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数算日子

作者:骆颂恩     来源: 雅博网 作者 时间:2023-09-04 16:55:25

截屏2023-09-02 下午1.38.00.png

  诗90:1-17
 
  诗篇第九十篇,是神人摩西在晚年,快要走完旷野的路程时所写的。本诗以灾难和困苦人生为背景,祈求上帝怜悯他的百姓并赐福给他们。
 
  摩西就此邀请诵唱的会众,回想在《申命记》时代的以色列人,那时他们准备横渡约旦河,进入应许之地。他们的父辈跟随摩西出埃及、过红海,然而他们背叛了上帝,因此上帝起誓说,他们断不得进入应许之地(民14:20-36)。以色列人若要完成使命、并要上帝坚立他们手所作的工,百姓就必须遵行圣约,并靠着信心活在上帝面前。
 
  再者,摩西回顾在旷野漂泊、流浪的漫长岁月,自己的同胞一个一个的离开世界,自然满怀感触,深感人生无定;寻找永恒的归宿,追念往事的心酸,感悟人生的苦短,并寻求人生的智慧。
 
  摩西将神的永恒与人短暂的生命作对比,并承认人的日子在神的怒气中度过。他祈求神的怜悯,在数算我们的日子时,给他的子民有劳苦中的成就,悲伤中的喜乐,至终荣耀归与至高的神。
 
  本诗分为三个部分:一、神的永恒与人的短暂;二、神的怒气与人的罪恶;三、神的怜悯与人的醒悟。
 
  一、神的永恒与人的短暂
 
  “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神。你使人归于尘土,说:你们世人要归回。在你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你叫他们如水冲去;他们如睡一觉。早晨,他们如生长的草,早晨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干。”(诗篇90篇1至6节)
 
  上帝是他百姓世世代代的居所,是他们永久的家和人生的避难所,因为他是永恒的上帝。摩西在旧约《申命记》中也提到:“永生的神是你的居所;他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申33:27)上帝为他儿女在爱中所预备的人生,是何等的美好。
 
  “从亘古到永远”,这句话表达了神永远都存在的事实,他既无始,也无终。“永远”一词,代表神超越时间之上,又贯穿于时间之中。
 
  与永恒的上帝相比,人的生命长度,即使是能够想象的最长的千年,也是微不足道的。摩西提醒我们说天上主一日,地上人千年。岁月消逝而世界又毫无改变,我们很容易灰心。有时候我们还怀疑神,自己能不能看到将来。但不要认为神会受我们的限制,神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他是永远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依靠神,过在世的年日。
 
  诗人感觉到人生的短促,他用三个比方讲到人生的现状:1、“如水冲去”,以人生比作流水,瞬刻即逝。或比喻苦难临到,无力抵抗;2、如睡一觉,犹如南柯一梦。3、如只长一日的青草。
 
  正因如此,诗人就想到人生的归宿问题:“你使人归于尘土,说:你们世人要归回。”这就使人想起神在伊甸园对亚当和夏娃犯罪的判决,表明人的生命短暂,是由于罪进入世界而导致的结果。神对亚当说:“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创3:19)
 
  “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以色列人在旷野四十年,居无定所,更需要有一个归宿。地上虽有住处,也不过是暂时的居所,惟有神是我们永远的归宿。在世上有苦难,但我们住在主里面有平安。
 
  神使我们的肉身因罪而归于毁灭,因为他超越时间之上;但因着基督的救赎,使我们的灵全然归于上帝。正如传道者说:“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传12:7)
 
  有个五岁的小女孩,家中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她问奶奶:“爷爷会死吗?”奶奶说:“会死的。”小孩又问:“奶奶你会死吗?”奶奶说:“也会死的。”这小女孩便急着哭了起来说:“那我也会死的。”
 
  生与死,这个哲学家、宗教家关心的话题,五岁的孩子已在思考了。
 
  圣经《撒母耳记下》第14章14节,说:“我们都是必死的,如同水泼在地上,不能收回。”
 
  《传道书》第7章2节,说:“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摩西在《申命记》第30章19-20节中,对新一代以色列人说:“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且爱耶和华你的神,听从他的话,专靠他;因为他是你的生命,你的日子长久也在乎他。”
 
  摩西勉励我们,要认真对待人生。神不强迫人顺从他的旨意,他让我们自行决定顺从他,或是弃绝他。然而,我们一定要选择生命,顺服神,这样才可以继续蒙福。神要我们认识这件人生大事,因为他喜欢我们都选择生命。我们每天所要面临的新处境,都必须认定和加强对神的承诺——跟从他,爱他,遵行他的道。至于我们在世上活多久,他自有最好的安排,他不误事,因他是我们生命的主宰。
 
  二、神的怒气与人的罪恶

  “我们因你的怒气而消灭,因你的忿怒而惊惶。你将我们的罪孽摆在你面前,将我们的隐恶摆在你面光之中。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谁晓得你怒气的权势?谁按着你该受的敬畏晓得你的忿怒呢?”(诗篇90篇7至11节)
 
  人只有在神的面光之中,才能看到自己的隐恶,认识自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罪人。使徒保罗原本自以为是一位热心侍奉神的法利赛人,但是在大马色的路上,他看见了复活的主耶稣脸上的荣光,就从此承认他是一个罪魁。主脸上的光,是生命之光可以照明人心中许多隐恶。感谢主,他不是单单照明我们的罪,同时他还带着赦罪的恩向我们显现。“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诗130:4)。
 
  摩西承认人的生命转眼成空,是因神的怒气在人的罪之上。“我们因你的怒气而消灭”。上帝的百姓反省先辈的不忠,他们怀着罪孽和隐恶,以致上帝发出怒气和忿怒。作为以色列的子孙,也受到他们的影响而受苦;因此,全体百姓在他们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会经历许多的劳苦和愁烦。
 
  人生之短促,而难免一死,推其原因由于罪恶;换言之,罪恶缩短了我们的生命。人的罪恶,神的忿怒,招致人的死亡,这是人生的三部曲。
 
  神知道我们犯的所有罪,就好像我们是在神面前犯的一样,再隐秘的罪神也知道。我们不需要隐藏我们的罪,因为我们可以公开而诚实地同神讲话。神知道我们所有不光彩的情景,但他仍旧乐意爱我们并赦免我们的罪。这是鼓励我们来到神的面前,而不是使我们害怕而掩盖我们的罪。
 
  人生在世,若没有永生的盼望,果然是“一声叹息”,一辈子到死为止,就此结束了人的整个生命。然而,感谢神,在基督里他为我们世人预备了救恩,使人因信得救,获得永生。
 
  “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常言道:“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人"平常"的寿命。由于暴力、意外、疾病等原因,有些人的寿命就更短。少数人则长一些;如约瑟,活到110岁;摩西,活到120岁;约书亚,也活到110岁。但无论如何,人肉身的寿命比一千年,还短得多,更不用说像上帝那样永恒了。
 
  以色列人的壮丁出埃及时,大多数都在三十至四十岁之间,经过四十年的旷野流荡生涯,那些人都到了七十或八十岁之间,所以他们快到死的年龄了,也没有得着迦南地的福分,这真是“转眼成空”。故此,今天的我们,应当对上帝心存"敬畏",寻求他圣洁的爱和使人成圣的律法,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和价值。
 
  英国伊利沙伯王后,说:“我虽富有天下,然而转瞬之间尽成虚空。”
 
  鲍尔琦主教,说:“我一切的事都预备得好好的,只有死没有预备。”
 
  音乐大师贝多芬最后的二十年耳朵完全听不见,作为一个音乐家,多么希望自己能复聪,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断断续续的说:“到了天国,我就能听得见了!“众人泪下。
 
  拿破仑临死时,处在昏迷状态,那天,圣赫拿岛上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拿破仑突然从床上跳了起来,大喊:“我的上帝,我的法兰西“。
 
  人临终的话语是最真诚的。伟人最后的渴求,也是全人类的渴求。只有寻求上帝,寻求天国,这才是人类的真正归宿。
 
  三、神的怜悯与人的醒悟

  “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耶和华啊,我们要等到几时呢?求你转回,为你的仆人后悔。求你使我们早早饱得你的慈爱,好叫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求你照着你使我们受苦的日子,和我们遭难的年岁,叫我们喜乐。愿你的作为向你仆人显现;愿你的荣耀向他们子孙显明。愿主我们神的荣美归于我们身上。愿你坚立我们手所做的工;我们手所做的工,愿你坚立。”(诗篇90篇12至17节)
 
  只有“智慧的心”,才能“数算自己的日子”;因此,摩西的这个祷告,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智慧。
 
  求上帝指教我们过敬虔爱主的生活,坚立我们符合神心愿的工作。这一渴望使我们每一位神的儿女热切地向上帝祷告,祈求上帝引导我们过忠信的生活,就近我们并使我们喜乐,赐福我们辛勤工作的成果。
 
  “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这里特别是指“使我们能够充分善用一生的日子”。“智慧的心”,能使敬虔爱主的人,按照正确的优先次序生活。因为“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33:25)
 
  如今,基督已经赐下保惠师圣灵给一切跟从他的人,他能“将一切的事指教”我们依靠主的人。他随时作我们生命的导师,将一切关乎敬虔的事教导我们。我们有了“智慧的心”,便可知道怎样在世度日。生命短促,故当怎样爱惜光阴。
 
  明白生命的短暂,能帮助我们聪明地使用这不多的时间,做些有永恒意义的事。花点时间一边数自己的日子,一边问一问自己:我有那些工作具有永恒价值的。
 
  “得着智慧的心”,我们便可知道趁着自己还有今日,应当尽力忠心侍奉主,在我们的余生中,务求作成神所托付我们的圣工。我们所过的年日,如果照着神的眼光来计算的话,那就有些年日算得数,有些年日却算不得数。我们属灵的年日,是按着我们在神面前的情形来计算的。
 
  诗人求神“转回”,或说:求神息怒,并赐下恩惠、怜悯;回到我们这里,转离你的怒气。“早早”或作:“在早上”,将现状比作黑夜。诗人急切地盼望早晨的亮光,即上帝向百姓清楚显明他慈爱的时候。那时,他们就能够一生一世欢呼喜乐。
 
  这世界的黑夜快要过去,公义的日头(基督)快出现了。那时就开始主耶稣的新日,凡爱他的就必饱得他的慈爱,那就必定获得欢呼喜乐。神的慈爱,定能满足人心一切的愿望。
 
  这里提到:“为你的仆人后悔”乃是从人方面说的。人有罪在身上,神的忿怒就向他发作。但是人一旦归向神,认罪悔改,神自然会改变他向人的态度。确切地说,并不是神改了,乃是人改了。
 
  因此,觉悟人生,才是我们今天的信徒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我们若真的意识到生命何其短暂,会促使我们热切地祈求上帝的怜悯。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我们将无法成就任何具有永恒价值的事。
 
  神所赐的喜乐远越过我们一切所受的苦难。凡为主所受的苦都有极大的价值。保罗说:“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7:17)。
 
  诗人呼求耶和华在恩慈中转向他的仆人,又确切地求神使我们的忧伤变为喜乐。如果神以他信实的爱来满足我们,我们会一生一世欢喜快乐;我们也要确切地求神在我们的劳苦中获得成功。
 
  有人问哲学家三个问题:1、人的一生,什么时候最重要?2、谁和自己的关系最重要?3、哪一种工作最重要?哲学家的回答:1、人生最重要的时候是现在。因为过去的无法追回,未来的还不属于自己。2、现在与你交往的人最重要,因为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再交往。3、最重要的工作是传福音,这是关系到生死的大事。
 
  由于我们的日子屈指可数,所以我们希望自己的工作算数,有效和有成果。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看到神永恒的计划和荣耀。“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3:11)神把对完美世界的渴望与追求,安置在我们的心中,但只能在他完全的统治下才可得到满足,并在永恒中得以实现。他让我们略微看见他创造的完美,但这仅仅是一瞥而已。我们无法透视将来或充分了解永恒中的一切,所以我们必须信靠他,并在世上做他的工作。
 
  牧师在布道会上,大谈天堂的快乐,把天堂形容得实在太完美了。一个听众说:“你又没去过,怎么会知道?我就不相信天堂真的这么完美。”牧师笑着说:“朋友,你可曾见过上了天堂,因为生活不快乐而回来的人吗?”
 
  “愿你的作为……显现”,即透过神大能的作为,向他的子民彰显神的慈爱,使他们兴旺强盛。“向他们子孙”,上帝与亚伯拉罕及他的后裔立约(后裔必须自己接受圣约),旧约时代的忠信人藉着自己的敬虔子孙,使上帝的百姓生生不息。
 
  诗人祷告的称谓,忽然从之前的“主啊”,转为现在的“耶和华啊”。耶和华有立约施恩之意,这表示诗人把握了更有利的立场向神祷告,求神复兴他的百姓,并赐侍奉的能力给他的子民。
 
  神所作的事都是尽善尽美的,神在我们身上所施行的救恩满有恩惠、慈爱和怜悯;这些事都彰显了神的荣美。神在人心中作了他的善工,便有圣灵把主耶稣的美德放在我们里面。我们有了主耶稣的品行,就可以放心的求神使他所作的事都满有荣耀。因为按着主的样式所作的事,正是神所欢喜的事。
 
  结语
 
       神是我们千古的保障,永恒的归宿,生命的安息,永久的家乡。所以我们应当求神赐我们悟性,好叫我们真正明白人生的意义,并存敬畏神的智慧之心,来度过他所赐给我们的每一天。今生是对来世的预备,神希望我们每一天都为他而活。
       
       神从始至终的作为,如今在基督里的赎罪之工中显明出来,并使他的众儿女都能看见神给他百姓的祝福。他愿意我们都明白在基督里的荣耀;并乐意起来热心侍奉,就是在看见了神的作为与荣耀之后,用生命的行动报答主的恩情,以神所赐予我们的工作(各样善事)为念。我们工作与生活的目标,全然以基督为中心,从今生看到永恒。 
 

  TAG:智慧 人生 日子

【作者简介】 骆颂恩:雅博网作者。上海松江人,生于一九六一年,籍贯浙江诸暨。自幼受父亲的影响,蒙恩成为基督的跟随者。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福音广播”成了我学习圣经的启蒙老师……八十年代末,参加过上海华东神学院(一年制)的培训学习,九0年八月回到本区教会作义工传道,直至二00一年三月被按立为该区教会长老,并作专职传道至今。于二00五年九月返校,再就读一年神学,获取了神学专科学历。二00八年至二0一0年,就读于上海电视大学的“行政管理”专科,并获得大专学历。不惑之年的学习生活,使我惊喜地经历到与童年时代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让我更珍惜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主所用。笔者比较倾注于“归正神学”,因它给了我更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走侍奉神的道路。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怎样做才能得永生?  上一篇:亚伯拉罕因着信 打印文章   录入:骆颂恩   责任编辑:刘长川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