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宣教士需要三个基本要素

作者:张远来     来源:雅博网作者 时间:2017-05-04 06:59:14

   timg (50).jpg

         教会的大使命就是传福音,及宣教。但21世纪的今天,如何建立教会的宣教,笔者以为,我们需要培养具有三种素质的“宣教士”:
 
  一、全球化的视野
 
  世纪的今天,无论是国际格局,宣教需求都有了截然不同的需求。传统科班的传教士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教会需要的是有国际化视野的宣教士:了解世界,进入世界,懂得使用普适性及地方性的工具在实际的生活中见证福音。19-20世纪,宣教士是背个背包,拿本圣经,或者多一件医疗设备,随走随传。而进入21世纪,福音的未得之地多在政zh i文化极为复杂的伊斯兰世界或者像北朝鲜这样的特殊国家。传统的宣教显然不适合这种复杂的处境。因此,信仰必须藉着生活化的工具方能进入这种复杂的世界。
 
   二、有生命的神学
 
  传统的宣教从上帝的创造-人类的堕落-上帝的审判-基督的救恩-基督的再来科班式的宣讲,有着良好的基要的真理根基,但却难以适应一个复杂的处境。21世纪的宣教士需要建立有生命的神学根基。即,他不仅需要有良好的神学根基,更能有生活化的信仰见证,把信仰落实到生活之中。比如,一位工作在伊斯兰地区的传道人曾经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宣教效果,他们从不攻击安拉的信仰,却让当地人知道了一个基本的属灵真理:“耶稣就是真正的安拉”!凭着这样生活化的神学诠释,他们成功地将救恩观带进了伊斯兰社群,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三、生活化的技能
 
  当代宣教士不应该是教会的雇佣兵,靠固定薪水生活,而应该是一个个独当一面的基督的精兵。即不仅可以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带出信仰,更应该有个生活化的技能,成为与当地社群进行沟通的平台。即,宣教应该以职场为依托,在生活中宣教。因此,宣教士的训练不仅是神学的训练,也应该有职场技能的训练,让他们懂得职场法则,藉着职场经营与当地人建立互动的关系,从而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带出救恩的真理。
 
  上帝早已在预备中国成为一个传福音的大国。中国中庸的文化很容易让中国基督徒适应不同的文化处境而能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体制内教会学习了如何与政体灵活打交道,而体制外教会则学会了如何在艰难的处境中隐藏自己,在狭缝中生存。这一切都将是21世纪宣教的必备要诀。
 
  加尔文说,教会的第一标志就是有真理之宣讲,没有传福音的教会算不上真正的教会。而21世纪的牧养就是要培养我们的信众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有生命的神学及生活化的技能,如此,人人都是宣教士,人人也都将是职场赢家!
 

  TAG:21世纪 宣教士 三个 要素

【作者简介】 张远来:雅博网作者,现居广州。本人为专职牧师,自由撰稿人,主要著作有《借古鉴今》、《危机与契机》、《中国教会体制的反思》、《灵恩运动反思》、《我信故我思》、《广州教会发展现状》等。

赞助商链接

下一篇:为什么要作基督徒?  上一篇:农妇 打印文章   录入:香膏飘逸   责任编辑:香膏飘逸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 赞助商链接
  • 热门文章
footer logo
Copyright © 雅博网 2023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雅博网手机版 | 联系邮箱:godyabo@163.com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雅博网作者、原创投稿雅博网”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雅博网),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