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轻看自己的名分

作者:刘树鹏     来源:微信公众号:诗意恩典 时间:2017-02-24 07:19:05

 1.jpg

  我以前在学校教书,教师们开例会时,校长时常念叨这样一句话:“我们干的这个活儿,好汉子不愿干,赖汉子干不了。”

  校长希望教师们不要太掉以轻心,要对得起自己的工作。然而,从他的语气里,听不出对这份职业的自豪和尊重。在一些教师那里,也只是把教书育人当作混饭吃的工具而已。

  因为轻看自己的工作,对学生也缺少一份起码的尊重。体罚侮辱学生,是常见的事情。有些学生调皮嬉笑,一个老师张口挖苦说:“你们这是蛤蟆洗腚腄儿,快乐一会儿算一会儿呀!”

  在某些教师眼里,用动物来贬损学生,算不上什么过分的事。教材里不是明明写着,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吗?

  关于人的来源,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来源于达尔文的假说,动物是人类的祖先;一种说法来自于圣经的教导,人是神按照自己的样子所造。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决定了人们对自己名分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赞同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自然而然认同人的身上有兽性的存在,认同人类为了食物可以像动物那样相互竞逐残杀,弱肉强食。

  认为人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所造,自然赞成在每个人身上都有神的影子。人不应该只关心自己的肉体,还应该关心自己的灵魂;人不应该只尊重自己,也应该尊重他人。

  对人的名分不同的看法,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也决定了不同的生命质量。

  对于基督徒而言,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名分呢?

  人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所造,然而由于始祖的犯罪,人类陷入到罪的泥淖中,无法活出神所赐的圣洁和荣美。神的独生子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成为人们犯罪的赎价。

  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基督徒是耶稣用自己的血赎买出来的那群人。

  基督徒切莫轻看自己的名分,切莫轻看自己身上,那宝血的印记。

  《希伯来书》中指出:“恐怕有淫乱的,有贪恋世俗如以扫的,他因一点食物把自己长子的名分卖了。后来想要承受父所祝的福,竟被弃绝,虽然号哭切求,却得不着门路使他父亲的心意回转。”

  《创世纪》当中记载,以撒的大儿子以扫在旷野打猎回来,看到兄弟雅各正在煮红豆汤。以扫向雅各要红豆汤喝,雅各却说:“你今日把长子的名分卖给我吧!”以扫说:“这长子的名分于我有什么益处呢?”便起了誓,用长子的名分,换了一碗红豆汤。

  那流奶与蜜的应许之地本来是属于以扫和他的子孙, 然而由于他轻看自己的名分,只关心肉体的享受。因为一碗红豆汤,他失去了那本来属于他的---从长子名分所承受的神荣耀的应许。

  因为耶稣,基督徒都成为上帝的儿女,成为那永生国度的子民,这是何等荣耀的名分。然而,就像犹大为了三十块钱出卖了主耶稣,有多少基督徒由于贪恋肉体的享受,轻易放弃了自己的名分?

  在英国宣教士潘尔徳写给自己家人的信中,记载了100多年前,发生在我的家乡的一件事情。

  义和团抓到一个姓范的小伙子,因为他是一个基督徒。他们挖了一个深坑,把小伙子推了进去。土埋到膝盖的时候,义和团声称,如果他不再信耶稣,就可以让他活命,小伙子拒绝了。土埋到臀部的时候,再一次问他,小伙子依然没有改口。

  就这样,土渐渐地埋到了他的胸部、下巴,一直到被完全活埋,他也没有否认自己生命的救主。

  这个小伙子宁愿放弃肉身的生命,也不愿意背叛自己的救主。那些因为一顿酒宴而放弃主日聚会,因为一次生意而撒谎欺骗客户,因为一些情欲的诱惑而使自己的心思意念离开主的基督徒,看到这个故事是不是应该脸红呢?

  背叛主耶稣,不单单是口头上不承认他的名。违背耶稣的教导,就是背叛他,像以扫一样轻看乃至放弃自己尊贵的名分。

  今天早晨,看到圣丹姐妹在一篇文章后面的留言:“若是没有白白得来的恩典,不敢想象人的下场有多悲哀。感谢主赐给这份宝贵的生命的礼物,我们必须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我们的神,也要爱人如己。除此之外,还能如何报答主恩呢?”

  读了留言,我非常感动。是啊,上帝赐给我们无比珍贵的名分,让我们得以承受那永恒荣美的国度,我们必须遵循耶稣的教导,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我们的神,其次也要爱人如己。这才是真正的信心啊!

  一个人的工作若想有出色成绩,必须有职业荣誉感;一个人的生命若要结出丰硕的果实,必须明白自己拥有贵重的名分。

  你贵重的名分来自至高的神,在地上,你要荣耀祂的名。

 

  TAG:莫要 轻看 名分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行事为人当与蒙召的恩相称  上一篇:一处海景房的启发 打印文章   录入:雪鸽   责任编辑:雪鸽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