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蜗居》
《蜗居》问世以来,掀起众多人内心的波澜,争议不断,余波不已。有人赞作者六六勇敢、机智、敏锐,抓住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人骂她怪异、阴冷、偏执,说她渲染了庸俗、反文明的生活事象。可是不管是赞者还是骂者似乎都承认:六六写出了这个时代的真实面貌,写出了这个时代人的真实面目。那么,这种真实的本质或特征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唯物,六六写的是唯物的时代唯物的人。这种时代的“唯物主义”又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雨果当年在《悲惨世界》中,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我看六六的《蜗居》也真实地反映了当前现实的三个方面:压力使女人失去纯真,自私使男子失去责任,利益使社会失去秩序。
压力使女人失去纯真
女性,特别是少女,曾经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作家灵感的源泉,一提起这个字眼,他们会心绪荡漾,浮想联翩。“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哪个少男不善钟情?”“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前进!”这是歌德对女性的赞叹,“如果没有女性,我们将失掉生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这是冰心对女性的讴歌。可是时下女人,与这些诗歌中所吟咏的,已经相去甚远,难以道里计了。《蜗居》给我们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女人的真实性情与面貌。
海萍
郭海萍是受过大学教育的知识分子,都市白领,应该比一般市民素质高,情趣美,可恰恰是她,成为剧中最功利化、最物质化的一个代表。知识分子不仅不能免俗,而且成为它最有活力、最理直气壮的代言人,可见整个社会平庸化的程度。郭海萍物质化的具象就是一套房子,她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