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学会“愧对”

作者:柳延延     来源:网络 时间:2012-08-27 08:25:52

博尔赫斯有一首诗,题为“愧对一切死亡”。读这些诗句,让人深感震撼,因为今天,我们面对的死亡可能比博尔赫斯所感受到的更加“一切”。“一切死亡”就在我们周围发生着:清新的空气在死亡,清澈的河水在死亡,斑斓的树木花草在死亡,鲜活的各类生命在死亡……

与这些死亡相伴随的是我们心灵的死亡。我们不会同情了,因为同情可能让我们上当;我们不会爱了,因为爱是要付出的;我们不会欣赏美了,因为我们失去了那份闲暇的、渴望捕捉美的心境。没有同情,没有爱和善良,没有美,不就是我们自己的死亡吗?

也许,现代人对羞愧的感觉已十分陌生,他们不能理解博尔赫斯的“愧对一切死亡”是这样一种内心感受:当看到周围的许多人陷于困境之中时,我却能够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使我难以承受;我的爱一无所得,这是由于我心中的爱还太少,我对出现在周围的虚伪和欺骗无能为力,是因为我本身还不够真诚。

今天我们的不幸在于,能够做这样的自省太难了,“人们醉生梦死,放纵地生活,人们非常不负责任地生活:人们恰恰将这叫做‘自由’”。是什么让人们如此肆无忌惮?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多数人的不幸并非他们过于软弱,而是他们过于强大——过于强大,以至于不能注意到上帝”。我体会,这不是要我们现代人回归到中世纪的宗教统治之中,而是呼唤我们在内心培育出对待万物的敬畏之情,从而能将对自己的爱、同情扩展到自然、他人,扩展到一切生命。就此而言,“愧对”的情感意味着面对苦难、面对“一切死亡”时自己的责任。                         

  TAG:学会 心灵 愧对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失败的必修课(1/6):神,无所不知  上一篇:与上帝合而为一 打印文章   录入:离箭红尘   责任编辑:离箭红尘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 赞助商链接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5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
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