走邪路,而且甘心走下去,最后,到了一地步,使神再也无法感动他,挽回他,而只好放弃他,抛开他,任凭他。让他自作自受,自毁自灭,神的此种不得已的心情与态度,就叫作“任凭的旨意”。
我们且读罗马书一章的几段话:“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所以,神任凭他们……去敬拜侍奉受造之物……”“……任凭他们放纵可羞耻的情欲……”、“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神,神就任凭他们……”(参罗1∶21-28)。
这些话说到的是神对于那些故意不信从,不认识神之人所采取的“任凭”旨意。另外,还有一种“任凭”乃是对那些已经信仰神、认识神的人,举例如下:
民数记22至23章提到一件事,内中可以看到几个要点:
(1)以色列民族在神和他仆人摩西引导之下,已经来到了约但河边摩押的境界,不久就要渡河进入迦南了。
(2)摩押王害怕以色列民,特别差遣使臣,组成访问团,到亚兰地(叙利亚)访问先知巴兰,请求他来到摩押地咒诅以色列民。
(3)从经文中可以看出来,先知巴兰在当时当地有很高的威望,他“为谁祝福,谁就得福;咒诅谁,谁就受咒诅”。
(4)摩押的使臣用名誉、金银诱使巴兰跟他们去摩押地咒诅以色列。当夜,神就告诉巴兰,说:“你不可同他们去,也不可咒诅那民,因为那民是蒙福的”(民22∶12)。巴兰得此启示后,服从了神的禁令,拒往摩押地。
(5)摩押王不甘心罢手,再次派使臣去聘请巴兰,且比先前的又多又尊贵,并应许他“极大的尊荣”,又答应他说:“你向我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只求你来为我咒诅这民”。(民22∶17)。
(6)我们又看到,可怕的危险发生了。先知巴兰内心开始动摇了,他不再坚定不移地持守神于上一次给的明确禁令。他改口说话了,他说:“请你们今夜在这里住宿,等我得知耶和华还要对我说什么”(参民22∶19)。他的这句话明显地表露了内心的大动摇。世界的利益和尊荣是多么厉害啊!
(7)神看见巴兰的心已偏于邪,需要严肃的管教,于是放手允许他去摩押……。
(8)巴兰上路了,去了!可是在他偏差的道路上,神向他发出了怒气,先后借驴子与天使的口责备巴兰,教训巴兰。
(9)巴兰在受到神使者训斥的情况下,初步表示认罪,愿意回头。但是神认识巴兰的心,认识他的认罪究有多少分量与意义,于是趁着这个机会继续教育他,应许他去摩押,神说:“你只要说我对你说的话”(参民22∶35)。神约束了他。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