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丁香一样的雨巷

作者:何天朵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19-10-17 06:49:20

 timg (1).jpg

  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冷风呼啸,天空中正飘着微雨。

 
  走到学校附近的小巷里,我竟然看见有一些老人还在冒雨摆摊卖菜。
 
  深秋的小雨,细细密密,打在行人的身上和脸上,发出细柔的天籁之声,让我的心情一下轻松起来,一下又沉重起来。
 
  学校门口的这条巷子,悠长悠长的,此刻就在雨水中浸泡着。我撑着伞站在巷口,不知道为什么,看见那些摆摊卖菜的老人,就会想起七年前的北漂岁月,想起那个叫双槐树的小巷。
 
  记得七年前,我住的地方叫双槐树。闲暇之余,我常常带着孩子在小巷里玩耍,那里是小孩子的乐园,环境幽静,偌大的地方只有一个古典石桥,车辆和行人寥寥,只有三个老婆婆在小巷里摆地摊卖一些旧衣裳。
 
  她们每天黄昏都不约而同地骑上三轮车到那里摆摊,暮色渐合的小巷子里,常见一些民工去买他们的衣裳,她们的衣裳有八成新,还很便宜,民工们常常心满意足地买上一包回去。
 
  在我看来,她们的日子一点都不幸福,本该晚年拥有安逸生活的她们却每天奔波劳累,可是奇怪的是,在我与她们相邻的这段时间内,却没有听到丝毫的怨言,她们始终都由里而外闪耀出一份喜乐的神采。
 
  我和卖旧衣的老婆婆谈过几次话,她们声音悦耳满脸慈祥,整个人充满一种难言的温和。
 
  我怀念双槐树,并不只是因为那里有小桥流水,有美丽的夕阳,那些虽美,却不是生活的。我爱的是那里有一分闲情和人间烟火味道,陪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看看卖旧衣的老婆婆勤劳卑微的生活,心灵就整个振作清醒起来。
 
  我常常在沉默中想起她们来,她们的身世对我一度是个谜。
 
  卖旧衣的老婆婆在双槐树那一带卖了十年的旧衣裳,已经成为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有一次我带着孩子散步时,无意间听见两个学生家长的攀谈,她们说这三个老婆婆都是附近一个教会里的义工,平日生活极为俭朴,晚上卖的这些旧衣裳所赚取的费用都捐给孤儿院了,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
 
  听着她们的交谈,我在月凉似水的夜晚泫然饮泣。这几个老婆婆让我想起德兰修女。她们没有文化,没有口才,也没有任何地位和名声,终其一生都在付出大爱,而且爱人所不爱,以爱来挽救那些枯死的身躯和心灵。最让我感动的是,老人们对福音和失丧灵魂的重担,只要一有机会,她们就向亲朋好友和陌生人传扬天国的福音,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老人的孩子和亲戚们都先后成了基督徒。
 
  这几位目不识丁的老人尚且这样,而我们这些自以为有学识和智慧的人,有没有这种灵魂的负担?我们起初的爱心是否已经麻木?
 
  约书亚曾在上帝面前宣告说:“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愿我们都能效法卖旧衣的老婆婆舍己的爱,珍惜光阴,燃烧自己温暖世界,对生命心存感恩,姿态从容。

  TAG:丁香 雨巷

【作者简介】 何天朵:雅博网作者。大学中文系毕业,爱好文学,在文字方面的负担和呼召,文风清新优美,富有启迪。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倾听  上一篇: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真诚的信仰 打印文章   录入:溪水鹿   责任编辑:溪水鹿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