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

作者:李世峥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17-12-08 06:47:19

 1.jpg

  编辑杂志时,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位妇女晕倒在地。昏迷中,她觉得自己的灵魂悠然地飘向天堂。此时,有一个声音问道:“你是谁?”

  “我是市长的妻子。”妇女答道。

  “我没有问你是谁的妻子。我问你是谁?”

  “我是四个孩子的母亲。”

  “我没有问你是谁的母亲,而是问你是谁。”

  “我是一名教师。”

  “我不是问你的职业,只是问你是谁。”

  “我是一名基督徒。”这位妇女已经被问得有点不知所措了。

  “我没有问你的宗教信仰,只想问你是谁。”

  这样一问一答中,那个声音始终在问“你是谁”,而妇女的回答总不能令对方满意。不知过了多久,妇女醒了过来,但“你是谁”的问题却依然在她的耳际萦回。

  故事没有结局,但却发人深思。那位妇女始终没有办法确定她自己,只能依赖其他人来证明自己,依赖她的丈夫、孩子,依赖她的职业、宗教。然而,“你是谁”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把这一切关系都去掉之后,你还是你吗?你还能向他人证明自己吗?

  读过这个故事,我不断自问:“我是谁?”活到30多岁,自己的身份不断增多,所以我可以用很多个答案来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我是一位老人的儿子,我是一名妇女的丈夫,我是两个女孩的父亲,我是一个教会的牧师,我是一份杂志的编辑。可是,我无比清楚,这些答案都无法真正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因为我的这些身份只有在特定的关系中及特定的场合下才有意义。离开家门,就没有人会在意我是谁的丈夫或谁的父亲;走出教会,就没有人会理会我是否牧师或者编辑。于是,我在思考,我有没有一个身份,可以适用于任何场合呢?一天,我突然想到,当然有!那就是——“我是人!”无论我走到哪里,不需自我介绍,不用交换名片,无论是谁,只要是双目正常的人,就可以确定——“这是个人”。其实,“我是人”,这是上帝赐给每个人最真实也最可靠的身份。然而,是否每个拥有“人”之身份的人,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呢?这是一个无比严肃也无比重要的问题,因为倘若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他的其他所有身份都会黯然失色,都会毫无意义。当我告诉自己“我是人”时,心里无比清楚,自己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人”尚有不少距离。首先,因为自己会迷失自己,常常会忘记自己是“人”。其次,因为别人会干涉自己,使我常常无法做“人”。因此,我在提醒自己,让我记住我是人;我也在祈祷上帝,让我成为他心目中的“有灵的活人”(参创2:7)。当代著名神学家汉斯·昆(Hans Kung)说:“做基督徒就是从根本上做人。”我由衷地认可这句话。如果我不能“从根本上做人”,所有的身份都将大打折扣。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做人”呢?从《圣经》的教导来看,以下几点不可忘记。

  我是人,不是上帝

  人,皆由上帝所造。因此,人永远只能是人,不能成为上帝。从亚当而生的人如此,被基督救赎的人仍如此。无论是谁,只要忘记自己是人,就会无限接近于魔鬼。

  国人向来喜于装神弄鬼,于是神仙辈出,大师不断。这种风气也无可避免地侵入教会,自称为神者层出不穷,自我神化者络绎不绝,被人神化者比比皆是,牧者有之,信徒亦有之。最可悲的是,此种人往往大有市场,总会有人为他们摇旗呐喊,甚至舍生忘死。然而,《圣经》告诉我们,上帝从未要求人成为上帝,更未应许人成为上帝。因此,人只能过属于人的生活,不能过属于上帝的生活;只能做属于人的工作,不能做属于上帝的工作。过分强调出世的生活,只能催生基督教版的苦行僧和修道士;片面强调超然的工作,只能捧出基督教版的巫婆和神汉。

  我是人,不是上帝,所以我不能自作清高。我不可能因为是牧师,就不食人间烟火,所以我的生活模式永远是人的生活模式,而不是上帝的生活模式,需要衣食住行,会有生老病死。肚子饿了,就要吃饭;天气冷了,就要添衣;太阳落下,就要回家;行路太远,就要坐车;患上疾病,就要就医;拒绝吃药,就要棺材。由此,一个问题产生了,这些需要都不会因为我是牧师就可以免费享受,所以钱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为此,我从来不认为钱就是魔鬼,魔鬼利用的是贪财的心,而不是钱本身。因此,我绝不贪恋钱财,但向来与钱无仇。

  我是人,不是上帝,所以我不能装神弄鬼。我不可能因为是牧师,就可以呼风唤雨,所以我的工作模式永远是人的工作模式,而不是上帝的工作模式,需要刻苦读书,需要积累经验。所以,当我站在讲台上时,或者为人祈祷时,不能以“天兄附身”的幌子忽悠信徒,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普度众生”,我所做的一切,只是以报答主恩的心态服务大众。我知道,通过我的祷告,也会产生神迹,但绝不能将之当作自己的“功力”,只能将其视为上帝的恩典。

  我是人,不是上帝,所以我不能美化自己。我不可能因为是牧师,就可以超脱于肉身的本性,所以我有软弱,所以我会犯罪。因此,任何高估我道德水准的看法都是不正确的,任何苛求我毫无瑕疵的做法都是不妥当的。我当然不能以“我是人”的借口放纵自己,但我若不声明自己有犯罪的本性和犯罪的可能,就有妄自尊大、欺世盗名之嫌。

  我是人,不是禽兽

  人,有上帝“形像和样式”。虽然此种“形象和样式”因亚当而丧失,但又因基督得以恢复(参弗4:23)。人一旦忘记自己有上帝的“形像和样式”,就距离禽兽不远。

  上帝所造的人,与禽兽有本质的区别。然而,堕落之后的人,时常会将自己混同于禽兽。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娄离下》)此话说到,人极易沦为禽兽。因此,囯人常将品德低下之人,称之为“禽兽”,惯用蛇蝎心肠、狼心狗肺等语形容人像禽兽一样的性情,用狗苟蝇营、猪突豨勇等语形容人像禽兽一样的作为。《圣经》也有类似的说法,使徒彼得在描述敌基督者的恶行时,就如此说:“这些人好像没有灵性,生来就是畜类,以备捉拿宰杀的。”(彼后2:12)人,本来有别于禽兽,但不懂得珍惜在上帝面前的地位时,就会沦为禽兽。一位诗人写道:“人在尊贵中而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类一样。”(诗49:20)

  我是人,不是禽兽,所以我不能悖逆上帝。“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因为,他们虽然知道上帝,却不当作上帝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罗1:20-21)我不能掩耳盗铃般否认上帝的存在,所以必须以敬畏之心面对信仰,以免“思念变为虚妄”。

  我是人,不是禽兽,所以我不能放纵自己。按着人性的弱点,我完全有可能像苍蝇逐臭一样向往罪中之乐,最终成为衣冠楚楚的禽兽。因此,我要时刻谨记经训,并时常警醒祷告,远离“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醉酒、荒宴等类”情欲的事,结出“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等圣灵的果子(参加5:19-23)。经上说:“不要自欺,上帝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加6:7-8)

  我是人,不是禽兽,所以我不能漠视他人。我是人,别人也是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我不能为了自己的生存与生活,就剥夺他人生存和生活的权利。因此,我要远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谨记“爱人如己”的诫命。爱人如己,真的太难,但先从不去害人做起。

  我是人,不是木偶

  人,是“有灵的活人”。首先,是“活人”,不是死人;其次,是“有灵”的活人,不是只有肉体的活人。因此,人不同于木偶。人若既无“活”的特征,也无“有灵”的体现,与木偶何异?

  “有灵的活人”,有活跃的思维,有丰富的情感,有自由的活动。然而,总有人漠视这个事实,执意扼杀别人的思想,肆意泯灭别人的情感,刻意限制别人的活动,誓死要将生龙活虎的活人变成死气沉沉的木偶。更为可悲的是,另一些人也心甘情愿地做起了木偶。历史上那些彪炳千秋的所谓忠臣良相,其实大多是通过放弃人格和压抑人性而成就的,说到底,就是主动或被动地作了主子手中的木偶,听其使唤,任其摆布。教会中也是如此,容不下“性情中人”,不能有喜怒哀乐,不能有悲欢离合,一旦进入教会,就非要达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境界,就非要过起满口属灵口号的生活。否则,就会被斥为不属灵、没生命。但问题是,一个人如果真的到了这个程度,那还能是人吗?如果说是人,也只能是植物人,或者机器人。其实,说白了,那些鼓吹这类思想者,其目的就是要把上帝心中的儿女变成他手中的木偶,可以任他摆布。

  我是人,不是木偶,所以我不能六亲不认。我与别人生活在同样的世界,所以与大伙拥有同样的感情,亲情、爱情、友情一样都不会缺少。有人告诉我,做基督徒,就要将自己的感情“钉上十字架”。我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的“伟大理论”,但我知道这一定是歪理邪说,因为耶稣比谁都注重感情。有人警告我,耶稣说:“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14:26)但我会提醒他,《圣经》也说:“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提前5:8)

  我是人,不是木偶,所以我不能麻木不仁。我是有血有肉之人,所以会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完成新作,我会喜;路见不平;我会怒;受了伤害,我会哀;看到女儿,我会乐。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是,信徒理想中的牧师,往往就是无情之人——只会微笑,不会流泪;只有温柔,不发脾气。这一些,我做不到,也不想做到,因为这样的人不是牧师,而是木偶。

  我是人,不是木偶,所以我不能任人摆布。上帝赐给我正常的大脑,我就要独立地思考;上帝赐给我健康的体格,我就要自由地生活,谁也不能禁锢我的思想,谁也不能限制我的活动(当然,我所说的思想和活动,前提是在《圣经》和法律的许可范围之内)。虽然我无法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但我内心中不能没有这样的立场和原则。上帝说:“你们是重价买来的,不要作人的奴仆。”(林前7:23)上帝赐给了我人格,赐给了我尊严,所以我必须体面地活着,我乐意为人服务,但不能供人娱乐。所以,我不能被任何人奴役,不能被任何人利用。

  “我是人”,这一点毫无疑问,因为这是上帝赐给我的最基本的身份。然而,我非常清楚,距离上帝心目中的“人”,我还差得太多太多。我祈愿,在上帝的帮助下,我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无论身在何处,无论面对何人,都能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人!”这样,我才能无愧于加之于“人”这个最基本的身份之上的其他所有身份!

 

(本文转自作者微信公众号:李世峥工作室)

 

  TAG:我是

【作者简介】 李世峥,男,汉族,1979年1月生于陕北农村。受家庭熏陶,自幼跟从基督。曾先后在两所基督教神学院攻读神学五年,2001年起在教会全职侍奉,2004年接受教师(副牧师)圣职,2010年接受牧师圣职。现任一基督教杂志责任编辑,并参与基督教图书出版事工。同时,在一教会参与讲台侍奉及圣事,亦在圣经学校做兼职教师。博主向来爱好写作,成为传道人之后,对文字事工有所看见,亦有所托付,因而一直致力于文字侍奉。1998年以来,已在全国主要教会刊物发表文章160余篇,共约60万字。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主内请不要对圣诞节说三道四  上一篇:雁子广播:圣诞礼物 打印文章   录入:雪鸽   责任编辑:雪鸽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李世峥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