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會史研讀報告(教會歷史,谷勒本)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5-03-30 00:00:00

 

<教會歷史,谷勒本pp1-240&基督教會史,華爾克pp240-440>

壹、導言

一、教會歷史的定義:

廣義:指上帝國在地上的歷史;從天地萬物之創造起¾如創世紀中所記的¾直到如今的歷史。

狹義: 1.從耶穌基督在世之時以及第一個五旬節起直到如今上帝的國在地上

的歷史

         2.記載基督教與人接觸之後,在人生活各方面如宗教、智識、社會、

文化、經濟、和政zh i所發生的影響及美術、文學、科學對教會所發

生之反應有關係的一種歷史。

二、基督教會歷史的分期:

古代基督教會始於耶穌在世,至大貴鉤利時代(五九0)為止。
中世紀教會到馬丁路得(一五一七)為止。
近世基督教會始於路得的改教?動(一五一七),直到現在。
貳、基督教產生之時的世界

一、時候滿足:

    聖經說:「及至時候滿足,上帝就差遣它的兒子,為女子所生」(加四:4)。上帝直等到把人類預備好了,才差遣祂的兒子到世上來。這個預備的主要部分就是向萬民宣告:人類需要救贖和救贖主。

二、上帝預備羅馬帝國:

如果天國好比麵酵,人類好比一堆麵,那麼,這堆麵就必須先揉成一團,然後才能承受麵酵。這種摶麵的工作乃是羅馬帝國所完成的。羅馬帝國乃是為基督教修路的一個重要工具。羅馬帝國於五百年之中(主前三一—主後四七六)將當時的一切文明國家與自己聯合起來成為一個龐雜的人類大集團,使之同有一位皇帝、一個z /-府、一個軍事機關、一個法律和習慣系統、一種公共語言、一種通用的錢幣、一種集中的郵政和?輸制度、一種通用的字母、和一種文化,這真是一個廣大的屬世帝國來預表那廣大的上帝的國。以便迎見永世的大君王—耶穌基督的降世。

參、使徒時代(主後一至一00)

耶穌基督,基督教的創立者也是人類的就贖主,生於猶太的伯利恆,而長於加利利的拿撒勒。大約希律王朝的時候,約羅馬立國第七五四年一月一日,丟尼修曆的新紀元或耶穌紀元—相當於現行曆主後一年一月一日。主後三十年第一次五旬節的那一年出身傳道年約三十歲。祂所說和祂所行吸引世人跟隨,為確立永恆事工選召十二使徒傳其衣缽。建立教會。1.主後三十到四十四年,耶路撒冷是教會的中心。使徒彼得和主的兄弟雅各是當時教會的大領袖。2.從主後四十四到六十八年,使徒保羅使敘利亞的安提阿成為國外佈道的中心。3.從主後六八到一00年,使徒約翰使以弗所成為世界教會的中心。羅馬之成為著名的教會中心,乃在使徒時代之後。

肆、使徒後時代(主後一00—一七0)

此期受託作教會領袖大都是曾與使突來往並曾受使徒教訓的人,如羅馬的革利免(腓四:3)--保羅的學生、保羅同工巴拿巴、黑馬(羅十六:14)、伊格那丟(Ignatius)--安提阿主教,彼得或約翰的門徒、玻利甲(Polycarp)--士每拿的主教,約翰的門徒、帕皮亞(Papias)--希拉波立主教,約翰的門徒。此期一面向著使徒的基督教,一面向著大公教,特別集中於使徒基督教轉變為大公教。

伍、尼西亞大會以前的時代(主後一七0—三二五)

  大公(羅馬)教經歷使徒時代,產生了教會政zh i的改變與信仰的改變。在教會政zh i上原來教牧和平信徒在屬靈方面並不分等級,在使徒時代強調信徒皆有屬靈的祭司職分,人人都可以靠著耶穌基督直接與上帝相交,中間並不需要神甫或主教,罪人得到赦罪和得救的證據,乃是藉著上帝的道並非藉著神甫的口,信徒聚集就是聖會,「因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十八:20)他們設立長老、執事、監督指導教會工作,長老教訓、講道、施行聖禮、非因教會職位而是因著聖靈的特殊恩賜,但第一世紀末有了孟他努主義異端的攪擾,以致對聖靈特殊恩賜失去信任,盼望有一種更明確的規條正當防衛、抗拒異端,於是講道、教訓、行聖禮不自覺得從有恩賜的人手中,轉到各地方長老的手中,第二、三世紀教會又有了轉變,各地方教會本由長老治理,以後改由主教的職員來作教會的領袖,主教因而成了法定的規矩,唯有主教有權炳講道、教訓人、並施行聖禮,而會眾也相信他是受上帝恩賜與託付來作教會領袖,此後任何有效的動作都必須有主教在場,沒有主教沒有教會、沒有主教聖禮不算,沒有主教沒有救恩,在信仰上也被扭曲,「教會以外沒有救恩」、「教會是主教組成,一切行動由領袖做主」、「主教是使徒繼承者,因主揀選他們」、「背叛主教就是背叛上帝」¼這樣的教會是唯一的和大公的教會。

陸、尼西亞大會以後的時代(主後三二五—五九0)

  這一時期的教會歷史所論到的事有三方面的進展:

一、教會與帝國的關係

主後三一一和三一三年間羅馬帝國業已從古老的異教中大得解放;首先三一一年基督徒得到了有限的容忍、三一三年康士坦丁大帝「米蘭宣言」中詔告基督教為國教,並把舊羅馬宗教機關的特權都授給教會,又使教牧得免兵役和公民的義務並豁免他們的產業稅等特權,且命臣民守主日,對禮拜堂的建築、聖經的傳播、教牧的供給都大量的捐助。

二、基督教義的進展

尼西大會之後是神學爭辯與教義定規的非常時期,當時有四種關於教義的重要爭辯:前二種是亞流派與涅司多流派的爭辯,主題是論到基督?他是誰的子孫?並聖靈的神性問題。後二種是多納徒派與伯拉糾派的爭辯主題討論人如何得救?教會是什麼?誰是真牧師?聖禮是什麼?幾次的大公會議成為正統派取勝公開戰場。

三、教會的組織與崇拜儀式的進展

(一)            教會組織: 城市主教取代鄉村主教,城市長老完全仰承主教旨意,又設立首席長老,但權炳仍掌控在主教的手中 ,他們為自己設置法庭、組織衛隊、僱用成群僕人。真是與昔日牧仰群羊的主教大不相同。

(二)            崇拜儀式: 許多尚未悔改的屬世俗人,只在外表上承認基督教,就產生了許多危害不?的影響;如敬拜天使、拿殉道者的遺物來治病、趕鬼、免禍消災,甚至敬拜主的母親馬利亞,奉她的名?告而不奉主的名。常見的是敬拜圖像或朝拜聖地等等。

柒、中世紀教會---從大貴鉤利到改教?動(主後五九0—一五一七)

(一)黑暗時代: 主後三一五年康士坦丁遷督拜占庭,整個羅馬帝國重心從義大利向東遷移,因而義大利和義大利的國境空虛使得蠻族可以攻城劫掠,來去自如。帝國也因無暇西顧,竟任由羅馬帝國的西邊自生自滅。正因如此,羅馬的大主教便漸漸成為西邊的政zh i、經濟及宗教的領袖,當蠻族入侵後,協助及領導人民重建家園的,往往是羅馬的大主教。羅馬的天主教也就這樣漸漸壯大。羅馬帝國不斷萎縮,蠻族經常入侵,羅馬軍竟無力抵禦,四百一十年,哥特人攻入羅馬城,舉國震驚,主後四百七十五年,蠻族又攻入羅馬城燒殺劫掠,若不是羅馬大主教苦苦哀求恐怕羅馬城早付之一炬。四七六年羅馬帝國分裂為二,教皇乘勢而起成為西歐中心,教會終落入天主教化。信徒的信仰也漸漸失去活潑的能力,就在此時,大約主後六百三十年,回教突然興起,在主後六百三十七年攻入耶路撒冷,不到兩年,整個敘利亞也陷入他們手裏。五十年內整個東羅馬帝國大部分版圖都落在回教徒手中,而教會卻退縮到康士坦丁堡附近一代的小小角落,教會可算是損失慘重。西羅馬帝國常經蠻族入侵,人民生活不安定,東羅馬帝國又落在回教徒手裏,整個羅馬帝國的文明趨於崩潰、黯淡至極,故史家稱這時期為「黑暗時期」。

(二)歐洲宣教: 但整個中古世紀教會歷史卻有他光明的一面,這時期教會向歐洲西邊及北邊擴展神速,以羅馬為基地 教會差遣傳教士帶領蠻族歸主從主後六百年到七百五十年間,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以及盤據於現今德國、法國地區的蠻族,全部歸信基督,再過不多時候,北歐也歸入的基督教的版圖。

(三)大公教會: 羅馬教會因其宣教的成就,也成為歐洲所有教會的母會,受他的牧養與管轄,於是羅馬天主教便日益壯大,羅馬的大主教便成為大公教會最有影響力的人,於是教皇就應?而生,教會地位日高,勢力日益壯大,權利的鬥爭及各式各樣的腐敗也開始出現,義大利貴族經常控制教皇的推選及其他的政策,因此,一些德性敗壞竟也當起教皇來,從主後九百年開始,教皇的威望一落千丈,幾經改革也無法扭轉,「上樑不正下樑歪」,很多主教主管數個教區卻不負牧養的責任。不僅如此,他們竟將一些有利可圖的聖職售賣,很多聖職人員道德生活敗壞。教會缺乏真理的教導和牧養,民間的各種迷信滲入平信徒的信仰之中;有時聖職人員更是利用這些迷信,販售贖罪券魚肉信徒。

(四)改教?動: 神學方面理性哲學取代神的話語,神的道被化成一套一套抽象玄奧的的系統,與信徒的信心經歷與生活相距千里。改革呼聲已迫在眉梢如箭在弦,一五一七年當馬丁路得的九十五條「路得宣言」一爆發各地就如火如荼、群起效仿,對信仰作出全面檢討、批判和改革,最初是德國,後來在瑞士、法國展開。

捌、近世紀—從改教?動至現在

     英國因亨利八世未能取得教皇批准他與皇后離婚,因而與教廷決裂,另一形式的改教?動也在英國產生。德國的改教?動產生了信義宗的教會;在瑞士,由慈?理及加爾文領導的改教?動產生了改革宗的教會;在英國產生聖公會。信義宗與改革宗在歐洲不同地區產生重要的影響。丹麥、瑞典、挪威受信義宗的影響極深,而蘇格蘭、荷蘭、比利時則受改革宗的影響較深。在英國不願接受聖公會體制的信徒,在十七世紀遠渡重洋到了北美洲尋求教會自由,這是美國立國的先祖,他們大都受改革宗的影響。而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及波蘭改革?動並沒有成功,因此這裡仍是天主教國家。

十七、十八世紀,天主教方面將精力傾注於傳教的事工,在拉丁美洲、亞洲甚至在歐洲本身都有相當成就。相對的,改革派糾纏於宗派之間的神學爭論,在宣教上幾乎交了白卷。十七世紀理性主義抬頭,科學也快速發展,歐洲也受了啟蒙?動的影響,知識份子接受一種機械宇宙觀,用機械的科學原理解釋一切現象,信徒的信心受到嚴重的考驗。神學上人本主義抬頭,人的思想被高舉,貶抑超自然現象、棄絕通不過理性思考的聖經道理,自由派神學於是產生。另一方面科技發展也刺激了工業的發展,使得物質文明高度的發展,卻也帶來精神生活的空虛,同時教會也面臨世俗化的危機。不過十八、十九、二十世紀初期也是教會的復興更新期,十八世紀末復興的火從英國燃燒至美國,再由美國蔓延至其他地區,二十世紀雖有許多主義如共產主義、民族主義、物質主義和其他的各種異端邪說,更可怕的是人性的沉淪與墮落,尤其是色琴的氾濫與性的敗壞。

玖、結論

    在這二百年來,改革派教會的增長也是空前未有的。二十世紀是西方傳教士撤退的時期,也是本土教會興起承接宣教的時刻。第三世界的教會在負起自治、自養、自傳的責任後發展極其迅速,過去教會史是以西方教會歷史為主導,如今將拓展為多元歷史闡述,尋求其普世的意義。二十世紀是一個尋求合一世紀;不僅科技衍生的生命共同體或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整合概念,更寶貝乃是世界宗教對話、合作與合一。各門各派當有「神的國度觀」,資源共享、拆毀門戶之見,在基督裏彼此幫補、彼此相愛、共存共榮。讓信仰走入人群、走入生活與處境交涉回應社會、家庭與人生。使福音傳到地極,後主再來!   2001.8.22

 

 

注:由于网上搜索不到可以下载和阅读的  教會歷史/谷勒本著/李少蘭譯的电子书,只有这个地方有买的,大家可以看一下。

(Lars P. Qualben)著/李少蘭譯

書刊名/作者 教會歷史/谷勒本(Lars P. Qualben)著/李少蘭譯
版本 新版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香港/道聲/1996[民85] 
作品語文 chi
稽核項 13,573,35面/圖/21公分
ISBN/裝訂方式/價格 957-380-033-9/平裝/NT$450
主題標題-(主題複分) csh-教會-歷史

 

http://webpac.nhu.edu.tw/Webpac2/store.dll/?ID=66943&T=0

 

你也看一下梁家麟的基督教会史,觉得也不错!

 

  TAG:基督教 谷勒本 史研讀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克里·威廉小传  上一篇:基督教近代教会史(1517-1976 A.D.) 打印文章   录入:天涯   责任编辑: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