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母爱不言放弃(七):因信而生

作者:雅薇     来源:拥抱每一天 时间:2012-05-12 13:57:57

 

今天我要跟您分享玲玲的因信而生的故事:

我1981年结婚,直到1988年的2月才怀孕。起初的两年,还享受着二人世界的生活,又因工作的忙碌,对拥有孩子只是希望而不特别的着急。但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结婚到了五六年时,还没有孩子,免不了会有压力,无论是精神上,家庭里,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免不了会有疑问,但最大的压力莫过于来自我自己的心里。每当有什么节日,比如生日、圣诞节或新年,原本是欢乐庆祝的日子,但我却有种说不出的伤感。看到家中的小孩子们高兴地得到红包和礼物,我当然不是嫉妒没拿到红包或礼物,而是感慨为什么到现在我还不能怀孕?

我本性是很喜欢孩子的,看见小孩子们脸上所发出的那种天真无邪的笑容,我真希望自己也能有这种福气,有一天也能拥有自己的孩子。但在这七年中,却不断由希望转为失望。记得有一次,我的经期晚来了十天,我们高兴地以为怀孕了,但十天后,月经又来了,高兴变成了失望,最后几乎变为绝望。

记得有一次,我不经意地看到一张侄子的照片,眼泪不知怎地一直流啊流。我是在可怜自己。我丈夫弟弟的妻子正好看到我在流泪,她赶快过来安慰我。我深知婆婆为我还没怀孕这件事也感到很着急,但她常常用《圣经》上亚伯拉罕和撒莱的故事来安慰我,鼓励我。

在这几年中,我不知找过多少医生,无论中医或西医,只要是能医不孕症的医生,我们就去找。看中医差不多的诊断都是身心虚弱,中气不足,每次都是吃药补身体。当时我们住的大楼住户很多,每天晚上,当我熬中药的时候,整幢大楼的邻居都知道这味道是从哪儿来的,几乎几个月来每晚都是这样,我也是无可奈何。

记得在1986年的暑假,我和先生去了香港,我去找当地的妇产医生。在香港停留期间,我们曾接到了一个电话,传来我丈夫的妹妹已怀孕的消息,我听后又哭了起来。我丈夫的妹妹也是结婚后很久一直没有怀孕,本来好像还有一个做伴儿的,同病相怜,压力多少还小一点,为什么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又可怜自己了,我想要把自己关起来,我真的不敢面对别人,我不好意思见人,甚至不敢回家。

从香港回来后,又有人介绍我去找本地一位最有名的妇产科专家,当时他也是用一种类似试管婴儿的方法;于是我就去拜访他,决定接受他的治疗,医生也吩咐我每个月要做些什么准备。经过了几个月的等待,在1988的1月初,终于到了最后一步。当天我去了他的诊所,当时共有三个人要接受这个手术,前两个女人都顺利地做完了。轮到我了,医生却对我说:“因某些条件不符合,你无法接受这样的手术。”当时我听了,精神都快崩溃了,这是我最后的希望,我花费了多久的时间,就是在等待这一刻,现在却不可能了!

我觉得我什么都没有了!当时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啊流,我非常伤心,而且无奈地对主说:“主啊,我现在只有靠你了。”

回到家里,我立刻打电话给我丈夫,告诉他医生的诊断结果。当时他在电话里毫无声音,我知道他一定也很失望。当天晚上,我们俩坐在床边,不知用什么话来互相安慰,但却好像有种力量在支持着我们。他就开始祷告,而且流泪,这也是我第一次看见丈夫流泪。祷告完后,他觉得很平安,他对我说:“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有孩子的。”这些话安慰了我,也加强了我的信心。那天晚上我就说:“主啊,我抓住你的应许。”

有没有孩子还是未知数,医生已经没有办法了。1988年2月份,我回娘家住几天,娘家在南方,妈妈她老人家为我一直没有怀孕这事,心里虽非常着急,但因她很疼爱我,也避免在我面前提起这件事。当我回家时,妈妈和妹妹一同陪我回来。妹妹当时已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但因姐妹情,所以也放下自己的孩子,来陪我做伴。

有一天,我告诉妹妹身体好像感到不适,而且很懒散。妹妹第一个反应就是:“你可能怀孕了。”当时我骂她不要乱讲,心里想:怎么可能的事?

妹妹又问我:“你多久没有来月经了?”

我说:“七天。”

妹妹坚持要和我到附近一间化验室做检查,起初我还拒绝,因为我怕失望,以前晚了十天也是有的。妹妹告诉妈妈,妈妈也劝我去检查。妈妈说:“去化验一下嘛,有没有都没有关系。”我经不住她们一劝再劝,也将就着和她去了。

真出人意料,化验出来的结果是:我怀孕了!我立刻打电话给我先生,但我接着说:“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可能是化验室弄错了,再等一星期吧,我会去医院再做检查。”因我实在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就这样。再等了十天,我再次去了那位证实我不能怀孕的医生的诊所。结果又一次证实了我的确怀孕了!当时我的心情很复杂,喜悦和怀疑掺和在一起,因为1月份医生才说我不可能怀孕,而2月份我却有了。在人的眼里,似乎这一切很戏剧化。后来,我才慢慢理解,当我在依赖医生那条路上感到绝望的那一瞬间,神那怜悯的大手即刻伸出来,为我打开了另一条路。本来,我只听闻而没见过奇迹如何呈现在别人身上,但我却亲身体验到奇迹如何显现在我身上了!在某些几乎是人不能做到的事情上,在我们最软弱、最无能的时候,如同雨过天晴那一刹那,看到彩虹呈现在天边,那是上帝恩典的彰显。

如果当我一结婚就有了孩子,可能体会不出有儿女本身就是上天的恩惠,也可能不会那么珍惜孩子,我可能还会挑生男还是生女;可能我们夫妻也不会这样互相扶持,这些都有上天的美意在其中。

我生了两个女儿。我们给她们起的名字中间都有一个恩典的“恩”字,人问我为什么时,我说是为了提醒我自己和我的两个女儿,她们都是恩典之爱甜美的果实。

两个女儿不但乖巧,而且很孝顺。在她们小小的年龄就知道常常慰问我的病痛。每当有什么节日,两个人就用她们小小的手来做一些手工送给我。每天晚上,两个女儿都会和我们夫妻亲吻道晚安,会将我们夫妻的水杯装满水,端到我们的房间才去睡觉。姐妹俩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目标,每天去同一所学校上学,一个上小学二年级,一个上三年级,考试时成绩都是班上的第二名。我很珍惜和两个女儿在一起的时间。

我知道还有很多女人也遇到过难处,我理解她们内心的痛苦,我真希望我的经历能鼓励和安慰她们!

    天国的梦想者

    我的母亲是一个梦想家,从来不提什么梦想,她相信她一生唯主是赖,九岁的时候,她的父亲便过世了,她是六个小孩中最年长的,九岁便外出到费城的珠宝商店做清洁工,她的收入是这个贫乏的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虽然她只是个小女孩,但她却有一个梦想,就是将来献生做一个宣教士,所以她去上夜校。这个眼睛发亮有意大利棕色皮肤有意大利血统的小女孩与意大利其他的移民们坐在费城南区的教室里,学习读书写字,这是多么令人瞩目的景象。

    当她十六岁时,母亲便为她安排了一份婚姻,上学的前景就此结束。她少女时代的一位好友后来成为美国顶尖领袖及文学界的才女,这位女士曾经告诉我,她在我母亲的婚礼上哭了,因为她相信母亲的梦想破灭了。但是这位女士错了,我母亲继续她的梦想,虽然她从来没有到过宣教工场,也不曾完成过她的学业,但是她有子女,她相信她的子孙会使她的梦想成真。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她告诉我,我是她的撒母耳,并且像《圣经》的人物一般,我已被奉献给主用。在我的人生当中,再也没有什么比她对这个呼召的隐隐提醒更激励我将生命献给宣教事工了。

    在我成长期间,她对我们的教育有三件事是特殊的:第一,她随时都在我身边;第二,她对我有信心,并且帮助我建立自信;第三,她塑造我成为宣教士该有的样式。

    就在这么一个拥挤喧嚣的城市里,母亲特别为我安排了一个在临近的十几岁的女孩,请她每天放学的时候陪我走路回家。为此艰苦的使命,母亲付给这个女孩一周两角五分钱。升上二年级的时候,我对于我们这个如此贫困的家庭竟付给这个女孩这么多钱非常反感,便对我的母亲献上一策说:“妈,我要自己上学,如果你一周给我五分钱,我会更加加倍小心,那样你就会省下两角钱,我们的生活会好过些。”经过我苦苦哀求,母亲答应了。以后的两年我便自己走路,上下学,那是一个要经过八个十字路口的路程,但是我经过路口时都十分小心。我从来不与陌生人谈话,总是走自己的路线,我独自一人完成了母亲的要求。

    多年后的一次家庭聚会中,我正夸自己特有的独立性,并用夸张的方式告诉家人,我如何能在年幼的时候自己照顾自己,我会议说服母亲让我自己上下学的事,就在这个时候,母亲笑着告诉我整个的故事。“你以为你独自一人吗?”她问道,然后便透露,“每早你离家,我便跟着你离家,一路走在你的后边,当你下午三点半放学,我也在那里。我总是躲在一边,一路跟着你回家。我必须要在你身边,免得万一你需要我。”

    母亲总是为我而活,并且始终相信我。虽然我们家庭没有任何学术的背景,但她相信我的成绩仍然可以出人头地。我父亲是意大利的移民,讲一口破英文,家中也缺乏书本,我母亲仍然让我相信自己可以在学校表现良好。英文是我最差的一科,文法理解更是超出我的范围,但母亲告诉我,重要的是说什么,而不是怎么说。她自己就是明证,她可以使听众对于她的故事听得入神,或许文法错误,或许发音不正确,但是她的话中听来有幽默感,又参杂一些家庭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信息。我非常感叹她说话的能力可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并且决定自己要像她。

    母亲有办法将我的失败减到最小,并且强调我的成就,她再三地告诉我,她以我所做的任何有价值的事情为荣,她不曾对我说过“你可以做得比这个更好”,相反,她总会让我感觉我所做的超过她所期待的。我听到她对她的朋友说:“我这孩子实在了得,他没有附近孩子拥有的一般好环境,但是看他在学校里表现多好啊,谁想到我的儿子能如此地成功。”

    每天我离家前,她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总是:“记得,你可以为耶稣而卓越。”我们以此说笑,然而在她逝世前我们交谈中所说的也正是这句话。我的母亲使我相信自己是独特的个体,她使我知道我能做大事,更使我深信,靠着主耶稣我的背景所带来的限制读可以克服。

    多年以后,作为一名社会学家,我学到“库里斯镜子概念”,根据美国社会学创始者之一查斯.康利的说法,你认为自己是什么,大半决定于你生命中的那个认为你是什么。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人是我的母亲,她对我没存半点的怀疑,在她眼里,我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最棒的男孩,对我的这份信心是她给我最伟大的礼物之一。

    此外,我母亲如何塑造我过一种宣教服侍的生活的形态,在她死后多年仍叫我惊讶。她教导我身处何地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做什么。当她还是个女孩子的时候,她听到过一位宣教士描述非洲大陆福音的需要,她梦想着要去那里传神的话和既定的爱,但是她不曾去过非洲,一辈子都在费城度过。虽然如此,她以她所住的地区为她的宣教工场。她非常容易与别人认识,毫不退缩,她关心每一位交谈的对象,并且以告诉他们耶稣的真道来表达她的关怀。

    我父亲过世之后,她挨家挨户地推销礼品,她不矫揉造作,所去的每一个家庭总不遗漏与人分享主耶稣。她总有办法与那些拒绝基督的人做朋友,她总不谴责人,或以地狱、火湖来威胁人,相反,她只是告诉他们,主耶稣每一天如何帮助她,他如何给她喜乐,使她的生命如此美好。有一个人曾告诉我,他并不相信神,但是他相信我母亲相信的神,也希望有母亲在信仰中所拥有的喜乐和知足。

    我的母亲经常写信,写便签,我实在不知道她哪里来的那么的邮票,她花在邮票上的钱几乎超过她收入所允许的。有人生病,必定会接到我母亲安慰鼓励的便签。她寄给每一位她所认识的孩子高中毕业的贺卡,也只有上帝知道她曾塞了多少个五元钞票在信封里,以匿名的方式寄给她所知道在经济上有需要的人。她是个穷苦的女人,但是当她把自己仅有的一点点施舍给别人的时候,所得到的乐趣比什么都大。

    母亲过世时,我们尝试向殡仪馆的人解释他必须准备会有拥挤的群众,并且找警察指挥交通,他没有听从我们,结果追思礼拜前一个小时,礼堂里面已挤满了人,还有好几百人站在外面。殡仪馆的人惊讶极了,问我说:“你的母亲是谁?我从来没有读过她的故事,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听过她的名字。”我就告诉她说:“我的母亲是一位出色的宣教士,曾经触摸的成千人的生命。”我这样说,一点儿也不言过其实。

    母亲从来不参加如何做父母的课程,她从来没有听过那些如何教养子女的新弗洛伊德的理论,我相信那些儿童教育专家立刻在她的教育方式中找到许多的瑕疵,但是我所知道的是她总在我的身边,她对我有信心,她为我塑造出一个榜样,就是宣教士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对于一个九岁就失学意大利移民的女儿,这真是非比寻常的成就。我希望她能够知道她的梦想已经成真了。

  TAG:母爱 不放弃

赞助商链接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