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的耶稣,为什么?

作者:曾昭瑞     来源:作者原创 时间:2018-10-30 09:03:47

 

 
sabbathday_A1.jpg
 
        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成了一个记号,用这个记号来分别你是什麽人。如果你会讲台语,你就是台湾人,不晓得讲台湾话就是外省人。语言成为一种分办自己与外邦人的记号。人常常捉住这些记号,将这些记号神圣化、绝对化,成为一种无法侵犯的象徵。语言是无罪的,但是往往人们赋予它许多特别的记号。在以色列人苦难的历史中间,他们也有许多记号,来分别你我是不是同一种人。安息日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我们从以色列人的历史来看,就会发觉到安息日有它特别的意义,无论在神学、历史、生活或是宗教上都有它特殊的目的。 
 
        一、旧约安息日的意义:
 
        1.是上帝创造完工的纪念日:  
 
        这是一个神学上的意义。圣经创世记二章2节「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上帝是大有能力的上帝,祂创造天地万物,当祂用六日的时间创造天地万物之后,上帝就休息。听到这段圣经,你曾否想过一个问题?上帝是全能,有能力的上帝,为什麽祂会累,也要休息。那麽若上帝不休息,他的能力会减少吗?祂会过劳死吗?若如此上帝不休息,能力就会减少、会过劳死,那麽上帝岂是上帝呢? 
 
        亲爱的弟兄姊妹,上帝是全能的上帝,当然祂不会因为没休息就能力减少或是操劳到死,因为这是有限的人才会发生的事。诗篇一二一篇3-4节「他必不叫你的脚摇动;保护你的必不打盹!保护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觉。」上帝不打盹也不睡觉,那麽为什麽需要设立安息日呢?因为安息日不是要让上帝安息的日子,是为人来设立的,是人有需要,人要休息,人需要这个日子。所以上帝成为一个模范,给我们看,连全能的上帝都需要,那麽人岂不是更加需要休息。安息日的第一个意义,是上帝显明安息对人的重要。
 
        2.不可做工当守上帝的日子:
 
        在安息日,上帝命令人休息,不准做工。不论是老闆、主人或奴僕这一日都要休息,不用做事好好享受就可以。出埃及记二十章10节「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僕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在这个中间,所有人的都一样,都可得到休息,我们可以说,安息日是一个社会平等的日子,所有的人在这日,不因为他身份的高低,甚至连家内的牲畜都可休息。在当时的社会是一种重大且先进的观念。因为在过去,人们认为要追求最大的利益,就是要使生产工具发挥最大的功效。所以一切的工人、奴婢、牲畜、器具,都要不停的使用,使这些物件发挥到最大功效,如此主人才会得到最大的利益。但是上帝的吩咐,不只是主人可以得到安息,而是无论身份职位高低,任何人都可得到安息,这也是使人活得有价值、活得像人的一种命令,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让所有的人都可得到安息的概念,所以我们讲安息日也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平等的日子。
 
        3.耶和华赐福定为圣的日子:
 
        出埃及记二十章11节说:「……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表明上帝特别来祝福这一日,因为这是一个分别为圣的日子,与一般的日子不同,上帝特别拣选这一日,成做一个祝福的日子,使人在这一日中间,来经验上帝的恩典,享受上帝的祝福。
 
        4.是记念从埃及为奴之地被救出来的纪念:
 
        申命记五章15节「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僕;耶和华你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将你从那里领出来。因此,耶和华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这是得到拯救的纪念日,对犹太人而言过去他们在埃及做奴才,他们无法决定自己什麽时候要做工,什麽时候要休息,他们没有自己工作的主权。只有一日过一日的苦工,永远都不能歇息。但是上帝亲自用大能的手,将犹太人自埃及法老的手中间拯救出来。让他们成为一个受释放的民族,上帝透过守安息日,做一个提醒,「今天你们已经成为一个自由的民族,不需要再受到人的辖制,所以在安息日就来休息」,这个安息日就成为以色列人从埃及为奴之地被拯救出来的纪念。每一个人守安息日,就会想起上帝对他们所施予的恩典。
 
        5.是宗教活动的日子:
 
        一个教会青年,每一个礼拜他的妈妈都对他讲,一起去做礼拜,可是这个青年都不去,都在家裡认真睡觉,因为他星期一到星期六都很忙,睡眠不够,所以礼拜日是补眠的好日子。他对他的妈妈说:「我这是在守安息日呢!安息日,不就是给人安息睡觉的。不然是给人做什麽呢?」亲爱的兄姐,上帝给以色列人安息日,不是要给他们补眠的。利未记十九章30节「你们要守我的安息日,进我的圣所。我是耶和华。」安息日是为着要让人亲近上帝的,所以犹太人在这一日,停止一切工作,来到圣殿、会堂中间来敬拜上帝。
 
        因为上帝的要求,所以在民数记中间,曾经记载有一个人,因为在安息日出去捡柴,所以被判用石头将他打死。所以我们可以了解,为什麽一开始安息日对以色列来讲,这是一件重要又严肃的日子。任何人不可随便违背。对犹太人来讲,安息日成做了全民族与上帝「立约」的一个记号。
 
        二、经历被掳之后安息日意义的转变
 
        在主前五八六年,巴比伦帝国攻破耶路撒冷,犹太国灭亡,很多人被捉去到巴比伦做奴隶,当他们成为奴隶之后,当然无法守安息日。面对这种的状况,犹太人的信仰遇到一个重大的挑战,人民在问一个问题,为什麽上帝没有看顾我们?为什麽上帝让我们在这个地方做奴隶。先知对这些疑问提出答桉。先知的教训认为,上帝之所以不顾他的选民,让他们成为奴隶,是因为他们忘记守安息日的「约」,因为百姓违反上帝的「约」在头前,所以上帝才会没有看顾他的百姓,让他们流离失所,受尽痛苦。先知教训说:「受掳成为一个惩罚,通过这种受苦,上帝要来教导祂的百姓,让他们预备自己,除去罪恶,成为一个洁淨的民族。」
 
        事实上,受掳这件事情,对整个犹太人信仰,带来一个重大而且必要的改变。过去百姓的信仰是以耶路撒冷的圣殿献祭为中心的。如今耶路撒冷城、圣殿已经都没有了,百姓也无法向耶和华上帝献祭。如果无法发展出另外一种替代的形式,犹太人的信仰就会完全被消灭,也会被灭种。但是历史对我们而言,犹太人没有被消灭,反而发展出一种新的信仰形态。就是固执来遵守律法,律法代替了耶路撒冷、圣殿、献祭这些有形看得到的宗教象徵。固守律法,成做一个新的记号,加上先知的教训,说他们不遵守上帝的律法才导致国家灭亡,这种的心态,使遵守律法成为压过一切的大事情。
 
        在这种的情景之下,守息日、受割礼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为外邦人没有守安息日、不受割礼。这成为一个重要的记号,严格的来遵守安息日,是一个忠实犹太人的记号。对这些曾经历被掳的犹太人来讲,守安息日是承认信仰的方法,因为原来信仰的象徵已经失去了。守安息日成做一个新的记号,证明你是一个犹太人,你是一个虔诚敬拜耶和华上帝的记号。
 
所以我们看到,在先知的信息中间,关于安息日的意义已经有了新的解释,这些解释为了被掳的百姓提供了信仰的新精神。
 
        1.守安息是属神拣选子民的记号:
 
        以赛亚书五十六章1-8节「就是凡守安息日不干犯,又持守他(原文是我)约的人。我必领他们到我的圣山,使他们在祷告我的殿中喜乐。他们的燔祭和平安祭,在我坛上必蒙悦纳,因我的殿必称为万民祷告的殿。」照先知所讲的信息来看,只有守安息日的人,才可以上上帝的圣山亲近上帝,他们的献祭才会得到上帝的悦纳,上帝才会听他们的祈祷。所以,守安息日成为信仰行为的第一要件,人们若要敬拜上帝,却没有遵守安息日,那麽做什麽信仰活动都是没用的。
 
        2.守安息日是向耶和华敬虔的证明:
 
        以西结二十章19-20节记载说:「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你们要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且以我的安息日为圣。这日在我与你们中间为证据,使你们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这段经文说到,安息日成做一个证据,证明百姓知道耶和华上帝是他们的上帝,所以安息日成为一个外在的记号,显明以色人是虔诚来敬拜上帝的百姓。如果有人不遵守安息日,就等于背叛信仰,不承认耶和华是他们的上帝。
 
        3.守安息日是得保守、永远繁盛兴隆的保证:
 
        耶利米书十七章24-27节(耶和华说:「你们若留意听从我,在安息日不担甚麽担子进入这城的各门,只以安息日为圣日,在那日无论何工都不做;那时就有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他们与犹大人,并耶路撒冷的居民,或坐车,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而且这城必存到永远。」以赛亚书五十八章13-14节,「耶和华要使你乘驾地的高处,又以你祖雅各的产业养育你。这是耶和华亲口说的。」这些经文对我们而言,如果百姓守安息日,就有君王与首领,并且这个城门要存到永远。这对受掳、国家灭亡、城门被拆、流离失所的犹太人来讲,是何等美好的应允,因为先知这样保证,守安息日不再只是一个人信仰虔诚的表示而已,守安息日已经在犹太人的团体中间,变成民族复兴或是灭亡的重要原因,如果有人不守安息日,所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整个国家的灭亡。亲爱的兄姐,这已经成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无论谁不守安息日,就是国家民族的大罪人。
 
        当我们对这个背景有清楚的了解以后,就会明白为什麽法利赛人对耶稣在安息日治病这件事情的反应。
 
        但是圣经谈到守安息日,只是要简单讲到「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这一日……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这条诫命真简单,所以执行起来就会发生很多争议。什麽是做工,什麽是不做工?如何来定义?
 
        那麽我们认真来想安息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先明白那一项活动是做工,那一项不是做工。为着要让犹太人能完全遵守摩西所规定的安息日禁令。所以有人开始订出来很多条律法来描写什麽事情可以做。这些条文写成一本有名的经典叫做「米示拿」。在圣经马可2:23-24记载说:有一次耶稣与他的学生,在安息日从麦地经过。门徒行路的时候,掐了麦穗。法利赛人对耶稣说:「看哪,他们在安息日做不可做的事呢?」因为关于安息日能不能经过麦田是一件有争议的事情,经几个世纪讨论后,文士决定在安息日能通过生到踝骨高的田地,但若是生到膝盖高的时候,就不准通行,因为恐怕腿部碰着成熟的穀物,就构成「打穀」的行为。
 
        犹太人的安息日是在礼拜五的晚上日落之后开始的。为着要在安息日能得到真正的安息,所有的人在安息日的下午两点之后,就停止做工,回去家裡,开始准备安息日所要吃的食物,到了日落之后,不可以再升火、点灯。屋裡不可以有光。因为上帝在创造万物时,上帝作工,讲「要有光,就有光」所以有光就要做工。犹太人在安息日不做任何的工,所以安息日晚上不点灯,不煮饭。
 
        如果有人在耳孔内面放一个棉花,如果在安息日掉落下来,那麽他就不能再放进去,因为那是举重的行为。
 
        女人在安息日也禁止照镜子,因为女性爱美,恐怕照镜子的时候,看到头顶上有一根白头髮,忍不住想拔掉,这就是一种做工,也是犯了安息日。
 
        若有一个人,右手拿一件物品往上丢,也用右手去接,那麽他就违反安息日的诫命。但若用右手丢用左手去接,那麽就不算是违反安息日。
 
        行路的距离(0.6英哩),所以犹太人都住在会堂的旁边,因为安息日要去会堂敬拜上帝路程不会太长。
 
        安息日那一日,父母不可以抱孩子,就算小孩在哭,也不能抱起来,因为抱婴孩是一种做工的行为。
 
        因为规定的太仔细,所以有些事情真无聊,对很多人而言,安息日成为一个恐怖的日子,因为你稍不注意,就可能违反安息日规定,导致上帝生气来承受刑罚。所以人无法在安息日得到真正的安息,反而成为一个重担。
 
        三、经文解析
 
        1.治病呢?或不治病呢?
 
        当耶稣在安息日进入会堂,遇到一个手枯乾的病人。照圣经所讲的,这个人得的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病,并不需要马上处理,我们也找不到耶稣有必要马上医治的必要性。所以我们会怎麽说呢?如果耶稣要照律法的规定来行,最多,只是明天早上再叫这个人来找耶稣,并没有什麽不可能,对这个手枯乾的人来讲最多忍耐一日的而已,耶稣根本就不需要特别在安息日来医治这个人。但是在这个地方耶稣却选择正面与那些想要试探他的人冲突。人们要知道他是治病呢?或是不治病?目的不是为了神学的见解不同,而是为了要得到机会来控告耶稣。耶稣不是不知道,但他却选择了冲突。这是一件值得我们来注意的事情。重点已经不是治病与不治病,也不是守安息日与不守安息日的问题。从耶稣一再选择故意违反安息日的禁令,我们可以看出来,耶稣是一个宗教g e命分子(故意捣蛋的),他採取激烈的方法以身试法,他要打破当时的禁忌。我们会怎麽讲呢?耶稣根本就不想要照着当时律法的规定来守安息日,因为他认为那根本就不是安息日真正的精神与意义。当一群人为着显出他们对上帝的敬虔,对信仰的认真,却忘记上帝的本质时,这种的敬拜就失去真正的义意。
 
        2.来敬拜的?还是来找碴的?V2
 
        耶稣是存心要打破禁忌的宗教改革者,遇到一群拥护神圣传统、维护不可侵犯的信仰精神来自居的法利赛人而言,发生冲突是必然的。这群法利赛人的问题是这些人来到会堂,他们的焦点不是敬拜上帝,而是要来对耶稣寻找空隙。亲爱的兄姊,无论如何我们来到教会礼拜,我们的焦点是敬拜上帝,不是看到什麽人有好行为,就值得议论。法利赛人、文士来到这个会堂,遇到耶稣,很明显他们的心态焦点错置。将敬拜上帝的心,转移到挑人毛病、批判人。这是一种自高、自大的心态,认为自己是有资格去评断别人。
 
        今天我们来到教会,也常常会遇到焦点错置的人,他们在礼拜中,嫌弃诗班唱的不好、司会祷告不流利,牧师讲道没内容。却无注意到自己敬拜上帝的心态已经变调。当他们用批评别人来表示自己信仰很好时,却没有发觉到,他们因为看到别人的不完全,就失去敬拜上帝的敬虔,这样的敬拜是空无利益的。一个真正敬拜上帝的人要学习,将敬拜的焦点注目在上帝,不是人的表现。
 
        3.救命可以呢?还是害命可以?V4V6
 
        耶稣问这些宗教领袖:「在安息日行善行恶,救命害命,哪样是可以的呢?」」救命是可以做的。但是很可惜,对这些法利赛人而言,无论是行善行恶,救命害命,反正所有的事情都是行不通的。用他们的观念来看,安息日,变成做一个禁止行善、救命的日子。人们只有用消极态度什麽事情都不可做,失去积极去实行上帝爱、怜悯、施恩帮助的特质。用一句严重的话来讲,在安息日人不准活出上帝的形象。守这种的安息日,就使人离开上帝越远。
 
        4.怒目的眼睛与忧愁的心V5
 
        耶稣会生气就是因为这样!宗教上的要求,使人失去活出上帝形象的生命,这种宗教行为本身违背上帝的事,如何能期待得到上帝的欢心呢?
 
        圣经生动来描写耶稣的反应:「耶稣怒目周围看他们,忧愁他们的心刚硬。」耶稣为着他们失去怜悯、爱心的事来生气,也为着他们坚持错误的信仰态度来忧愁。因为他知道这些人虽然在宗教上热心,却失去了信仰的真正态度。亲爱的兄姐,这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在教会裡面热心服侍的人,不一定真正的信仰很好」重要的是看他的热心是不是活出上帝的形象。
 
        当耶稣医治了这个人之后,圣经说,「那些法利赛人从会堂出来后立刻和希律党人商量要怎样对付耶稣,杀害他。」这些人没有在耶稣的面前反对他,因为耶稣刚行完一个神蹟,百姓可能都支持他,所以法利赛人就退去偷偷商量。有时教会也是这样,很多教会的长老、执事,开会的时候意见讲不拢,会一开完,马上就在走廊、停车场交换意见,「牧师这样做不行啦,我看我们要请他离开啊!」。真正重要的意见、决定都不是在会议中决定的,而是私底下形成的,所以有人讲玩笑,牧师若监选无通过,不是在伫会员大会被否决,而是三个月前已经在教会的停车场先被长老、执事否决了。
 
        法利赛人去找希律党的人讨论,希律党是指一群有地位、有势力,并且支持希律王朝的人,这些人支持罗马帝国的政权来统治犹太人,也就是犹奸。为了耶稣在安息日的医治,原本最期待上帝复兴以色列国的法利赛人人就甘愿与他们原本最讨厌的犹奸合作,这真是件特别的事情。
 
        四、结论:
 
        马可二章27节「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上帝设立安息日,是因为体贴人的需要,要让人在这一日得到释放、安息,但是后来这个安息日却成为一个重大的綑绑,耶稣却打破它。基督徒应该学习用积极的精神来爱人、怜悯人、帮助人无论是在平常的日子,或是在安息日,因为:
 
        1.律法的真正精神是爱:马可十二章29-31
 
        若无爱心,是一种罪,因为上帝的本质就是爱,人若无爱心,就失去了上帝的形像,在你的身上做得再好,上帝的荣光也一样得不到。
 
        2.安息日的真正义意:让人经历上帝的安息,希四9-11
 
        在上帝裡的的安息,不是形式上的安息,真正安息日的意义,是因着我们的爱、怜悯、帮助,使人经历平安、更新、重新得力,也使得人能够亲近上帝、敬拜上帝,这就是在上帝裡面享受安息,安息日的义意。
 

  TAG:生气  耶稣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建造荣耀的教会  上一篇:智慧的选择. 打印文章   录入:嘟嘟接力   责任编辑:嘟嘟接力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本作者更多文章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